佛教所講的因果,雖然也承認命運的存在,承認生命發展有一定的規律可循,然而,命運不是絕對的,一方面,命運建設在因果的基礎上;另一方面,由因感果的過程又取決於緣的推動。 佛法所說的因果是眾多條件的和合,因而佛法的因果觀絕不等同於宿命論者的論調。我們今生的生命狀態固然和命運有關,和前生帶來的生命所做有關,但因還需要緣來成就。在由因感果的過程中,任何一個因素的改變,都會影響到最終結局。也就是說,我們的今生的行為及環境的影響,直接關係到前生種下的因能否成熟。舉例來說,某人天資聰慧,記憶超群,有文人之因,若有幸出生於學習環境良好的家庭,有老師的精心栽培,那麼他的才能就可能得到正常發揮,成為學識淵博之人。反之,若是這些條件不足,縱使聰明過人也難以有所作為,又比如說,我們前生與某人結冤,種下了惡因,今生若有有緣相逢,這段因就會種子受到陽光雨水的滋潤一樣迅速生長起來,因為前生播下的惡因而導致今生的摩擦,甚至一見面就覺的無緣,不順眼,小事造成相互之間的爭鬥、毀謗。這是因在緣的催化下結出果,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但如果他們一直無緣相遇,那麼因就像被埋藏在倉庫裡的種子一樣,永遠遇不到生長的緣,也就缺乏成熟的條件,所謂“因緣時節未到”。 由此可見,缺少緣的因就像沒有土壤的種子,沒有外緣作為條件,業因縱使歷經千年萬載也不會有變化的可能,更遑論結果。我們的命運也是同樣的道理。雖然,每個人的生命中都帶著無始以來所做形成的業力,但如果們能夠正確認識因與緣的內在聯繫,就可以通過對外緣的改善,達到改造命運的效果。若是我們因為前生嗔恨心熾盛敵眾多,但只要我們懂得忍耐和謙讓,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對方也就無法與你繼續爭鬥,從而在客觀上改變這段惡緣的成熟,若是我們因為前生殺生過多,導致了今生的多病與短命,但只要我們懂得慈悲,放生和護生,福田中就能不斷增長延壽的緣,從而抵消短命的業報,然而,外緣的影響是相對的,它既能使命運朝好的方向邁進,也能促使其朝相反的一面發展。若是我們為前生行善積德帶來了福報,安樂無病如意快樂,卻不懂得好好珍惜,不懂得向善助人修福好好利用,反而仗勢欺人,濫用權力,處處逼人,多行不義,莫無關愛,那麼,今生造下的惡緣一旦成熟,就會轉福為禍。 世界沒有一成不變的命運,因此佛法又將運稱為“運命;。也就是說,命運是由我們自己運載的,它的改變就掌握在我們手中。命運是由業力決定的,而業力就是意識中儲藏的,無始以來的生命信息,它又是由我們的行為所決定。由我們過去的行為,導致了今生的生命壯態,再由現在的行為,決定人生未的去向。 眾生業力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世界上之所以會有那麼多我們無法理解的現象,並不是由某種不可知的人神秘的力量在推動,而是由我們的行為所導致。世上所有現像都有內在的心因緣關係,即“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文:土觀仁波切
圖:義喜拉姆 攝:小井
0 Comments
在彌勒《寶性論》中說有三個原因: (1)佛從眾生中出(佛是眾生修成的)。 (2)諸法自性平等,即相同,眾生的自性和佛的自性,本質上都是緣起性空(佛性本空),沒有甚麼兩樣。 (3)眾生的心性本質光明清淨,在適當的環境條件下,有消除無明、明見真理的可能性。 文:多識仁波切
圖:倉桑仁波切 攝:義喜拉姆 佛教哲學認為一切事物的形成存在都離不開因緣。一切事物在因緣組合中生成,在因緣中走向衰老,直至滅亡。沒有一樣事物能夠脫離生滅因緣。因此,在事物的三性原理中對因緣形成之性質,稱作“依他性”。依他的“他”指因緣。就是說,任何一種事物都是依靠因緣形成的,沒有不依賴因緣的獨立自性和自由自為之物。想要改變某種事物,就要改變某種事物的因緣。因此,各種事物,各種存在都是相有性空之物。 “相”指因緣所現諸現象,“性”指不依賴因緣的獨立自性。任何事物都沒有自生自滅的獨立自性。因此是萬法性空。萬法的“法”是存在之意。佛教哲學中“法”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空”只是否定事物的自性,並不否定事物本身。故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懂佛教哲學的人,佛教講空,就以為佛教是虛無主義。虛無主義怎麼會主張因緣規律呢? 《阿毗達摩攝論》中說因具三性:不變性。就是說因具有自然不變的特性,有其因,便會生其果,不為神和人的主觀意識所能改變。這一條排除了上帝造物的可能性;無常性。“常”是永恆不變之意。“無常”是,非永恆,處在剎那變化中的事物。就是說,作為因必須是有為法,無為常法不能作因;具有特殊能量性。就是說,雖然具有上述作因的兩個條件,但不是任何一種因,產生任何一種果,而是同類因,產生同類果。就是說作為因必須具備產生特殊果的特殊基因能量。 因緣的“因”指自身因,即內因,主因,種子,“緣”指助因,條件。如,植物類,種子是因,土壤,濕度,溫度,肥料等是緣。有的時候兩者不分,通稱因緣。因緣分普通因緣和特殊因緣。普通因緣指涵蓋一切事物的普遍因緣規律。是指大至宇宙星球,山河大地,乃至國家社會,思想文化,動物,植物,有機物,無機物,生物,非生物,小至原子,微粒子,凡存在都脫離不了的因緣總規律。特殊因緣是指,有感知功能的有情生命的轉世因緣。將這種生命轉世因緣稱作“轉世十二因緣”。十二因緣是:1,無明,2,行,3,識,4,名色,5,根處,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 十二支的含義: 1.無明。“明”指,智能,睿智。“無明”是指智能混濁不清,愚暗無知和非理情緒影響下的顛倒是非,錯知錯覺等。無明從性質上分為兩種:一是煩惱無明,二是非煩惱無明。煩惱無明是指產生貪,嗔等負面情緒煩惱的根源—--我執;非煩惱無明是破除煩惱障的小乘阿羅漢,大乘八地菩薩都未除的一種智能障礙,即所知障。 在十二因緣支中的第一支—--無明,是煩惱無明。這不是一種簡單的無知,而是一種無始世來,熏染所形成的與正見相對立的一種邪見,即我執與我所執。 2.行。指無明所支配下的善惡行為,作為,造業活動。由於任何生命都有取利取樂,避害避苦的追求,因此,就會產生相應的行為動作,業務活動。為眼前的利樂造惡業,形成了下墮三惡道,轉生畜生,餓鬼,地獄的因緣;為長遠利益造善業,形成了上升人天道,轉生人類和欲界天類;為追求超越苦樂的平淡寂靜的境界,收心修禪定,造不變業,形成轉生色界四禪天和無色界眾生。行支就是造就轉生上述三界的造業行為。 3.識。識就是心識,意識。主張八識說者認為轉世識是八識—--阿蘭耶識,主張六識說者,認為因緣第三支“識”是第六意識。識就是人的具有感知思維功能的智能體。識分官識和心識。官識是五官識,即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心識位居五官識之後,故稱第六意識。五官識只限於當前實有境物的直覺經驗,受時空限制。