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宗之大乘唯識二諦觀 ~ 多識仁波切
“唯識”之名,從“三界唯識,萬法唯心”而來。唯識宗的主要觀點是“識有境空”,承認“識”的真實存在,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這就叫唯識。
嚴格說來,它並不是簡單地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而是否定離開主觀思想意識的客觀存在。存在由意識來決定,眼睛看到了、耳朵聽到了或者摸到了、觸到了,我們認為是存在;沒有摸到、看到、觸到、經驗到,所以我們認為不存在的東西在客觀上究竟存在不存在是很難說的。
嚴格說來,它並不是簡單地否定客觀事物的存在,而是否定離開主觀思想意識的客觀存在。存在由意識來決定,眼睛看到了、耳朵聽到了或者摸到了、觸到了,我們認為是存在;沒有摸到、看到、觸到、經驗到,所以我們認為不存在的東西在客觀上究竟存在不存在是很難說的。
重理經部認為“存在就是被自己發現”,實際上,科學一直堅持這個觀點,某個星星、某個化學元素、某種物質性能的存在被發現了就認為是存在的,沒有發現便認為不存在,一概否定。
美國物理學理論家寫的《物理學之道》中提到,量子理論中有一種新觀點:理論模式決定實驗結果。量子理論就有許多模式,按照不同的假設理論框架研究,其結果不同。物質第一性的理論在經典物理學階段是正確的,深入到量子物理學階段就沒有了可行性。
我們一般人只能感受到三度空間,而現在的量子理論已提出四度、六度、十度等空間概念。比如四度空間就是相對論的空間,如果此時此處有個物質,它消失後,馬上追蹤,會發現它在另一個想不到的地方出現,那地方就是四度空間。
有人問我:佛教有沒有六度空間的說法?我說佛教說“十方世界”,是十度空間概念,而且最早的相對論還是佛教提出的。比如一剎那等於一劫,這就是時間上的相對;一粒芥子和一個地球一樣大,這是空間上的相對。《華嚴經》、《不可思議經》等都這麼說。一大一小,怎麼會相等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當一架一噸重的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或超過光速時,體積等於零。這不就相等了嗎?過去很多佛學家、高僧研究佛經時對這個問題解釋得不清楚,比如藏傳佛教裡對“針眼的大小和一座山的大小是相等的”解釋是:眼睛透過針眼看山。這種解釋是很不究竟的,我覺得科學的相對論的解釋把我們的矛盾完全解決了。時間的相對論也是以速度來決定,速度快,時間就慢。比如在飛機上的一小時感覺很慢,而在地球上的一個小時感覺很快。人若在虛空、外星球上,對時間的感覺與在地球上將會有很大的差別。佛經中的相對理論,原先人們讀不明白,現通過科學的證實才愈知其偉大與超然。
整個哲學體系分成境、識分別對待的客觀論和識決定境的唯識論兩種。境不離識,離識的境是不存在的,境的識是一種熏習的結果。這就是唯識的觀點,相當於主觀唯心論的“我思故我在”。
“識有境空”就是認為存在都是阿賴耶識熏習中存在的觀念形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熏習成映象。比如見過、吃過蘋果的反復經驗保存在我們的意識中,下次我們見到蘋果時會馬上認出:哦,這是蘋果!認識蘋果,是通過熏習,使經驗和記憶相結合的產物。沒有經驗的時候,就沒有蘋果的概念,並不是蘋果不存在。分辨思維中,任何存在都是名相的存在。為甚麼?比如未經啓蒙教育的孩子就沒有名相,他看東西時僅僅是一個具體的存在,不知道是甚麼,沒有蘋果、梨的名稱、概念,只知道吃,有吃的經驗。當父母告訴他吃的是蘋果時,他才建立起“蘋果”這個名相概念,下次一說起“蘋果”,他就會憶起蘋果的形象。
