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傳佛教 五部大論
藏傳佛教主修的五大學科簡介
藏傳佛教五部大論是三乘佛教綜合知識和哲學理論高度概括性的教課書。所謂「五部大論」是指:《因明論》、《般若論》、《中觀論》、《俱舍論》、《律論》等五部內學顯宗經典理論。其中《因明論》也稱《量論》是闡明人類認識規律、認識方法、思維邏輯、推理規則、語義哲學等為對象的,屬於正確認識一切具體和抽象事物的知識與方法理論體系。
一、《因明論》
佛教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源出於佛經《阿毗達磨論藏》,經過佛教大論師世親、陳那、法稱等人的研究著述,形成了完整的《量論》體系。在藏傳佛教五部學科中使用的法定教材是因明論師法稱大師所著《因明七論》中的《釋量論》。被佛教界稱為「世間眼」的《量論》在印、藏兩地歷代研究者眾多,對其理論奧義的闡發更是眾說紛紜,素有「因明百家」之說。研究解釋《量論》的著作,從梵文翻譯的有六十多部,歷代藏傳佛教各教派學者用藏文撰寫的論著有數百種,至今各大寺院仍有許多學習研究、著述《因明量論》的學人,保持了量學傳承的經久不衰。藏傳佛教理論研究被納入思辨論證的邏輯軌道,使其理論走向高度理性化,精密化,其功首推因明方法論在學研實踐中的廣泛應用。
佛陀世尊,三轉佛法之輪,廣說八萬四千法,其貫穿一切法的總核心是般若法門。宣說般若法門的經典,俗稱「佛母經」,其數量在佛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地位更居眾經之首。佛說:「般若法若在世上存在,便是佛教存在,般若法不存在,就是佛教不存在」。般若法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般若經包含佛教的深廣二義,大、中、小般部洋洋數百萬言經文,其宗旨是明宣諸法性空之理(深理),暗示證悟大道的次第法門(廣法)。由此般若法門的深廣二義,在般若學的研究闡釋方面,形成了以龍樹菩薩為首的,重點闡釋般若深理法門的中觀學統和以彌勒、無著菩薩為首的,重點闡釋般若廣行法門的般若學學統。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中的,《中觀論》和《般若論》,分別介紹了上述學統的思想理論。
二、《般若論》
《般若論》是般若學概論。彌勒、無著二聖開創般若學法統以來印度本土先後出現了世親、聖解脫軍、僧解脫軍、獅子賢等一大批研究解說般若經著名學者,有二十一部般若釋論問世。代佛開示般若義理的彌勒的《現觀莊嚴論》被般若學界視為闡釋般若原理的最權威經典論著。在藏傳佛教中當作般若教課書的就是《現觀莊嚴論》及獅子的《現觀莊嚴釋難疏》。《現觀莊嚴論》高度概括了洋洋疏百萬言的內容,將般若佛母經義理概括為三智、四行、一果位法身等八品,七十義。其中前三品為知識境,中四品為證道行,後一品為證悟果。三乘佛教境、行、果知識理論框架和內容於此論中概括無遺。
三、《中觀論》
排除自性實有和現象虛無二邊,萬法處於中性狀態,故稱「中」。「中性」是佛教所揭示的萬物的終極真理,因此,中觀見是佛教智慧的最高境界。萬物的法性稱「本基中觀」,證悟中觀真理的智慧方法稱為「道中觀」,佛地的證悟境界稱為「果中觀」,揭示中觀的哲學經典理論,稱作「學說中觀」,「中觀論」屬於學說中觀。「中觀論」也稱「緣起論」,當今國外學者也稱「相對論哲學」。諸法性空之理是佛教思想的核心教理,其主要經典是般若佛母部諸經典,但這一哲學思想的進一步開掘和闡釋,並組成系統的辯證理論,功在龍樹大師。