意識不受有無和時空的限制。有意識的生命稱含識和有情眾生。因緣第三支“識”分因位和果位,因位識指與造業行為同在的識,果位識指已入胎的染識,這識是又一輪生命的開始。 4.名色。“名”指有名無形的能量性識體,即,五蘊中受,想,行,識,“受”指感受,“想”指認知功能,“行”包括感情,意志等多種心理行為,“識”指主體意識。在胎兒初期雖無明顯的受,想,行功能,但其種子潛藏在意識中。“色”指,精血形成的可見形色體,即胎中形成的模糊的肉團。這胎兒雛形肉團與先前意識同體同在,故稱“名色”。 5.根處。“根”指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稱六處。根或處的意思是,六識生成的根源,或者所生之處。眼根,耳根等所指的並非眼,耳等器官,而是指那些具有識,聽等功能的五官神經系統,稱內色。因緣支中的第五支,指的是胎兒的六根器官和神經逐步發育完善的階段。 6.觸。觸即接觸。是指根,境,識三者的接觸。觸分六類,即眼根,眼識與色境接觸;耳根,耳識與聲音接觸;鼻根,鼻識與香臭氣接觸;舌根,舌識與酸甜苦辣等六味接觸;身根,身識與冷暖等觸境接觸;意根,意識與意境諸法接觸。由於根,識,境的接觸才能產生感受經驗。因此,觸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步。 7.受。受是感受。經過根,識,境的接觸才能引起感受經驗。受分三類,即樂受,苦受,中性受。樂受是舒適喜悅的感覺,苦受是不舒適,不喜歡的感覺,中性受是不苦不樂的中性感覺。共分六根,六識,六境接觸引起的六類感受。 8.愛。愛是觸受引起的喜愛,嚮往,貪戀。愛分三類,即嚮往投生欲界,獲得離苦享樂的欲界愛,一,二,三禪天喜歡喜樂受的色界愛,四禪天及無色界嚮往非苦非樂中性受的無色界愛。或稱欲愛,色愛,無色愛。 9.取。取是由愛引起的獲取,堅持履行,反復實踐活動。取從對象分為四類:一,欲取,即享受五欲。五欲是:美色,美聲,美香,美味,美觸。二,見取,即信仰各種邪教思想,邪惡見解,三,戒行取,即堅持各種不合理的戒禁習俗,守持錯誤的行為規制。四,自我取,即我執,我愛。 10.有。有是有生,即積累再次轉世業因緣,達到完備的業行。 11.生。即是又一次新生。 12.老死。即新生生命,趨於衰老和最後死亡。為甚麼老死合為一支呢?生的結果死是必然的,但生後死前,未必經過衰老階段,嬰兒和青少年階段死亡的並非少見,因此,不把衰老另立一支。 在苦,集,滅,道四聖諦中,十二因緣屬於苦,集二諦。苦是果,集是因。“集”是多種因素總集之意,包括煩惱和業行。在十二因緣支中,1.無明,8.愛,9.取,三支屬於煩惱;2.行,10.有,屬於行業。以上五支屬於集諦,其餘七支屬於苦諦。經中又將十二因緣分為四支,引生支,被引生支,促成支,已成支。無明,行,識三支為引生支,即無明與業行對識進行污染,引生染識。名色,根處,觸,受四支為被引生支,愛,取,有三支為三支促成支,即促成新的一輪轉世,生支,老死支是已成支。在前面引生,促成諸支具備的情況下,生死已成為不可扭轉的定局。十二因緣因果鏈,前前是因,後後是果,前因後果,因果相連,循環無始無終。 自無明至老死的一輪循環,平常需要經過三生。從無明,行,到染識投胎屬前世。不言而喻,這一階段省略了生,老及觸,受,愛,取,有諸支。從識投胎,經過名色,根處的胎中發育,出生後經過觸,受,愛,取,有至老死屬今世。第11支生,第12老死屬於後世。在這生支前省略了投胎發育諸支,從生到死中間省略了觸,受,愛,取諸支。以上是入世因緣。出世因緣就是用無二智慧破除無明煩惱,停止造入世諸業。若無業行,即使煩惱未除,也不會墮入世海。 文:多識仁波切
圖:多識仁波切 (攝於上海師範大學講座) 攝:義喜拉姆 一、正確認識佛教 現代社會,是一個商業社會、信息社會,它的特點是生活節奏非常快。所以,我們身處在這樣的社會,就不可能像農業社會那樣,有很多的時間來學修。比方說,大家平常覺得自己對佛教或者藏傳佛教都有所瞭解,但我恐怕這種瞭解經不起分析,若從學術的角度來作進一步的探討,就會發現很多人對佛教的認識並不是很清楚。 簡單地來說,佛是覺悟的意思,生命從迷茫中獲得覺悟就是佛。佛和眾生的差別,僅僅是迷和悟的差別。迷者為眾生,覺者為佛。因此佛法就是覺悟之法、覺者之法。很多書中都說到如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宗教的創始人是某某,一般也都說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但實際上,將佛法理解為釋迦牟尼開創之法,以釋迦牟尼為佛法的源頭,在理論上是講不通的。 大乘佛教認為,世界多如微塵、眾生多如微塵、佛也多如微塵,也即世界無量、眾生無量、佛無量。從總體上來說,世間的成、住、毀、空無始無終,眾生的生死輪回無始無終,佛與佛法的存在也是無始無終。這就如同雞和雞蛋的道理是一樣的。從邏輯上來說,沒有第一個佛,也沒有第一次創始的佛法。因為佛從法中生,如果沒有佛法,佛從何而來?反過來說,如果沒有佛,法由誰說?沒有佛就沒有佛法。佛是按照佛所說法修行成佛,佛在成佛之前就有佛法;同時,佛法又是由佛來宣說。因此,法不是佛創造的,佛只是揭示、解釋了宇宙人生的客觀規律。佛有無數,在我們所處的這一賢劫時期,先後要出現一千個佛,釋迦牟尼是第四位佛,之前曾有滅事佛(漢譯:拘留孫佛)、金寂佛(漢譯:拘拿含牟尼佛)、迦葉佛三佛住世,未來佛彌勒佛是第五位佛。因此,釋迦佛不是佛教的創始人,釋迦佛所說法,是承繼了先佛所說法。佛法,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共修之法,也是十方三世一切如來同宣之法。 慈悲善行與特殊智慧這兩條,從根本上概括了整個佛法。 慈悲善行屬於道德範圍,包括利己、利眾兩個方面。利己,指的是自我修養,好好做人、諸惡莫作、自己對自己的今生和來世負責;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思想善良、品行端正、風格高尚、眾善奉行,力行有益於眾生的事,這又是利眾道德。一切的戒律,都離不開利己利眾的原則。小乘佛教以利己為主;大乘佛教則以利眾為主,其修煉的根本目的不是為自成佛,而是為度一切眾生脫離苦海。 佛教的智慧是特殊的智慧,簡言之就是利益眾生的智慧,指的是我們在利益眾生時所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聰明有種種,有正當的聰明,也有所謂的邪聰明。人在自私自利的時候,作惡、犯罪的心智表現就是邪聰明,這和佛教的智慧是不能相提並論的。在智慧的前面加上“特殊”這個界定詞,才是佛教所提倡的智慧,這與佛教所追求的目標有關。佛教的目的是為了讓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最關心的問題是人類以及一切眾生的苦難處境。這種智慧的特殊性及其敏銳性,表現在對生命所遭受的苦難的種類、性質、產生原因的深刻的認識以及如何消除苦難以獲得幸福快樂的方法、對策的研究和制定上。