再比如桌子,與“桌子”這個名相之間沒有必然性的聯繫,漢語叫“桌子”,英語叫table,各民族的語言不同,對不懂漢語的人說“桌子”,他是無法與桌子聯繫在一起的。桌子只是一種名稱的存在,如果它是必然存在的話,誰見到桌子都會知道這是桌子。藏地曾經有一位很著名的大善知識,在三世貢唐大師去拜訪他時出了一道難題,他指著炕上的桌子問大師:“這是甚麼?”大師回答很巧妙,他說:“這是一個木頭做的四方形的東西。”他沒有說桌子,如果說桌子的話,他就錯了,桌子只是名相。桌子的觀念實際上不存在,他僅僅看到用木頭做的四方形的東西。當然,這個用木頭做的四方形的東西經過分析,最後也是一種觀念性的東西。
唯識也有兩派:經派唯識和理派唯識。經派唯識的代表人物是無著和世親,以《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成唯識論》為根據,以經典為根據建立唯識叫經派唯識;理派唯識的代表人物是陳那和法稱,以“因明七論”建立的唯識是理派唯識。
有的人講佛經的時候,都講到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僅僅是重經唯識派的觀點,非所有唯識派的觀點,更不是所有佛教的觀點。承認外境實有、相有的小乘二派和理派唯識、中觀派都只承認第六意識,不承認阿賴耶識的存在。
經派唯識為甚麼要建立阿賴耶識?這有它的理論根據,在解釋生命輪轉時必須承認意識不斷,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保存著意識種子。比如在滅盡定的時候,思想意識(第六意識)不存在,意識本身斷了之後,它留下的種子映象都會斷,那麼以後這些已滅的種子又怎會遇緣再生呢?沒辦法解釋。所以,就要建立一個不滅、不斷的阿賴耶識,保存善惡業的種子。阿賴耶識是潛在的意識,僅僅有一個儲存功能,沒有識別功能,在滅盡定的時候也不會斷。這就是必須建立阿賴耶識的合理性所在。
因為在座學唯識的人很多,所以,關於阿賴耶識,我也不準備詳講。我們要建立中觀宗,必須在懂得阿賴耶識的基礎上才行。有人說我把唯識宗當作反面教材,實際上反面教材沒有甚麼不好。說反面教材並不是說它錯,不是貶低。自宗是正面,非自宗的都是反面,這是一種哲學觀點的建立。比如經部就是把毗婆沙當作反面的東西來建立自宗;唯識是把小乘毗婆沙和經部的觀點全部作為反面教材建立起自宗。實際上,有正面教材就有反面教材,相對而論。我們中國人在使用語言的時候,可能摻雜了一些歷史原因,認為“反面教材”就是一種非常難聽的話。還有“批評”,批評就是評論,並不是罵人、整人的意思。現在,一般人都認為,批評別人就好像是整人、污蔑人、罵人,這是我們在特定環境中對批評的歪曲,是詞義的一種改變。
唯識宗把意識之外的一切存在視為觀念性的如夢境一樣的存在,而非實際存在。它有一套嚴密的論證理由,並非是現在有些人說的甚麼“除了心以外甚麼也沒有”、“山河大地都是心造物”。台灣的《心地論》就是這樣講的,連不學哲學的人聽了也覺得是胡說八道,明顯違背世俗道理。如果除了心以外甚麼也不存在,那麼肉體存在嗎?難道你的肉體也是你的心嗎?你吃的東西也是你的心嗎?你是每天在吃你的心嗎?我覺得非常可笑,這種講解完全貶低了唯識論本義。
唯識論是一種高度的哲學觀點,有合理的邏輯理論體系,不是隨便可以批判倒的。你所的“心”是“我的心”還是“我們的心”?如果是“我們的心”,我們每一個人想的都不一樣,境界都不同,這是一個心嗎?如果說是“我的心”,那我的心怎麼能包括你們的心?你想的就是我想的嗎?你的感情、你的愛恨我能包括嗎?還有,這個房子明顯是存在的,你也說這是心嗎?心裡沒有房子,房子就不存在了嗎?那麼,在我沒有出世之前,這個世界存在不存在?我死了以後這個地球存在不存在?你沒有生之前你的父母有嗎?難道你的父母也是你的心變出來的嗎?《心地論》這樣的觀點,不要說由哲學家來辯論,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來議論一下,它都沒有辦法應答。把唯識論說到如此粗俗的地步,是對佛教的極大污蔑。“除了心以外甚麼也沒有”,沒心之前就沒有山河大地嗎?是心造物嗎?那麼造物的心又是誰的呢?最終和上帝創世說有何區別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唯識論就會庸俗得一錢不值,唯識師便都是瘋子!
