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部宗義
遍觀一切宗派的差別處,破除了邪說宗派的謬理論,
揭示了正確宗派的真實義,宗派之主——釋迦能仁前敬禮。 |
佛教四宗見地 如《宗義寶鬘》中所引 《現觀莊嚴論善明詞義疏》的解釋「宗義」,是指“成就的極限”,意思就是藉著經教和理論巧為宣講,來成立自宗的主張。接著《宗義寶鬘》又進一步加以引申:「於自心中,依據經教或理論而得以確定並承許的宗義,不會在其他的教理前放棄,所以稱為“成就的極限”。
四部宗義是指佛教見解當中主要的四大宗派的思想義理之彙整。此四大宗派,分別為小乘的毗婆沙宗與經部宗、大乘的唯識宗和中觀宗。
四部宗義的先後排列乃是依照對從有入空、由小乘到大乘,義理解釋由淺至深的排法,即毗婆沙宗、經部宗、唯識宗、最後為中觀宗。四部宗義的基礎,來自藏傳佛教因明學。(其中包括攝類學、心類學、因類學) 如同多識仁波切所言:「學四部,宗一見」意思就是說,對佛教的四部哲理必須要研究、掌握,甚至對外道、邪教的觀點也要掌握,但學了之後在四部當中必須要有一個自己的主見,這是非常重要的。
|
毗婆沙宗
毗婆沙宗是印度佛教「上座部」之 下「說一切有部」的主流,「說一切有部」 又稱「一切有部」,簡稱「有部」,相信「一切有為、無為諸法之本體皆為實有」,並且會詳加說明「一切實有」的原因,故又稱「說因部」。毗婆沙宗主要依據的論典即 《大毗婆沙論》,故稱為「毗婆沙宗」。此宗主張「內心、外境及諸無為法皆是實有。」是為小乘的有宗。
經部宗
經部宗主張「外境與內心為實有,但無為法並非實有。」屬於小乘的空宗。此宗 在經、律、論三藏中,只以經為正量,因此 不認同《大毗婆沙論》的說法,故名為「經量部」,簡稱「經部」,後世則稱為「經部宗」。經部宗的思想後來傳入中土,成為漢傳佛教「俱舍宗」和「成實宗」理論建構的主要依據。
唯識宗
唯識宗主張一切諸法皆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故「唯識無境」。此宗之思想,以分析宇宙森羅萬象的心識活動為最主要的課題,認為一切外境皆非實有,但認為眾緣所依而起之自性為實有。此宗派起源於彌勒菩薩,發揚於無著、世親等諸大論師,後由玄奘大師引入中國。此宗因詳細分析諸法變化的行相,故又稱為「法相宗」,是為大乘法中偏向說「有」的宗派。
中觀宗
中觀宗主張「一切法皆空無自性(即第一義諦、勝義),除此之外只有假名(也就是世俗諦、假名有)」。因此被稱為「空宗」。此宗相對於唯識宗,著重在分析諸法不生不滅的空性本質,故又稱「性宗」或「法性宗」,此宗屬於大乘法中專門深入講「空」的宗派。
中觀宗的思想最早由鳩摩羅什大師傳入中土,其部分理論後來被三論宗和天臺宗所採納; 在藏傳部分,先由寂護大師將中觀學派融合了唯識思想後引入西藏,影響了藏傳佛教寧瑪派的理論。後阿底峽尊者再將中觀應成派思想引入藏地,形成噶當派,之後更被格魯派宗喀巴大師所推崇,成為藏傳佛教思想的重要依據。
中觀宗的思想最早由鳩摩羅什大師傳入中土,其部分理論後來被三論宗和天臺宗所採納; 在藏傳部分,先由寂護大師將中觀學派融合了唯識思想後引入西藏,影響了藏傳佛教寧瑪派的理論。後阿底峽尊者再將中觀應成派思想引入藏地,形成噶當派,之後更被格魯派宗喀巴大師所推崇,成為藏傳佛教思想的重要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