佛教的這種智慧可以叫做“眾生離苦得樂的智慧”,與人類社會以及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無關的智慧不是佛教所追求的智慧。這種智慧的產物就是“苦”、“集”、“滅”、“道”的四諦理論。 由此可見,佛法的本質就是利己利眾的道德和智慧。對人類社會來說,美德和智慧缺一不可。佛教的功能就是幫助眾生獲得善德、智慧兩樣東西,就是使一切眾生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佛法無邊,但離不開這個大的原則和理論框架。這是佛教思想的高度概括,也是佛教與其他宗教不同的特點。 二、確立學修目標 在現代社會的都市裡,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我們應該怎樣來學佛?我想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世界上無論成就甚麼事情,都是先有目標,然後有計劃、有步驟地來完成。所以,凡是有理性的人,都是這樣做事的。學佛的人也應該如此,不能盲目地來修,沒有把握地去做,首先就應確定目的。 大乘佛教學佛的目的是甚麼?是為了利樂一切眾生。 所以,學佛就要發大乘心,立志做菩薩。為一切眾生著想,為眾生的幸福快樂不惜生命地奉獻一切的思想是大乘思想,叫大乘心。不單有這樣的心,而且無私無畏如此地去做,就是大乘修行人,就是菩薩。這種學佛利眾心,又稱菩提心。 很多人以為菩薩就是廟里塑的文殊、觀世音這些成了佛的菩薩,不能這樣來看問題。菩薩從理論上來分有兩種,一種叫賢位菩薩,一種叫聖位菩薩。賢位菩薩就是在修行五道中處於資糧道、加行道的還沒有開悟的菩薩;見道開悟之後進入大乘修道一地到十地的修行人,稱為聖位菩薩。學佛的核心思想就是學做菩薩,有菩薩的心腸,具菩薩的道德、作風和貢獻,才是真正在學佛。否則,修行的根本就沒有抓住,所修還只是一些枝枝節節。 如何做菩薩?藏傳佛教主要有兩種發菩提心的方法:一是七支發心法,這是《瑜伽師地論》中,無著菩薩這一派所傳;二是自他交換法,是阿底峽尊者從錫蘭國王處得到的菩提心傳承。大乘與小乘的不同正在於此。小乘佛教為了自己解脫生死,出離輪回,達到羅漢的果位,不考慮眾生。而大乘佛教的成佛只是為了度化眾生的一種手段,不是目的。佛與成佛的條件都離不開眾生,發菩提心、行六度萬行是靠眾生來完成的;成佛之後的佛事業,也是利樂眾生。佛和眾生是沒辦法分離的,一切為了眾生,沒別的。 在藏傳佛教中,各教派的僧人都有自己的修持儀規、制度與習慣。但是,在家弟子不是出家人,不能與專業的職業僧人相比,以他們的方法來修行,這恐怕很多人做不到,也不需要那樣做。所以,在家弟子應該根據自己在家的特點來修行。佛教的原則是大方便,方便一切人。一切不同文化、教育等社會背景的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修,這才是佛法的大方便。如果有很多的條條框框限制的話,就不是方便。 修行應該抓住重點,不可能把所有的八萬四千法都拿來修,實際上也沒有這樣修法的人。 三、好好做人 佛的一切教導都是以做人為基礎的,人都做不好,怎麼做菩薩、成佛呢?所以,狠抓思想道德修養,以佛菩薩為榜樣學習做人,這是大乘佛教的根本。 從“道德”這個名詞上來講,人應該先有正確的道,然後才有德。德以道為因,沒有道而講德是很空洞的。道,指的是信仰、道路。學佛,信仰佛教,就要有菩提心。道是大乘之道,德當然就是大乘之德,是以利樂眾生為基礎的做人道德。也就是大乘的三種戒律:一是防止惡墮,自己的言、行、意都不要觸犯佛教的道德原則;二是學修善法;三是利眾。 “菩提道次”有另外一個名稱叫“大乘道思想修養”,就是以佛菩薩為榜樣來學習做人,規範自己的思想行為,一步步提高自己的修養。做人,應該講良心、講公平、講公正、講寬容、講利眾、相信因果報應,這些都是佛教的道德,是修法的基礎。如果這些都做不到的話,念經、拜佛就都是形式主義,不是修行。學佛就是要從思想道德方面來修,改變世界觀、人生觀。抓自己的思想道德建設,才是修行的正道、修行的重點。如果思想上充滿了貪心、邪見、嗔痴,念再多的咒、再怎麼觀修也不行,解決不了問題。大乘佛教的根本是利益眾生,學佛就應該學習佛菩薩的慈悲與愛心,發揚佛陀的捨身飼虎精神。如果人都只為自己,那麼,家庭就不可能團結和睦,社會也不會和諧安定。 甚麼是善,甚麼是惡?能致善果者為善;能致惡果者為惡。大乘佛教認為,凡是能對他人有益的事情都是善;凡是自私自利,危害別人的事情都是惡。 一切戒律的基礎是十善戒,一切惡行中最主要的是十惡,叫做“十惡不赦”。從身、言、意三個方面共分成十類行為:身不犯殺、盜、淫;口不犯妄語、惡口、綺語(無意義語)、兩舌(挑撥是非);意不犯貪、嗔、痴的十善戒是三戒的基礎,也是轉世人身的主要條件。如果自己想要下一世不墮三惡道,轉世人身的話,最基本的條件,就是今生今世要做到十善。所以,無論是在家的還是出家的,都要力行十善,要潔身自愛、堅守戒行。 在家弟子也是如此,真正的皈依是從戒律上皈依,以戒為師。釋迦牟尼佛臨終時告誡弟子:我圓寂之後你們要以戒為師,行為合於律、言論合於論、修持合於經。守戒的是我弟子,不守戒的不是我弟子。為甚麼說要潔身自愛呢?因為小乘佛教的戒律是非常好的,藏傳佛教提倡“外修小乘戒、內修菩薩行、密修二次第”,在三乘佛法並修的時候,以小乘的戒律為基礎。 藏傳佛教完整地承繼了佛陀的三乘教法,是正宗的佛教。密法是佛教的核心,是最高的佛法,站在顯宗理論的基礎上來修密法,便會明白。顯宗理論,尤其是在對空性認識的主觀方面,只有粗分的籠統的解釋,細分的沒有明講。又比如,在研究轉世的問題上,說得不夠深細,好像隱瞞了甚麼,無法自圓其說。諸如此類的問題,真正要明白,須融通顯密,把兩個理論銜接在一起才是整體的佛法。學了密宗之後才知道,在顯宗裡頭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都交給密宗來解決了。無密不成佛,就是這個意思。所以,我在《佛教理論框架》一書中作喻,從現代物理學的角度來說,顯宗是經典物理學,密法就是量子物理學。如果用經典物理的牛頓定律來比喻顯宗的經典理論,那麼現代的量子物理就對經典物理提出了挑戰,甚至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出來以後,否定了經典物理的觀點。過去研究物質,現在進一步研究反物質、暗物質……這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認識論上的深入、細化。密宗的理論就像量子物理學一樣,代表著認識論的最高成就。所以,密法並不是社會上流傳的那樣。我在《密宗是非分辨論》一書中,將漢地對藏傳佛教有偏見的言論收集在一塊,逐一予以了駁斥。 喜饒嘉措大師是一世嘉木樣之後現代佛教史上最優秀的學者,國民黨時期就是西藏最知名的大師,曾被蔣介石邀請到重慶講經,解放後擔任第一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世界宗教· 佛教》總編。