實際上唯識論是高度精密的理論體系,是以存在依賴認識、存在是主客觀統一的存在理論為根據建立起來的。存在是由認識建立起來的,並非是認識創造出來。主觀相對於客觀,沒有意識,就沒有客觀存在,我們認識客觀存在以後,思想上才有這個客觀。客觀整體的不存在和自心中的客觀不存在是兩回事,應分清楚。
有些人把唯識宗當作觀念論。比如蘇聯的佛學家謝爾巴茨基,在他的《佛教邏輯》中說法稱是“印度的康德”。康德是觀念論的大師,觀念論就是這樣認為:客觀存在是觀念性的存在。比如,對於一個甚麼都不知道的傻子來說,世界等於不存在;對於一個瞎子來說,色相都不存在,他沒有辦法認識視覺範圍的東西。
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被認識發現後才被認為是存在的,未被人們發現認識的事物被視為不存在,那麼這種被認識的存在不是依賴人的主觀意識又是甚麼呢?當然,這不是指某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是整個全人類的主觀意識。那麼,所有的人類不存在了,這個世界還存在不存在呢?誰知道?反正講唯識論的時候把客觀講成個體的意識存在的話,任何時候也講不通。自己是人的單一個體,不能說我看到了就是存在,我沒有看到就不存在,這樣的觀點別人是不會同意的,顯然是錯誤的。比如美、醜是意識決定的,西方近代美學家在研究美學概念時就提出取消美的概念,因為沒有共識,人們由於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思想意識等的不同決定了各自審美的情趣也不一樣。同理,是非、真理與非真理在世俗觀念裡沒有一個標準,除了法律條文定的對錯外就沒有別的對錯。很多相對的東西都是主觀決定的,和人們的觀念無法截然分開,這是觀念論存在的依據。這種觀念性的存在就是存在依賴認識,存在以主客觀統一的存在為理論基礎,是主客觀統一無二論。
“二見”:一種是執實二見,相有當做實有;另一種是主客觀的分離二見。把主客觀合起來,看到客觀時就想到它和我們的意識是不能分割的東西,是統一體,這時二見就消除了。真正二見消除就是見道獲得正見之後或者在唯識所說的自證分裡頭,除此之外,我們的世俗見中沒有辦法消除二見,始終會覺得外面的客觀是另外的東西,意識是自己的東西,這兩個東西沒有辦法合在一起,是一種對立的存在。破除二見就會得到真智。
唯識家把一切知識劃分為三類——即“三性說”。依因緣、業力而生,無自由自生之物稱為“依他起性”,如意識和一切有為法。依他性就是依據客觀條件產生,意識沒有改變的自由,比如看見花是甚麼顏色,由花本身決定,我不能把白花說成黃花或把紅花說成綠花。
以名相觀念規定的存在為“遍計所執性”。“遍計”就是想象或表象之義,也就是我們形成的觀念,把一些抽象的東西想象成這樣或那樣的東西,把假的東西想像成真的東西,還有人和人的名稱都是“遍計所執性”。依他性,是指事物本身在形成的時候,需要依靠很多其他的條件。“依他”,就是依靠條件才能產生。比如植物要依靠土地、濕度、溫度等條件,才能萌芽、生長。人,依靠父母生下來,出生之後,又需要吃的、喝的、住的,要依賴眾多條件才能生存下去。沒有任何東西是獨立自存的,這就是依他性。
破除依他性事物上的遍計所執附加的虛假成分,便是“圓成實性”,即破除遍計性的終極實性和空性。唯識家認為一切事物被虛假的觀念所歪曲蔽蓋而失去了本來的真實面目,圓成性就是通過道中真智的觀察,拔去遍計性的雲霧。遍計性就象雲霧遮蓋了天空一樣,漆黑一片,甚麼也看不到,把這個雲霧拔去了以後就可看到原本的真實面目。“圓成”就是不增不減的事物的自然圓滿的本性。