龍樹出生年代約在西元前144年——公元56年之間。龍樹是佛教史上闡發佛教高深哲理的第一位偉大思想家,他的功在開闢中觀大道,振興大乘佛教。他一生著作頗豐,在闡發中觀哲理的主要經典,藏文翻譯的有《中觀論》、《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精研論》、《回諍論》、《中觀寶鬘論》等,共稱「六部中觀理論」。譯為漢文的還有:《中觀二十論》、《大智度論》等。龍樹的親傳弟子聖提婆著有《中觀四百頌》。龍樹聖提婆合成中觀二祖。當世和後世在對龍樹《中觀論》的研究解說方面,在印度本土曾出現兩個大的分支學派,即以佛護和月稱為代表的應成派和以清辯為代表的自續派。這兩個後起中觀學派,從表面上看只是論證方法上的區別,但在實際上對二諦義等許多問題上存在不同的見解。應成中觀思想的開端是《佛護中論釋》,但在應成中觀論證的合理化確定和整套思想體系的理論完成方面,生在公元七世紀的月稱大師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
藏傳佛教各教派,都以應成中觀為所尊正見,但在認識上各自不同。學術界共認的在藏傳佛教中準確繼承弘揚應成派中觀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被稱為「雪域解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師。因此,宗喀巴的《中觀論廣釋理海論》和《入中論釋明見論》、《大勝觀》、《了義不了義論》等都是研究應成中觀的重要資料。藏地中觀思想分新、舊兩派。宗喀巴在中觀見上排除了否定過寬的虛無主義和否定過狹的不徹底見解,闡發了契合龍樹性空妙有緣起中觀之正理,開創了藏傳佛教中觀新學。在此後的六百多年中通過各大寺院的學習研究辯論,中觀學在藏傳佛教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在五部中的中觀論的經典教材是月稱大師的《入中觀論》,參考書除了龍樹的「六部中觀理論」、提婆《中觀四百頌》、月稱《入中論自釋》、《中論明句疏》、寂天《入行論》等被稱為「應成十五座城堡」的諸論外,還有「十家教材」之稱的「索扎」、「吉尊」、「郭芒」等各種教材。
四、《俱舍論》
佛經分經藏、論藏、律藏三部。論藏是佛教知識理論部分,稱「阿毗達磨」,由大弟子舍利弗、目犍連、迦底鄢那等造的《阿毗達磨七支論》,部派佛教時期一切有部造出了根據本派觀點解說《阿毗達磨》的《大毗婆沙論十萬頌》。
佛示寂後九百年之際(西元356前後),無著、世親兄弟二人開創了大乘唯識學,他們兄弟二人對繼弘揚阿毗達磨做出了具大的貢獻。無著以大乘唯識論觀點撰寫了《阿毗達磨攝論》,稱作「上部阿毗達磨」,世親以小乘經部觀點撰寫了《阿毗達磨俱舍論》,稱作「下部阿毗達磨」,(『上部』指大乘,『下部』指小乘)上下二部阿毗達,在藏傳佛教中都有講習傳承,但在五部大論中的阿毗達磨經典教材採用的是世親的《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毗達磨」是「智慧」之意,故在漢傳佛教中《俱舍論》也譯作「聰明論」。無著與世親二論師,將一切事物歸總為五位是一致的。「五位」是:一、顯色位(物質類),二、主體心位,三、心所生情志位,四、非心非物不相應行位,五、非緣生無為法位。但在五位法的細目上數量上是不同的,如上部《阿毗達磨攝論》主張五位含「百法」,即色法11種,心法8種,心所生法51種,不相應行法24種,無為法6種。下部《阿毗達磨俱舍論》主張五位含「七十五法」,即色法11種,心法1種,心所生法46種,不相應行法14種,無為法3種。上、下二部阿毗達磨論,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上部「攝論」主「八識」說,下部「俱舍論」主「六識」說,而應成中觀,順經部自續中觀,因明論師,以及小乘經部和分別部都主張「六識」說。這也許是將《俱舍論》列為藏傳佛教五論之一的原因之一,當然《俱舍論》所涉及的知識面比《攝論》更廣、更全面這一點也無可否認。