他可說是辯才無礙,論辯文章很多。他在文章中說,我們佛教弟子有兩件事一定要堅持:一是守戒律,自己修行;二是用生命來維護佛教的真理,如果這樣做,即使不修行也是在修行,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修行。 不能以為學佛的人不應該爭強鬥勝,所以就不與人爭辯。堅持真理,不是爭強鬥勝。如果一個人在思想上沒有正確的見解、正確的觀念,就等於沒有了靈魂。鑒別思想的對錯,獲得正見是非常重要的。佛經中說,當戒律和生命二者選一時,應該選擇戒行,放棄生命。也就是說,當別人讓你抉擇,或者捨戒或者被殺。佛教徒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寧肯放棄生命。因為生命還會轉世,而聽聞佛法、得到戒律只有這一次,如果自己從前就守戒律的話,福報也不可能是這樣子。所以選擇戒行,放棄生命。第二,繼續二選一選擇戒行和正見的時候,寧失戒行,選擇正見。正見比戒行更重要,哪怕失戒也不能失掉信仰。一般情況下,不能捨戒,在特殊的歷史環境中,即使是守不了戒律,也不能放棄自己的信仰。正見上不能稀裡糊塗,絕不可棄捨! 四、善巧修行 1.堅定信念 有的人見了活佛、法師就求法,到處去求灌頂,就像收集古玩的人一樣,收集了很多的法。有很多人寫書說自己到西藏的時候得到了黃教的、紅教的、噶舉派的、覺囊派的傳承,到處宣揚說自己已得到了所有的傳承。這是一種自我宣傳,其實他只是像看到了一張菜單,甚麼也沒有吃到。修行不僅僅是要得到很多的法,更重要的是怎麼樣修法。所以,法不在多。龍樹菩薩在《寶性論》(《致國王書》)里講到,修法有兩條:一是信念、二是智慧。 如果沒有智慧,不能分辨是非、對錯、正邪,就不會得到正確的信仰。但光靠智慧不行。現在社會上很多人都很聰明,三教九流甚麼都懂,但卻沒有信仰,不會精進。而且看的書多了,思想上產生了混亂,懷疑也越來越多,產生出諸多不良邪見。甚至懷疑輪回轉世、因果報應。學佛的人,首先就要相信善惡因果報應,如果連這一點信仰都沒有的話,還學甚麼佛呢? 佛經中說:“信為道源功德母。”“信”就是信仰、信念,是一切善道的源泉,一切功德的母親。密續中說,要在精通佛教理論,破除邪見,獲得正見的信念基礎上修行才能得成就;或者愚痴有信念,也可很快得成就。也就是說,即使大字不識,但卻單純、善良,具有真誠、堅定的信念,比起那些半通不通的知識分子來說,因為沒有受到諸多邪見的污染,也易得成就。 去藏區看一看,甚麼是信念?比如我們青海的的信徒,一步一個頭磕到拉薩去,磕完一個長頭,打上一個記號,第二次磕頭要踩在這條線上,再磕一個頭……就這樣以頭代步去朝聖地,一直要磕三個多月,如果不是憑信念,怎麼能做到呢?所以,信念是非常重要的,要堅定信念。 2.專心致志 專,就是修持一法,不宜龐雜,這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 《大威德之光》中熱譯師道歌裡唱道:“印度人只修一法而成就者很多;藏地人修的法多,成就的卻很少。”藏地很多有成就的大師在傳授學法經驗的時候,都強調不宜雜,要專修一個法門,這是一個通常學修的原則。無論是修觀音、度母、大威德,只要認真去修,都會有成就。例如,有一個人每天念《金剛經》,後來一天能念三十遍,就每天堅持念三十遍,圓寂後火化時,整個火化場的天空都是彩虹。又比如,青海省果洛有一個女的是天生的盲人,從小開始一直念六字真言,到三十幾歲的時候,走路就無需人引領,她自己可以挑水、砍柴……甚麼都做,就像有眼睛的人一樣,沒有任何障礙。而且,她還有神通,有人來找她,她都知道你要問甚麼問題;還能給人看病。所以,有專才有精,學修就得靠專心,只有專心致志,才有可能成就。 有的人是多而不精,好像懂得很多,但專修上不行。有的人今天修這個,明天修那個,整天換來換去象換口味一樣,修得很雜,這在修法上是絕對行不通的。修甚麼本尊好呢?佛沒有高低,不像人有權力、財富的差別,或者國王、富人,或者老百姓、乞丐,沒有這樣的區別。不要像買東西一樣挑挑撿撿的,得到一個本尊法,你就一心去修。修法上雖各有各的特點,但修任何一個本尊,只要你產生信心專修,修它二十年、三十年,一輩子修下去……將來一定會得到成就。 有的人好高騖遠,喜歡高深的法。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空中樓閣怎能造成?學佛應打好基礎,必須要按照菩提道次第,由淺入深。是有很神奇的法,但你本身的基礎必須要趕得上才行,否則沒有用。宗喀巴大師說:法的殊勝,不如人的殊勝。水銀倒在瓷器裡面,會把瓷器壓破,因為瓷器無法承受其重量,華而不實就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前面的基礎沒有修,後面的功德生不起來。比如沒修生起次第,如何修圓滿次第?甚至連三皈依都沒有很好地修,怎麼能夠即身成佛?現在的人都想即身成佛,確有即身成佛的法,但真能修到即身成佛的,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樣少。 學習藏傳佛教第一步,首先要把人做好,人都做不好,不要奢望成佛!要以人天乘為基礎,爭取下一世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人身、得到好的上師、得到好的傳承,能夠繼續再修佛法。 3.持之以恆 滴水可以穿石,修法貴在堅持,要像無著菩薩那樣修行。 無著、世親菩薩是一母所生的兩個兄弟,母親眼看著印度正處在小乘佛教滅大乘佛教的時代,她發心要生個孩子來弘揚大乘佛教。後來生下了兩個兒子,大的叫無著、小的叫世親。根據印度習慣,孩子長到一定年齡要子承父業。當兩個兒子長大懂事的時候,就問他們的母親:父親是做甚麼職業的?我們現在該繼承父親的事業了。母親說:我生你們兩個不是為了去承繼你們父親的職業,而是為了弘揚大乘佛法。從今以後,你們都出家去學法,學成以後去弘揚大乘佛教。然後,世親在一個有小乘佛教的地方出家學習,無著則在大乘教門出家。 當時,人間根本就沒有大乘佛教經論的傳承,只聽說有彌勒菩薩能夠傳大乘佛教,但是彌勒菩薩在三十三天兜率內院,不在人間,怎麼能見呢?於是,他得了彌勒修法後就到一個石洞裡面去修。修了三年止觀,甚麼奇跡也沒有。他心想,閉了三年關也看不到彌勒,這樣長坐下去也解決不了問題,就從閉關的山洞裡出來了。他出來注意到石洞旁邊有一個鴿子窩建在石崖上,因為鴿子飛來飛去,石崖因此很光滑。他從中得到一個啓發:鴿子那麼柔軟的羽毛,竟能把堅硬的石頭磨得這麼光滑,難道我還不如鴿子嗎? 第二次入石洞又修了三年,同樣是無成果。他又出來了,然後看到洞口石崖上水掉下來把底下的石頭給滴穿了一個個洞。他想:滴水可以穿石,難道我就修不成法嗎?又進洞去繼續修了三年。都九年了,也沒有甚麼收穫,他想再不能如此耽誤時光了,人生還有幾個九年?於是,就出了洞下山。山道上見到一個老婆婆拿著棉花在擦拭著一根很粗的鐵棒,他奇怪地上前去問“您老這是在幹甚麼?”老婆婆頭也不抬,說“磨針”。他不解“這麼粗的鐵棒這樣子怎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鐵棒磨繡針,功到自然成。” 