把觀念性的存在當作是歪曲事物本來面貌的假象,和黑格爾的“哲學是顛倒的世界觀”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顛倒的世界觀”並不是不好,是指人們戴上了各種觀念的有色眼鏡看世界,都是顛倒的,不是世界本來的面貌。
三性中“依他起性”和“遍計所執”是假諦、世俗諦;只有“圓成性”是真諦、勝義諦。這裡所說的“三性”,應理解為三性所代表的事物和思想境界。
唯識宗二諦論還有另外一個定義:可生煩惱之所緣境為世俗諦,清淨道之究竟所緣境為勝義諦。就是說能使人產生愛恨煩惱的就是世俗諦,又分為假名、意識、言詞三類;能使人破除煩惱達到究竟清靜境界的是勝義諦,是聖道的定中智及其所見。
美國物理學理論家寫的《物理學之道》中提到,量子理論中有一種新觀點:理論模式決定實驗結果。量子理論就有許多模式,按照不同的假設理論框架研究,其結果不同。物質第一性的理論在經典物理學階段是正確的,深入到量子物理學階段就沒有了可行性。
我們一般人只能感受到三度空間,而現在的量子理論已提出四度、六度、十度等空間概念。比如四度空間就是相對論的空間,如果此時此處有個物質,它消失後,馬上追蹤,會發現它在另一個想不到的地方出現,那地方就是四度空間。
有人問我:佛教有沒有六度空間的說法?我說佛教說“十方世界”,是十度空間概念,而且最早的相對論還是佛教提出的。比如一剎那等於一劫,這就是時間上的相對;一粒芥子和一個地球一樣大,這是空間上的相對。《華嚴經》、《不可思議經》等都這麼說。一大一小,怎麼會相等呢?愛因斯坦的相對論認為,當一架一噸重的飛機的飛行速度接近或超過光速時,體積等於零。這不就相等了嗎?過去很多佛學家、高僧研究佛經時對這個問題解釋得不清楚,比如藏傳佛教裡對“針眼的大小和一座山的大小是相等的”解釋是:眼睛透過針眼看山。這種解釋是很不究竟的,我覺得科學的相對論的解釋把我們的矛盾完全解決了。時間的相對論也是以速度來決定,速度快,時間就慢。比如在飛機上的一小時感覺很慢,而在地球上的一個小時感覺很快。人若在虛空、外星球上,對時間的感覺與在地球上將會有很大的差別。佛經中的相對理論,原先人們讀不明白,現通過科學的證實才愈知其偉大與超然。
整個哲學體系分成境、識分別對待的客觀論和識決定境的唯識論兩種。境不離識,離識的境是不存在的,境的識是一種熏習的結果。這就是唯識的觀點,相當於主觀唯心論的“我思故我在”。
“識有境空”就是認為存在都是阿賴耶識熏習中存在的觀念形象,“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熏習成映象。比如見過、吃過蘋果的反復經驗保存在我們的意識中,下次我們見到蘋果時會馬上認出:哦,這是蘋果!認識蘋果,是通過熏習,使經驗和記憶相結合的產物。沒有經驗的時候,就沒有蘋果的概念,並不是蘋果不存在。分辨思維中,任何存在都是名相的存在。為甚麼?比如未經啓蒙教育的孩子就沒有名相,他看東西時僅僅是一個具體的存在,不知道是甚麼,沒有蘋果、梨的名稱、概念,只知道吃,有吃的經驗。當父母告訴他吃的是蘋果時,他才建立起“蘋果”這個名相概念,下次一說起“蘋果”,他就會憶起蘋果的形象。
再比如桌子,與“桌子”這個名相之間沒有必然性的聯繫,漢語叫“桌子”,英語叫table,各民族的語言不同,對不懂漢語的人說“桌子”,他是無法與桌子聯繫在一起的。桌子只是一種名稱的存在,如果它是必然存在的話,誰見到桌子都會知道這是桌子。藏地曾經有一位很著名的大善知識,在三世貢唐大師去拜訪他時出了一道難題,他指著炕上的桌子問大師:“這是甚麼?”大師回答很巧妙,他說:“這是一個木頭做的四方形的東西。”他沒有說桌子,如果說桌子的話,他就錯了,桌子只是名相。桌子的觀念實際上不存在,他僅僅看到用木頭做的四方形的東西。當然,這個用木頭做的四方形的東西經過分析,最後也是一種觀念性的東西。