《俱舍論》內容分為八品,即:一、分別界品;二、分別根品;三、分別世間品;四、分別業品;五、分別隨眠品;六、分別賢聖品;七、分別智品;八、分別定品。有些譯文還有分別無我品,共為九品。正如「俱舍」這個名稱的含義,它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佛教知識「寶庫」,是研究佛教必讀之書。
五、《律論》
在佛門戒、定、慧三學中戒學為其它二學的根本,有些弟子曾問佛說:「佛不在時以何為師?佛說:「我不在世時,以律為師」,並說「律儀存在,佛教便存在」。可見律儀在佛教中的地位。在三律儀中分別解脫律儀是根本。八類分別解脫律儀是從佛陀時代,經過小乘部派佛教,一脈相承,傳到大乘佛教來的。由於中間經過部派佛教的不同傳承,在戒律的條款上產生了一些差別。如比丘戒,一切有部規定253條,上座部規定227條,漢傳佛教稱250條,比丘尼戒有348條,364條等說法。
功德光的《律論本頌》是四部律經,即律分別、律本事、律雜事、律上分內容的梳理和概括。其內容大致上概括起來就是如何受戒,如何習律護戒,犯戒後如何復戒,以及於此有關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種種禮儀規定。戒律是約束自己的行為,止惡防非,息煩揚善的佛門行為準則。漢傳佛教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專門研習守持律儀的律宗,藏傳佛教沒有專門宗派。但將律學列入五部經學,很好的保持律學的學修傳承。
佛教以它特有的大慈悲,大智慧與謀求一切眾生幸福快樂的大胸懷,像太陽一樣放射著永不熄滅的光芒,在充斥著殘忍、自私和貪婪的當今世界更具凈化人心、遏制貪慾、提升道德理智的積極作用。佛教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也對各種學術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佛教的思想影響雖然遍及五洲大地,但當今世界,繼承歷史傳統,對佛教思想進行系統深入研究,並執著追求佛教的崇高理想當作人生最高價值者除了藏傳佛教,恐怕找不出第二個,因此,可以說佛教「三學五論」的學研傳承是藏傳佛教對世界學術園林增添的一花獨秀。
為了給學習研究「五論」的學術界在在資料上提供方便,本集子從歷代藏傳佛教各教派浩如煙海的「五論」研究論文和專著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論文和專著,以叢書的形式編輯出版。本書編輯以兼容百家的原則,遴選收編了不同教派和不同觀點的學術論文,這也是一種創舉。本集子作為「五論」研究資料精選本,未必十全十美,但從無到有總算邁開了歷史的一大步,這是值得大加讚賞的,故欣然命筆,為之作序推介。
——藏傳佛教「五部大論」系列叢書序言
一、《因明論》
佛教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源出於佛經《阿毗達磨論藏》,經過佛教大論師世親、陳那、法稱等人的研究著述,形成了完整的《量論》體系。在藏傳佛教五部學科中使用的法定教材是因明論師法稱大師所著《因明七論》中的《釋量論》。被佛教界稱為「世間眼」的《量論》在印、藏兩地歷代研究者眾多,對其理論奧義的闡發更是眾說紛紜,素有「因明百家」之說。研究解釋《量論》的著作,從梵文翻譯的有六十多部,歷代藏傳佛教各教派學者用藏文撰寫的論著有數百種,至今各大寺院仍有許多學習研究、著述《因明量論》的學人,保持了量學傳承的經久不衰。藏傳佛教理論研究被納入思辨論證的邏輯軌道,使其理論走向高度理性化,精密化,其功首推因明方法論在學研實踐中的廣泛應用。