他心有所悟,默默地退回山洞,接著又修了三年。可十二年之後,還是沒有見到彌勒的影子,他這次真的下決定要離開這個修行的地方了。走到山腳下,看到一條狗奄奄一息趴在地上,好象是得了甚麼瘡,整個下身都腐爛了,上面爬滿了蛆蟲……他想:它這麼痛苦,也不知先前造了甚麼業啊?他因不忍看這條狗受這樣的罪業,就想幫著把狗身上爛肉處的蛆撿掉。但又一想,眾生可憐,這些蛆是靠狗的腐肉才活著的,如果我把它們撿開的話,蛆就會死,豈不是厚此薄彼嗎?怎樣才能既減輕狗的痛苦,又不讓蛆們餓死呢?想來想去,他決定要佈施自己的身肉給蛆吃,就取出隨身帶著的一把刀,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了幾片下來,擺在地上,準備把狗身上的蛆一個一個撿下來放上去,讓蛆去吃自己身上割下來的肉。但是這個蛆實在是像水泡一樣,很易被碰壞,他想:手是不能動它們了,只能用舌頭來舔。可當時的情景確實是讓人覺得噁心,他只好把眼睛閉上,再來舔蛆……就在眼睛閉上的瞬間,眼前突然一亮,睜眼不見了狗,只有彌勒菩薩金光耀眼出現在他面前。無著激動地說:“我足足修了十二年都沒能見到您的面,您怎麼今天才現身?”彌勒菩薩說:“我一直就在你身邊,只因你罪業深重所以看不到我。今天,你大發慈悲心,把業都消了,所以才能看見我。”無著不相信,說:“怎麼可能是這樣呢?”彌勒說:“不相信的話,你背著我到街上去走一走,看看別人會怎麼說。”結果,無著就把彌勒背在自己的背上去轉街,很多人從旁走過卻甚麼也看不到,有的人則說“這個人怎麼背著一條死狗呢?”由此可見,業力不同,所見也不同。 4.不拘形式 俗家弟子不能生搬硬套寺廟裡那一套修行方式,因為僧尼是職業修行人,而在家的弟子,必須工作、幹事業以掙錢吃飯、養家糊口,修行不是專業,只能是副業。所以應採取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的方法來修行。比如說,退休的、年齡大的人,時間多的可以多修;在工作崗位上的人,時間少的可以少修,適當地擠時間來修行。有的可以明修,有的可以暗修。如果所做職業不允許公開修,就只能暗修。文革時,既沒有佛像,也沒有經典,拿著念珠就會被作為搞迷信活動而挨批鬥,去哪裡朝拜、燒香呢?但是除了燒香拜佛就沒有別的修行辦法了嗎?信仰在我心中,無須打著標記,外在環境再惡劣也絕不放棄自己的信仰!那時就得暗修,不能明修。我到溫州去,看到那兒的民俗很奇怪,信教的人都在家門上打上標記,如信基督教就貼一個紅十字,信佛教就貼上觀音、彌陀橫帖等。其實,信仰是思想方面的事情,不需要在表面作記號的。 修行有三種:身修、口修、心修。 燒香、磕頭、靜坐等,有很多身修的辦法,講究姿勢,練氣調脈。念經、念咒是口修,如淨土宗修念佛號求生西方淨土,平時問訊時都用佛號來代替;學修漢傳佛教的人,要求須天天念規定的幾種經典。但是,念經的目的是為了要懂,經典裡到底說的是甚麼?是佛陀教導我們該如何看待問題及解決問題。但是很多的人念經就只是念,僅有念的聲音而已,不解經義。 心修就是觀修。甚至念咒也可以觀咒,如金剛誦是密法裡最高的法,它就不是念的,而是觀呼吸,把呼、吸觀成一個咒的聲音,這是最好的念咒方法,是心念口不念。任何咒都可以心念、默念,比如在公共場所或在家裡,要遵守公共道德,不能學僧人在寺院裡的樣,又打鼓又吹號地念經、念咒,人家會罵你是神經病。這就需要方便修,不能生搬硬套搞形式主義。心念,在心裡觀,不妨礙別人,也不耽誤自己的工作,一邊做事一邊念咒,走路、坐車,甚至睡覺都可以修行。比如《入菩薩行論》的著作者寂天大師,別人見他天天甚麼也不乾,吃過飯就睡覺,他是睡下後才觀。很多人喜歡這種方法,晚上人都睡了,挺安靜的,沒有人來干擾自己,心也容易靜下來,這是一個很好的修行時機,觀修就有可能會比較清晰。 在藏地,無須皈依證,孩子長到兩三歲就開始念六字真言,家家孩子都會念經,《般若經》、《大白傘蓋經》、《心經》等常念。而且,並不是說坐下來念經,起來了再幹活,而是手裡在幹活,嘴裡在念經。一邊放牧,趕著羊群、牛群的時候,也正好念經、念咒。僧人也大多如此,邊幹活邊念經。 所以,修行有多種,不要拘泥於形式。比如說利樂上供,可以以心代行、以觀代物。禮佛,不一定要合十、叩拜,從心裡去拜佛敬佛是主要的。比如獻花、燃香、獻淨水和食品等,所獻的有形的東西是有限的,儀軌中說“我以四海之水作供養”,作供的小水碗如何能盛下四大海水?這就要靠觀的功德能量。觀想世界上所有的鮮花,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菩薩;觀想一切人造的、自然的香,如檀香、百花之香,都拿來做供養;觀想自己家裡的食品及所有的東西都來作供;觀想無主的野生水果、海洋、地下礦藏等作供養……用意念來想像作供,就是最大的供養。《普賢行願》裡講到,拜佛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想像成多如微塵,充滿三千大千世界,禮敬一切諸佛,這功德有多大?所以,以觀代物是密法裡的一個方便。儘管自己沒有很多東西可作佈施,但卻可以以觀代供、以觀代施,觀想以無數的財物、藥品施予眾生,培養自己的利眾心,圓滿施波羅。 六度歸根到底是為了修心,是為了培養自己良好的心態,有沒有財物施供並不重要。釋迦牟尼佛因地時,有一世是一個窮人的孩子,當過去佛大釋迦牟尼到來時,很多的國王、大臣等富人,都拿著金銀財寶來供養佛,這個孩子正在路邊玩耍,他心裡非常敬仰佛陀但卻無有財物來供養,於是就從地上捧了一把土來供養佛。大釋迦牟尼佛說:“好啊!將來,你會因為此善而成為大地的主人。”因為他以土來作供,土代表大地,是把整個大地供養給了佛,所以將來就成為大地的主人。可見,供養不在多少而在心誠,心誠是最大的善。如果動機目的不純,就是以金山、銀山來供養或施捨,也沒有甚麼功德。所以,是善是惡,主要看動機目的。動機目的是善,結果也屬於善;動機目的如果是惡,結果便是惡,為了個人名利,即使是做了一件善事也是惡。比如殺人,《律》裏講,失手殺人不算殺,沒有殺人的罪惡。如果在院子裡面望外扔石頭,這塊石頭剛好落在走過來的一個人頭上,把這個人打死了,這算不算是殺人呢?不算。世俗的法律算是失手殺人,但佛教和世俗的法律不一樣,規定得更系統、細緻,殺人、殺生,指的是有意識地故意殺害。因為扔石頭的人無殺人動機,他是無意識的,所以不算是殺罪。 很多的修行都是用觀想來代替的。比如獻曼扎,大威德壇城上面放一些五色糧食,象徵著把四大部洲、須彌山、八大小洲等整個宇宙都獻給佛。如果不是靠觀想,這麼小的東西怎能代表整個宇宙呢?所以,修佛即修心,修心是一個重要主題。行善作惡、輪回解脫、去染還淨,心在起著主導的作用。 文:多識仁波切
圖:多識仁波切 攝:義喜拉姆 今天是教師節,在禮敬天下老師的同時,作為佛弟子,更應該明白佛教不僅是一種宗教,更是一種教育---佛陀對眾生的教化,最偉大的老師就是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佛學是一種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無數善巧方便的教育方式,是人格改造的教育,是生命提升的教育。佛教的教育終極目標是成佛,成為最圓滿的人。