唯識也有兩派:經派唯識和理派唯識。經派唯識的代表人物是無著和世親,以《唯識二十頌》、《唯識三十頌》、《成唯識論》為根據,以經典為根據建立唯識叫經派唯識;理派唯識的代表人物是陳那和法稱,以“因明七論”建立的唯識是理派唯識。
有的人講佛經的時候,都講到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僅僅是重經唯識派的觀點,非所有唯識派的觀點,更不是所有佛教的觀點。承認外境實有、相有的小乘二派和理派唯識、中觀派都只承認第六意識,不承認阿賴耶識的存在。
經派唯識為甚麼要建立阿賴耶識?這有它的理論根據,在解釋生命輪轉時必須承認意識不斷,阿賴耶識就像倉庫一樣,保存著意識種子。比如在滅盡定的時候,思想意識(第六意識)不存在,意識本身斷了之後,它留下的種子映象都會斷,那麼以後這些已滅的種子又怎會遇緣再生呢?沒辦法解釋。所以,就要建立一個不滅、不斷的阿賴耶識,保存善惡業的種子。阿賴耶識是潛在的意識,僅僅有一個儲存功能,沒有識別功能,在滅盡定的時候也不會斷。這就是必須建立阿賴耶識的合理性所在。
因為在座學唯識的人很多,所以,關於阿賴耶識,我也不準備詳講。我們要建立中觀宗,必須在懂得阿賴耶識的基礎上才行。有人說我把唯識宗當作反面教材,實際上反面教材沒有甚麼不好。說反面教材並不是說它錯,不是貶低。自宗是正面,非自宗的都是反面,這是一種哲學觀點的建立。比如經部就是把毗婆沙當作反面的東西來建立自宗;唯識是把小乘毗婆沙和經部的觀點全部作為反面教材建立起自宗。實際上,有正面教材就有反面教材,相對而論。我們中國人在使用語言的時候,可能摻雜了一些歷史原因,認為“反面教材”就是一種非常難聽的話。還有“批評”,批評就是評論,並不是罵人、整人的意思。現在,一般人都認為,批評別人就好像是整人、污蔑人、罵人,這是我們在特定環境中對批評的歪曲,是詞義的一種改變。
唯識宗把意識之外的一切存在視為觀念性的如夢境一樣的存在,而非實際存在。它有一套嚴密的論證理由,並非是現在有些人說的甚麼“除了心以外甚麼也沒有”、“山河大地都是心造物”。台灣的《心地論》就是這樣講的,連不學哲學的人聽了也覺得是胡說八道,明顯違背世俗道理。如果除了心以外甚麼也不存在,那麼肉體存在嗎?難道你的肉體也是你的心嗎?你吃的東西也是你的心嗎?你是每天在吃你的心嗎?我覺得非常可笑,這種講解完全貶低了唯識論本義。
唯識論是一種高度的哲學觀點,有合理的邏輯理論體系,不是隨便可以批判倒的。你所的“心”是“我的心”還是“我們的心”?如果是“我們的心”,我們每一個人想的都不一樣,境界都不同,這是一個心嗎?如果說是“我的心”,那我的心怎麼能包括你們的心?你想的就是我想的嗎?你的感情、你的愛恨我能包括嗎?還有,這個房子明顯是存在的,你也說這是心嗎?心裡沒有房子,房子就不存在了嗎?那麼,在我沒有出世之前,這個世界存在不存在?我死了以後這個地球存在不存在?你沒有生之前你的父母有嗎?難道你的父母也是你的心變出來的嗎?《心地論》這樣的觀點,不要說由哲學家來辯論,就是普普通通的人來議論一下,它都沒有辦法應答。把唯識論說到如此粗俗的地步,是對佛教的極大污蔑。“除了心以外甚麼也沒有”,沒心之前就沒有山河大地嗎?是心造物嗎?那麼造物的心又是誰的呢?最終和上帝創世說有何區別呢?如果真是這樣的話,唯識論就會庸俗得一錢不值,唯識師便都是瘋子!