佛陀世尊,三轉佛法之輪,廣說八萬四千法,其貫穿一切法的總核心是般若法門。宣說般若法門的經典,俗稱「佛母經」,其數量在佛經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地位更居眾經之首。佛說:「般若法若在世上存在,便是佛教存在,般若法不存在,就是佛教不存在」。般若法在佛法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見。般若經包含佛教的深廣二義,大、中、小般部洋洋數百萬言經文,其宗旨是明宣諸法性空之理(深理),暗示證悟大道的次第法門(廣法)。由此般若法門的深廣二義,在般若學的研究闡釋方面,形成了以龍樹菩薩為首的,重點闡釋般若深理法門的中觀學統和以彌勒、無著菩薩為首的,重點闡釋般若廣行法門的般若學學統。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中的,《中觀論》和《般若論》,分別介紹了上述學統的思想理論。
二、《般若論》
《般若論》是般若學概論。彌勒、無著二聖開創般若學法統以來印度本土先後出現了世親、聖解脫軍、僧解脫軍、獅子賢等一大批研究解說般若經著名學者,有二十一部般若釋論問世。代佛開示般若義理的彌勒的《現觀莊嚴論》被般若學界視為闡釋般若原理的最權威經典論著。在藏傳佛教中當作般若教課書的就是《現觀莊嚴論》及獅子的《現觀莊嚴釋難疏》。《現觀莊嚴論》高度概括了洋洋疏百萬言的內容,將般若佛母經義理概括為三智、四行、一果位法身等八品,七十義。其中前三品為知識境,中四品為證道行,後一品為證悟果。三乘佛教境、行、果知識理論框架和內容於此論中概括無遺。
三、《中觀論》
排除自性實有和現象虛無二邊,萬法處於中性狀態,故稱「中」。「中性」是佛教所揭示的萬物的終極真理,因此,中觀見是佛教智慧的最高境界。萬物的法性稱「本基中觀」,證悟中觀真理的智慧方法稱為「道中觀」,佛地的證悟境界稱為「果中觀」,揭示中觀的哲學經典理論,稱作「學說中觀」,「中觀論」屬於學說中觀。「中觀論」也稱「緣起論」,當今國外學者也稱「相對論哲學」。諸法性空之理是佛教思想的核心教理,其主要經典是般若佛母部諸經典,但這一哲學思想的進一步開掘和闡釋,並組成系統的辯證理論,功在龍樹大師。
龍樹出生年代約在西元前144年——公元56年之間。龍樹是佛教史上闡發佛教高深哲理的第一位偉大思想家,他的功在開闢中觀大道,振興大乘佛教。他一生著作頗豐,在闡發中觀哲理的主要經典,藏文翻譯的有《中觀論》、《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精研論》、《回諍論》、《中觀寶鬘論》等,共稱「六部中觀理論」。譯為漢文的還有:《中觀二十論》、《大智度論》等。龍樹的親傳弟子聖提婆著有《中觀四百頌》。龍樹聖提婆合成中觀二祖。當世和後世在對龍樹《中觀論》的研究解說方面,在印度本土曾出現兩個大的分支學派,即以佛護和月稱為代表的應成派和以清辯為代表的自續派。這兩個後起中觀學派,從表面上看只是論證方法上的區別,但在實際上對二諦義等許多問題上存在不同的見解。應成中觀思想的開端是《佛護中論釋》,但在應成中觀論證的合理化確定和整套思想體系的理論完成方面,生在公元七世紀的月稱大師起到了開創性的作用。
藏傳佛教各教派,都以應成中觀為所尊正見,但在認識上各自不同。學術界共認的在藏傳佛教中準確繼承弘揚應成派中觀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被稱為「雪域解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師。因此,宗喀巴的《中觀論廣釋理海論》和《入中論釋明見論》、《大勝觀》、《了義不了義論》等都是研究應成中觀的重要資料。藏地中觀思想分新、舊兩派。宗喀巴在中觀見上排除了否定過寬的虛無主義和否定過狹的不徹底見解,闡發了契合龍樹性空妙有緣起中觀之正理,開創了藏傳佛教中觀新學。在此後的六百多年中通過各大寺院的學習研究辯論,中觀學在藏傳佛教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在五部中的中觀論的經典教材是月稱大師的《入中觀論》,參考書除了龍樹的「六部中觀理論」、提婆《中觀四百頌》、月稱《入中論自釋》、《中論明句疏》、寂天《入行論》等被稱為「應成十五座城堡」的諸論外,還有「十家教材」之稱的「索扎」、「吉尊」、「郭芒」等各種教材。