尊重老師,依教奉行,把自己的上師看做佛一樣地來皈依。因為,沒有上師之前,我連佛的名字都沒聽到過,三寶是甚麼我也不知道,通過師父我才知道佛的偉大、法的偉大、僧的偉大。我沒有見過釋迦牟尼佛,給我傳法的是我的師父。佛是空洞、抽象的,三藏經典中佛的法印、思想,是師傳授給我的。因此,師的地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 漢地的文化是天、地、君、 親、師,師在最後。藏傳佛教不是這樣,師是最高的。你去藏地看一看,紅教的寺廟排在第一個的是蓮花生大師,黃教寺廟中間是宗喀巴大師像,旁邊才是釋迦牟尼佛像。這是為甚麼呢?因為師的地位比佛還要高。尊師如佛,才能得到真正的傳承、得到真正的學問,這是非常重要的。 藏傳佛教的師徒關係親如父子,違背了上師的人是沒有地位、被瞧不起的。在藏地,考察一個傳法的法師,他的法流純真不純真,首先看他對自己上師的態度。如果他違背了上師的教導,與上師鬧矛盾或者關係破裂,那他已經破了上師戒了。密宗第一戒是尊重上師,如果違背上師,那根本戒就沒有了,一切都毀了,就像僧人犯了淫戒已不具備僧人條件一樣。 顯宗、密宗都是這樣,菩提道次裡面開始便講親近善知識、親師法。“親近上師,入法之門”,這個門必須要進,否則就沒有清淨的法脈傳承。 祝所有的法師們教師節吉祥如意! 佛教把人生世界, 更確切地說是把有生死之苦的 生命世界稱做此岸世界; 把超脫生死之苦, 獲得永恆的快樂稱做彼岸世界。 或者說把沈浮飄流在無邊苦海中的 有情識的眾生稱為此岸, 超脫生死苦海獲得快樂自在稱為彼岸。 修道、成佛的路,非常艱難, 不是想象中那麼容易就能走過去, 要修三大阿僧祗劫。 要想飄洋過海,就需要一條 不怕風吹浪打的堅固結實的船, 需要掌握航海原理和技術, 需要一張航海圖和一個指南針。 在這些條件具備之後, 方可選擇路線、制定方案、實施出航計劃。 同樣,想要跨越此岸和彼岸中間 相隔著的生死大海也是如此。 佛陀留給世人的珍貴遺產 就是一條永不沈沒的“船”, 一部“航海技術原理”, 一張“航海圖”,一個“指南針”, 這就是全部佛法。 我們要渡生死之海, 就要依靠佛法這條可靠的“船”, 根據“航海的技術操作規程”, 按照選定的路線前進,然後才能到達彼岸。 . 文:多識仁波切
圖:甘肅天祝 天堂寺 攝:義喜拉姆 高僧轉世,就是修持成就很高的高僧大德圓寂的時候,被很多的信眾弟子祈請轉世再來,第一代活佛就這樣開始轉世。 所有轉世活佛的第一代都是修持成就很高的高僧,如達賴、班禪的第一代都是宗喀巴的大弟子。轉世的目的,是為了能夠保持法脈不斷。如果寺院沒有一個很好的人來主持或者老換主持,換來換去寺院就會沒人管。教派也是如此,沒有主教的人,以後這個法流就會變。為了保持法脈不斷,噶舉派首先有了噶瑪巴轉世,後來各教派也都有了轉世制度。 總結漢、藏佛教的不同,藏傳佛教一千四百多年來,特別是後弘期以來的經久不衰,能夠保持它的清淨法脈,這與轉世制度有很大的關係。每一個寺院有一個寺主,有人管寺,別人是奪不走的。漢地有的寺,僧走了,寺也空了。所以,轉世制度的好處,就是使教有教主,寺有寺主,能保持清淨法流不斷。 文:多識仁波切
圖:多識仁波切 攝:YesheLhamo 1966年,學誠法師出生於福建仙遊。那時,他的名字叫傅瑞林。父親,是生產隊的一名會計。母親,則是一名虔誠佛教徒。祖母,更是一個地道的出家人。在祖母和母親影響下,瑞林小小年紀便種下慧根。10歲開始茹素,12歲開始誦經。 福建,素來佛教興盛,寺院林立。一有空,瑞林便去寺院翻閱典籍。16歲那年,他從寺院得到一本玄奘大師傳記。如獲至寶,徹底讀完。“寧可西行一步死,絕不東回半步生。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的果決,讓我涕淚四流。”那天清晨,瑞林毅然決定:“今生學玄奘,弘法度眾生。” 那年,瑞林正上初三,還剩半學期就要畢業了。他找到父母:“我想退學出家了。”父親先一愣,再使出緩兵計:“拿了畢業證再說。”瑞林說:“出家人要畢業證書幹甚麼?”父母堅持了一個月,見兒子態度果決,只好嘆氣:“由他去吧!”瑞林原本打算就在附近小廟出家,但小廟法師一見瑞林,便覺這孩子善根深厚,就說:“我帶你去找大法師。”於是,瑞林被帶到了福建名寺廣化寺。 中國近代有兩位有名高僧,一是弘一大師,一是印光大師。而圓拙法師是這兩位高僧的弟子。印光大師的特質是老實,他最有名的話是“老實念佛”;弘一大師的特質是認真,做人、作文、弘法,一絲不苟。圓拙繼承了兩位大師的特質:老實認真,持戒精嚴。如果出家修行能得圓拙法師指點,“那將是人生多大的幸運啊!”可他們一到廣化寺,才知道圓拙法師不收徒。 圓拙法師以前收過一個徒弟,但出家沒幾年就得癌症死了,圓拙法師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我這個師父沒當好,沒照顧他的生活起居。”他一直把徒弟骨灰背在身上,一年四季不離身,整整背了四年。後來,泉州要建弘一法師塔墓,一位居士說:讓您弟子和弘一法師在一起吧!圓拙法師這才放下了徒弟骨灰。但從此,他再沒收過徒弟。圓拙法師說:“我沒資格。” 決不收徒的圓拙法師看到瑞林時,眼睛裡倏地閃過一絲亮光。他竟然親自安排了瑞林的出家剃度,並把時間定在1983年農曆二月初八。“二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出家的日子。”安排這一天剃度,可見圓拙法師之深意。這一天,瑞林在剃度恩師定海長老主持下,落髮為僧,法號學誠。從此,便依止圓拙法師修學佛法。 一進門,學誠就被潑了一瓢冷水。“你的任務就是掃地、清廁、倒茶。”這一幹,就是兩年。學誠心裡不太舒服,但忍著沒說。幹著幹著,他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幹這些事情,就是不停蹲下和彎腰,這是調伏傲慢、放下自我的最佳方法。”幹著幹著,他又明白了一個道理。“每天和茶葉、泥土、屎尿接觸,慢慢覺得美和醜,乾淨和骯臟,自我和他人的分別心就消失了。” 想不通的事情,學誠便請教圓老。一次他問圓老:“出家怎麼修行?”圓老講了一個故事:過年時,寺院要分橘子,庫頭把橘子分成一堆一堆,裡面有大的、也有小的。輪到你時,不要刻意去挑。你存心挑大的,那是貪利;你存心挑小的,那是貪名。“這個故事對我啓發很大,一切隨緣,平常心是道。很多學問、境界都在這裡面。”就這樣,學誠跟著圓老潛心修行,學法悟道,日益精進。 1984年,學誠考入中國佛學院。學院學風不好,學誠跟圓老寫信:“學院較亂,大家不願學修,渾渾噩噩過日子,見了傷心,想回廣化寺。”圓老回信說:“別人是別人,你應當虛心學習!”從此,不管清晨還是晚上,不管是星期天還是節假日,那個或寧靜或吵鬧的教室裡,總會見到一位身材瘦高的學僧在俯首窮經。學誠用三年時間持誦了10萬遍《大悲咒》。同學問他:誦這麼多遍幹嘛?學誠回答:培養專注。學誠在1988年,本科畢業考試。學誠以差4分滿分的成績,震驚佛學院。 