實際上唯識論是高度精密的理論體系,是以存在依賴認識、存在是主客觀統一的存在理論為根據建立起來的。存在是由認識建立起來的,並非是認識創造出來。主觀相對於客觀,沒有意識,就沒有客觀存在,我們認識客觀存在以後,思想上才有這個客觀。客觀整體的不存在和自心中的客觀不存在是兩回事,應分清楚。
有些人把唯識宗當作觀念論。比如蘇聯的佛學家謝爾巴茨基,在他的《佛教邏輯》中說法稱是“印度的康德”。康德是觀念論的大師,觀念論就是這樣認為:客觀存在是觀念性的存在。比如,對於一個甚麼都不知道的傻子來說,世界等於不存在;對於一個瞎子來說,色相都不存在,他沒有辦法認識視覺範圍的東西。
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被認識發現後才被認為是存在的,未被人們發現認識的事物被視為不存在,那麼這種被認識的存在不是依賴人的主觀意識又是甚麼呢?當然,這不是指某一個人的主觀意識,而是整個全人類的主觀意識。那麼,所有的人類不存在了,這個世界還存在不存在呢?誰知道?反正講唯識論的時候把客觀講成個體的意識存在的話,任何時候也講不通。自己是人的單一個體,不能說我看到了就是存在,我沒有看到就不存在,這樣的觀點別人是不會同意的,顯然是錯誤的。比如美、醜是意識決定的,西方近代美學家在研究美學概念時就提出取消美的概念,因為沒有共識,人們由於生活環境、文化背景、思想意識等的不同決定了各自審美的情趣也不一樣。同理,是非、真理與非真理在世俗觀念裡沒有一個標準,除了法律條文定的對錯外就沒有別的對錯。很多相對的東西都是主觀決定的,和人們的觀念無法截然分開,這是觀念論存在的依據。這種觀念性的存在就是存在依賴認識,存在以主客觀統一的存在為理論基礎,是主客觀統一無二論。
“二見”:一種是執實二見,相有當做實有;另一種是主客觀的分離二見。把主客觀合起來,看到客觀時就想到它和我們的意識是不能分割的東西,是統一體,這時二見就消除了。真正二見消除就是見道獲得正見之後或者在唯識所說的自證分裡頭,除此之外,我們的世俗見中沒有辦法消除二見,始終會覺得外面的客觀是另外的東西,意識是自己的東西,這兩個東西沒有辦法合在一起,是一種對立的存在。破除二見就會得到真智。
唯識家把一切知識劃分為三類——即“三性說”。依因緣、業力而生,無自由自生之物稱為“依他起性”,如意識和一切有為法。依他性就是依據客觀條件產生,意識沒有改變的自由,比如看見花是甚麼顏色,由花本身決定,我不能把白花說成黃花或把紅花說成綠花。
以名相觀念規定的存在為“遍計所執性”。“遍計”就是想象或表象之義,也就是我們形成的觀念,把一些抽象的東西想象成這樣或那樣的東西,把假的東西想像成真的東西,還有人和人的名稱都是“遍計所執性”。依他性,是指事物本身在形成的時候,需要依靠很多其他的條件。“依他”,就是依靠條件才能產生。比如植物要依靠土地、濕度、溫度等條件,才能萌芽、生長。人,依靠父母生下來,出生之後,又需要吃的、喝的、住的,要依賴眾多條件才能生存下去。沒有任何東西是獨立自存的,這就是依他性。
破除依他性事物上的遍計所執附加的虛假成分,便是“圓成實性”,即破除遍計性的終極實性和空性。唯識家認為一切事物被虛假的觀念所歪曲蔽蓋而失去了本來的真實面目,圓成性就是通過道中真智的觀察,拔去遍計性的雲霧。遍計性就象雲霧遮蓋了天空一樣,漆黑一片,甚麼也看不到,把這個雲霧拔去了以後就可看到原本的真實面目。“圓成”就是不增不減的事物的自然圓滿的本性。
把觀念性的存在當作是歪曲事物本來面貌的假象,和黑格爾的“哲學是顛倒的世界觀”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顛倒的世界觀”並不是不好,是指人們戴上了各種觀念的有色眼鏡看世界,都是顛倒的,不是世界本來的面貌。
三性中“依他起性”和“遍計所執”是假諦、世俗諦;只有“圓成性”是真諦、勝義諦。這裡所說的“三性”,應理解為三性所代表的事物和思想境界。
唯識宗二諦論還有另外一個定義:可生煩惱之所緣境為世俗諦,清淨道之究竟所緣境為勝義諦。就是說能使人產生愛恨煩惱的就是世俗諦,又分為假名、意識、言詞三類;能使人破除煩惱達到究竟清靜境界的是勝義諦,是聖道的定中智及其所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