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觀宗
中觀派佛教是創始於龍樹(Nāgārjuna,西元150~250年)、提婆(Āryadeva,170~270)等人的大乘佛教學派。該學派以研究般若經為主,因此又叫做「般若派佛教」。而「中觀派」一詞,乃來自龍樹的代表作─中觀論(Madhyamakakārikā)。
般若經是流傳在世紀初南印度的早期大乘經典,其主要思想在否定一切心物實體的存在,也就是「無自性」或「空」。而所謂的「般若」,也正是徹底了解這種無自性或空的智慧。所有的般若經都強調六種完滿而超越的德行,那就是六種「波羅蜜多」,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其中尤以「般若波羅蜜多」為最重要。而其宗教精神,乃強調不離開人間,而行六波羅蜜多的善行,以達到「空」的解脫境界;這有別於小乘佛教的厭棄人間。
般若經是流傳在世紀初南印度的早期大乘經典,其主要思想在否定一切心物實體的存在,也就是「無自性」或「空」。而所謂的「般若」,也正是徹底了解這種無自性或空的智慧。所有的般若經都強調六種完滿而超越的德行,那就是六種「波羅蜜多」,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其中尤以「般若波羅蜜多」為最重要。而其宗教精神,乃強調不離開人間,而行六波羅蜜多的善行,以達到「空」的解脫境界;這有別於小乘佛教的厭棄人間。
龍樹的中觀論,為般若經的「空」,提供了最有力的理論基礎。他用歸謬法,以及「四句否定」的方法,來證明般若經中的「空」是正確的;事實上,這是西洋邏輯中的歸謬法和窮舉證法的交互運用。在歸謬法與四句否定的推論下,中觀論得到了它那有名的「八不」(八種否定),那就是: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來、不去。事實上,所謂的八不,不過是宇宙萬物之實體的否定罷了。
中觀自續派
和歸謬論證派的看法略有不同的是「自立論證派」(又譯為「自續派」,Svātantrika)。這是由清辨(Bhavya,500~570)等人所開展出來的中期中觀學派。自立論證派的學者以為,只用間接的歸謬法,並不能證明「空」的宇宙真象,相反地,必須用直接的論證,才能顯示「空」的道理。
他們採用「定言論證」,也就是陳那(Dignāga,480~540)所發展出來的因明學(邏輯),來證明一切皆「空」是正確的道理。由於因明學是唯識派的陳那所發展出來的,因此其後展開了一連串的論諍,討論到底是中觀派的一切皆空正確,或唯識派的非一切皆空正確?這就是有名的「空有之諍」;它以清辨與唯識派學者─安慧(Sthlramati,510~570)為開端。
八世紀後,寂護(Śantarakita)、蓮華戒(Kamalaśīla)、師子賢(Haribhadra)等人,更吸收了部派佛教中的經量部及大乘佛教中的唯識派思想,開展出後期的中觀學派。由於這一後期的中觀學派,有著濃厚的唯識色彩,所以稱為「瑜伽行中觀派」(Yogācāra-Mādhyamika)。更多...
他們採用「定言論證」,也就是陳那(Dignāga,480~540)所發展出來的因明學(邏輯),來證明一切皆「空」是正確的道理。由於因明學是唯識派的陳那所發展出來的,因此其後展開了一連串的論諍,討論到底是中觀派的一切皆空正確,或唯識派的非一切皆空正確?這就是有名的「空有之諍」;它以清辨與唯識派學者─安慧(Sthlramati,510~570)為開端。
八世紀後,寂護(Śantarakita)、蓮華戒(Kamalaśīla)、師子賢(Haribhadra)等人,更吸收了部派佛教中的經量部及大乘佛教中的唯識派思想,開展出後期的中觀學派。由於這一後期的中觀學派,有著濃厚的唯識色彩,所以稱為「瑜伽行中觀派」(Yogācāra-Mādhyamika)。更多...
中觀應成派
中觀論裏的方法學,被龍樹的繼承者採用,而在中期的中觀派佛教當中,開展出所謂的「歸謬論證派」(或譯為「應成派」,Prāsangika)。
那是以佛護(Buddhapālita,470~540)、月稱(Candrakrti,600~650)等學者所創建的學派。歸謬論證派的學者以為,宇宙的真象(諸法實相),在遣除一切有實體的錯誤看法之後,即能自動顯現,沒有必要用直接的推論,來說明宇宙的真象。
所以,這些學者們,採用歸謬證法,證明所有有實體的看法,都會導到矛盾。因此,他們也間接證明了:唯有沒有實體-一切皆空的般若思想,才是合乎宇宙真象的主張。更多...
那是以佛護(Buddhapālita,470~540)、月稱(Candrakrti,600~650)等學者所創建的學派。歸謬論證派的學者以為,宇宙的真象(諸法實相),在遣除一切有實體的錯誤看法之後,即能自動顯現,沒有必要用直接的推論,來說明宇宙的真象。
所以,這些學者們,採用歸謬證法,證明所有有實體的看法,都會導到矛盾。因此,他們也間接證明了:唯有沒有實體-一切皆空的般若思想,才是合乎宇宙真象的主張。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