1989年,廣化寺方丈毅然法師退居。退居時,他舉薦學誠擔任廣化寺住持。有時提出異議:“名寺主持怎能選一個年輕人。”但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鼎力支持:“以前打仗,20幾歲的年輕人就當了司令員。”於是,拍板釘釘。學誠卻嚇壞了:“我哪有這份德能。”幾度推辭不掉,他只好“逃之夭夭”。毅然法師追到福州,才截住了他。學誠再無法推辭,便回寺做了主持。於是,中國最年輕的名寺方丈誕生了。那一年,學誠法師23歲。 釋迦牟尼入滅之前,預言佛教2500年後將迎來末法時代,“雖復剃除須髮,身著袈裟,毀破禁戒,行不如法,假名比丘。”果不其然。“僧侶流俗於商業,經卷為塵埃卷裹,危墮之勢,似不可免。”學誠擔任住持後,頓想逆勢而行。他精心制定了多條戒律:不賣門票,不設商業網點,不趕經懺。不得看電視、報紙、雜誌,每月只發15元生活費,等等。 90年代,門票經濟開始風行,為抵制銅臭味,學誠法師傳話:“有票的不讓進,沒票的就進來。”最後,以政府部門妥協告終。為弘揚戒律,改變寺廟濫傳戒、濫收徒、濫掛單等惡習。1996年,學誠法師聯繫全國高僧,在廣化寺舉辦了108天規範傳戒法會。這是建國以來受戒人員最多的一次。 “此舉在當代佛教史中意義深遠。”星雲法師評價。 一直以來,很多人認為:“佛教很落後,消極避世,與社會脫節。”但學誠法師說“其實佛教非常入世”:自古以來,寺廟除了是出家人修行辦道之所外,還承擔著教化人心、淨化人心、慈善救濟等多種社會責任。“佛教是以出世之心在做入世之事。”出世,就是修行出離煩惱、解脫煩惱之道。入世,就是將出世所領悟的道,用以淨化人心和幫助眾生解脫煩惱。“即所謂的‘出世清修,入世度人’。”但一百年來,寺院這個功能日漸退化,“漸漸淪為一個充滿銅臭的燒香叩拜之所。”學誠法師便想建造一座“嶄新寺廟”,“讓大家看看寺廟本來應該是甚麼樣子。” 說到龍泉寺,就不能不提蔡群。1990年代,她經商發跡。2001年,她偶然來到鳳凰嶺。當時鳳凰嶺還只是北京郊區一個不知名的山頭。這裡有一個始建於遼代的龍泉寺,數經磨難後,寺院只剩下幾間破屋。屋前有一棵千年銀杏和一棵千年古柏。“樹有靈氣,我非常喜歡。” 她出資200萬,和西山農場簽下修繕龍泉寺的協議。2003年,蔡群偶遇學誠法師。一番交談後,驚為天人。“我可以將龍泉寺管轄權讓渡出來,前提是:你來做方丈。”學誠法師一口答應下來。 2004年3月28日,學誠法師率五位弟子正式入住龍泉寺,開始了篳路藍縷的寺廟重建。平地裡建廟,一切自己動手,從零做起。山上臨時住處,是個石砌房子,木頭窗戶,冬天一凍,就抽裂變形。 晚上,徒弟們凍得瑟瑟發抖。學誠法師便坐在床沿,給弟子描繪寺廟前景。“聽著聽著,我們心中便熱血沸騰。”一次,弟子去問學誠法師:“師父,還有多少錢,知道了好置辦物料。”學誠法師回答:“只管蓋,不必操心。”等那棟房子蓋好,他終於透了底:“那時賬上只剩下兩塊錢。” 一邊修建廟宇,一邊弘揚佛法。很多僧侶都記得2005年那次法會。深秋,院裡銀杏樹已滿身金黃,學誠法師端坐台上開示講法。突然秋風大作,佛像都被狂風刮走。台子嘎吱作響,搖搖欲墜。但學誠法師巋然不動,不緊不慢說著:“逝者如斯,生死流轉,這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終極問題……”台下紛亂四竄的人群,竟因此而安坐下來。杏葉漫天飛舞,大眾安然靜坐。那畫面,優雅美麗得震撼人心。 在這樣的一次次弘法中很多人開了悟,從此皈依佛門,這其中,很多都是高知之士。禪興法師,清華大學流體力學博士;賢清法師,清華大學工程熱物理專業博士;賢威法師,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博士;賢啓法師,清華大學核能和熱能物理博士;賢慶法師,北京大學哲學系研究生。………… 其中,最具傳奇色彩的是賢宇法師。賢宇法師俗名柳智宇,出家前在北大念書。他曾獲第47屆國際數學奧賽金牌,遁入空門前剛剛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全額獎學金。因為高知雲集,龍泉寺因此被稱為“學霸寺院”。 有了僧眾,學誠法師開始描繪藍圖。第一步—--依戒攝僧。“想要發展,先立規矩,規矩定了,模式就成了,後面很多事情的處理,就會順理成章、水到渠成。”學誠法師將戒律清規與現代管理制度相結合,制定了一套嚴密的修行管理體系—--內天3:55起床,21:30睡覺。每日出坡勞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要成為僧人須經過淨人、沙彌等層層考核。僧人一切用度由寺廟統一分配。不發單資,僧人收取供養歸屬僧團。寺內經、香、素食,全由信眾供奉,大眾進寺參拜,盡可取用,分文不索。…………“以前,寺廟都要發單資,因此而矛盾紛起。龍泉寺不發,沒有錢,就沒有罣礙。”這套修行管理體系,根治了佛教界濫傳戒、濫收徒、濫趕經懺、濫掛單等惡習。 隨著很多高知僧的到來,學誠法師啓動藍圖第二步—--互聯治寺。龍泉寺有700多間客房,義工登記入住,辦理手續都很麻煩,更不用說對床位進行規範管理了。於是,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賢信法師,受命開發了一套掛單(登記入住)系統。“客房管理難題一下就迎刃而解。”龍泉寺圖使館有十五萬冊圖書典籍,“借閱、管理、保存問題多多。”學工商管理出身的賢才法師,帶領義工研發了一套先進的圖書管理系統,條形碼、防盜、檢索、編目系統一應俱全。圖書館圖書,使用電腦便可閱讀。“這裡還建有保護書籍的恆溫系統。”高科技就這樣在龍泉寺四處蔓延。“連僧人校勘藏經用的都是專門開發的插件程序。”“連門禁居然都帶有指紋識別系統。”學誠法師倡導的互聯治寺,讓寺廟管理一下科學化精細化。難怪龍泉寺會被稱為“最強科研實力寺廟”,在江湖上留下“天下極客出龍泉”的美名。 借助於網路治寺,學誠法師啓動藍圖第三步—--技術弘法。2014年,龍泉寺機器人賢二橫空出世。來,感受一下賢二的厲害:
問:我老婆脾氣暴躁怎麼辦? 賢二:只好跟她過下去咯,我又不能勸你離婚。 問:媽媽老是嘮叨怎麼辦? 賢二:老人嘛,讓著她吧。 問:我活不下去了怎麼辦? 賢二:別以為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最慘。 問:你為甚麼懂這麼多? 賢二:懂得多,麻煩就多。 句句都是人生哲理,不服不行。接著,龍泉寺成立了動漫組。將高深佛法用毛筆畫成小故事,然後通過微博微信傳遞出去。很多讀者看了這些漫畫後說:“我從賢二身上發現了自己的影子。”動漫組將這些漫畫編製成書《煩惱都是自找的》,竟然一舉奪得中國國際動漫節漫畫金獎。當一個光頭和尚上台領獎時,競爭對手一個個驚訝得合不上嘴。不僅如此,龍泉寺還創作了“賢二”系列動畫片。“沒想到佛法傳播可以這麼輕鬆幽默。”很多人看後這樣感嘆。 從2011年開始,學誠法師相繼開通了12個語種的微博。在上面弘揚佛法和解答疑惑。每天清晨五點,學誠法師會準時上網,回答苦惱又迷茫的現代人問他的問題。 網友問:師父,怎樣克服心中焦慮? 法師答:沒有找到自己該做的事、該走的路,或者找到了卻沒有依之而行,心中就會有莫名焦慮…… 網友問:猶如蓮花不著水,亦如日月不住空,這種境界怎樣修? 法師答:克制自己,不遷怒,不二過,常反省,代別人著想。………… 一位英文粉絲留言:“以前都是洋教士到中國佈道,今天終於有中國法師向洋人講經了。” “在網絡時代,佛教也當與時俱進。運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介傳播佛法,這樣才能讓佛教文化煥發時代風采。”這些創新,讓龍泉寺一下成為中國最牛寺廟。每天去龍泉寺修行的人絡繹不絕,每天在網上修行的人也絡繹不絕。“龍泉寺已成為大陸漢傳佛教的中心,一舉一動都影響著整個佛教界。”星雲法師這樣評價。但學誠法師並不滿足於此,他打造龍泉寺的目的,是希望啓迪更多寺廟。“中國至少需要300座龍泉寺。” 很多人以為,一個人出家,一定是遭遇了很大人生挫折而看破紅塵。其實,這是對出家人極大的誤解。“因為這個世上,就有那麼一部分人,不願跟其他人一樣,只想過世俗生活。他們願意放棄世俗的名利和誘惑,追隨信仰去修行,弘揚佛法,普度眾生。”就算我們沒有任何信仰,也不打算去修行,也不妨對身邊那些正在修行的人多投以理解的目光。在信仰瓦解的今天,他們其實值得尊重。 2015年,學誠法師當選中國佛教協會有史以來最年輕會長。這一年他49歲,已是中國佛教界領袖。他就像一幅禪畫:幽深、幽靜、幽遠。幾位法師頻頻談起方丈學誠法師時,言必稱“師父”“大和尚”,語氣充滿敬仰。學誠法師對於龍泉寺,是靈魂般的人物,“他是我們的精神導師。”賢才法師說。11年前,賢才法師還是大連理工大學學生,在西安法門寺的法會上見到學誠法師後,“一下子就被他的精神氣質吸引住了,從此便決定跟隨他左右,弘揚佛法。” 那年冬天,學誠法師坐在床沿,給弟子們“畫餅充飢”時,賢立法師也在場。如今,師父的預言已成現實。他想起那年冬天,鳳凰嶺漫山大雪。清晨3點55分,他準時打著板,從竹林邊小道踏雪走來,板子發出的當當聲,和著布鞋踏雪的嚓嚓聲,在清冷寂靜的山谷間回蕩。那時木炭緊缺,晚課過後,眾人瑟縮著搓手走回寮房。走到山門前的荒地,身後寺院已隱沒在黢黑山影裡,面前是一片白茫茫的大地。而山下,滿城的燈火輝煌。 賢立在心裡想,出家人修行就是這樣了。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經,是你無量劫來的福德,不然遇不到。所以你遇到了,就生希有想。現代印刷術很發達,到處都有佛經;假使沒有原始的經本,還拿甚麼去復印啊!怎麼能印得出來啊!現在的寫作文章,不能算是佛經,你要怎麼對待,我沒意見,佛也沒有說。我所指的是大藏經,那是諸佛之見。至於後人的知見,寫得很多,那是他個人的知見,不是佛的知見。 皈依佛的人,學的是佛的知見,你還沒有這個智慧抉擇,也不用批駁他,你批駁、辯駁,他也不接受,大家更增加煩惱,但是你要知道恭敬法寶。你知道法寶難得到甚麼樣子嗎?以前我們中國有三大高僧,到印度去取經得到成就的;去的人很多,有成就的只有三位。大家都知道唐僧,就是玄奘法師。還有,唐僧之後的義淨三藏法師。還有,玄奘之前的法顯法師,那是最早的,法顯法師八十歲才到印度去取經,他回來之後翻譯了很多經。 在唐朝時,義淨法師看見有很多人對經典不大恭敬,他就寫了:“高僧求法難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焉知前者難。”說的是後來看經典的,他不知道前人付出很多的辛苦,那些都是拿生命換來的。“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按斯旨,往往將經輕易看。”這首詩是說去取經的時候,好難啊,路途非常的遠,萬里啊!沒有交通工具,都是一步一步走的。古來人得一本經,真是當寶。 現在佛經印得很多,可以十本、八本地看,看完了當小說一樣隨便就丟了,所以他也得不到好處。古人得一本經,他的心就入進去,就念啊、誦啊。之後,思惟經的義理,是這樣的;所以他很快就證道,很快就開悟,很快就行了。現在的人精進心生不起來,希有心沒有了。每位大法師要去行腳的時候,晚上一定還要念經,一定要持誦,還要修行。有時候沒吃的,哪有吃的,喝喝水都很難。大家看看玄奘法師就可以了。義淨法師也有一部書,法顯法師也有一部書。玄奘法師的書是《大唐西域記》,大家經常看的《西遊記》不算數。他們都有筆記,看他們每天走的路,這個時候你才知道經的寶貴。 義淨法師尊重我們大家都是賢者,凡是佛弟子都是賢者,跟聖人差一截,是賢而有德的人,讀到佛經都是賢而有德的人。如果這個道理你沒明白的話,往往將經輕易看,你也不重視這個法寶,看得很輕。一定要重視佛經,因為重視了,你才會受持。如果受了三皈依,平常就要修持。修的時候要念三寶,別的修法你才能做。 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方法,臨睡的時候、早上醒的時候,念十聲都好。如果在白天,你都能念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這麼念就夠了。何況你再念《普門品》、《金剛經》、《彌陀經》,再念諸佛菩薩聖號,那就更好了。如果說你的業障很重,你能夠這麼的來念三寶,自然就能消除業障。業障消了,智慧增長了,你自己看佛經,你就想要往裡頭進了,這是真正入佛門,就深入下去了,你就自然會去研究。所以常念三寶的功德,非常的殊勝,我心裡頭隨時念三寶。不只你們諸位在家的道友,就是我們出家道友時時刻刻也要念念不斷地念三寶。 為甚麼我們拿串念珠呢?我們大家知道是念佛記聖號,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意義,只要摸一下,就知道我們不能失掉我們的念頭,不要失掉念三寶。你受災難的時候,往往是你失念的時候,魔、災難才能進來;如果你念念都念的時候,魔障進不來。你可別給他空隙,你一打妄想,或者一想別的,他就進來了。含義就是這樣,所以我們拿串念珠,念念不忘三寶,只要一摸到念珠就想到。我們和尚摸摸腦殼,一摸腦殼就想起來了我是幹甚麼的,我應當做甚麼。 懂得這個道理,這就叫修行。 文:夢參老法師
網路轉載 把止觀理解為心理活動的止息和無分別思維的靜觀,說甚麼“甚麼也不思想”,不分正念和邪念,不分正確分別和錯誤分別,主張“思念一律排除”,這和外道的無想定、滅盡定沒有區別。修這類“無思”定,會使人變得反應遲鈍,智力減退,後世墮入無分別的動物界或無想天,絕非開發真智正見的正道。 正確的止觀是:止心和妙觀察二者相輔相成的巧妙結合,“止息心”是止息心光的散射,不止息慧光的明照。未修止息的自然心,如風中的蠟燭,時明時暗,擺動不止,若黑夜當風,持燭看壁畫,必然模糊不清。修止就如加罩遮風,穩定燭光;修觀猶如加油拔燈,使燈更亮。 文:多識仁波切
圖:多識仁波切 攝:義喜拉姆 |
佛學日誌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文章分類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