四、《俱舍論》
佛經分經藏、論藏、律藏三部。論藏是佛教知識理論部分,稱「阿毗達磨」,由大弟子舍利弗、目犍連、迦底鄢那等造的《阿毗達磨七支論》,部派佛教時期一切有部造出了根據本派觀點解說《阿毗達磨》的《大毗婆沙論十萬頌》。
佛示寂後九百年之際(西元356前後),無著、世親兄弟二人開創了大乘唯識學,他們兄弟二人對繼弘揚阿毗達磨做出了具大的貢獻。無著以大乘唯識論觀點撰寫了《阿毗達磨攝論》,稱作「上部阿毗達磨」,世親以小乘經部觀點撰寫了《阿毗達磨俱舍論》,稱作「下部阿毗達磨」,(『上部』指大乘,『下部』指小乘)上下二部阿毗達,在藏傳佛教中都有講習傳承,但在五部大論中的阿毗達磨經典教材採用的是世親的《阿毗達磨俱舍論》。
「阿毗達磨」是「智慧」之意,故在漢傳佛教中《俱舍論》也譯作「聰明論」。無著與世親二論師,將一切事物歸總為五位是一致的。「五位」是:一、顯色位(物質類),二、主體心位,三、心所生情志位,四、非心非物不相應行位,五、非緣生無為法位。但在五位法的細目上數量上是不同的,如上部《阿毗達磨攝論》主張五位含「百法」,即色法11種,心法8種,心所生法51種,不相應行法24種,無為法6種。下部《阿毗達磨俱舍論》主張五位含「七十五法」,即色法11種,心法1種,心所生法46種,不相應行法14種,無為法3種。上、下二部阿毗達磨論,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上部「攝論」主「八識」說,下部「俱舍論」主「六識」說,而應成中觀,順經部自續中觀,因明論師,以及小乘經部和分別部都主張「六識」說。這也許是將《俱舍論》列為藏傳佛教五論之一的原因之一,當然《俱舍論》所涉及的知識面比《攝論》更廣、更全面這一點也無可否認。
《俱舍論》內容分為八品,即:一、分別界品;二、分別根品;三、分別世間品;四、分別業品;五、分別隨眠品;六、分別賢聖品;七、分別智品;八、分別定品。有些譯文還有分別無我品,共為九品。正如「俱舍」這個名稱的含義,它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佛教知識「寶庫」,是研究佛教必讀之書。
五、《律論》
在佛門戒、定、慧三學中戒學為其它二學的根本,有些弟子曾問佛說:「佛不在時以何為師?佛說:「我不在世時,以律為師」,並說「律儀存在,佛教便存在」。可見律儀在佛教中的地位。在三律儀中分別解脫律儀是根本。八類分別解脫律儀是從佛陀時代,經過小乘部派佛教,一脈相承,傳到大乘佛教來的。由於中間經過部派佛教的不同傳承,在戒律的條款上產生了一些差別。如比丘戒,一切有部規定253條,上座部規定227條,漢傳佛教稱250條,比丘尼戒有348條,364條等說法。
功德光的《律論本頌》是四部律經,即律分別、律本事、律雜事、律上分內容的梳理和概括。其內容大致上概括起來就是如何受戒,如何習律護戒,犯戒後如何復戒,以及於此有關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種種禮儀規定。戒律是約束自己的行為,止惡防非,息煩揚善的佛門行為準則。漢傳佛教在歷史上曾經有過專門研習守持律儀的律宗,藏傳佛教沒有專門宗派。但將律學列入五部經學,很好的保持律學的學修傳承。
佛教以它特有的大慈悲,大智慧與謀求一切眾生幸福快樂的大胸懷,像太陽一樣放射著永不熄滅的光芒,在充斥著殘忍、自私和貪婪的當今世界更具凈化人心、遏制貪慾、提升道德理智的積極作用。佛教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也對各種學術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佛教的思想影響雖然遍及五洲大地,但當今世界,繼承歷史傳統,對佛教思想進行系統深入研究,並執著追求佛教的崇高理想當作人生最高價值者除了藏傳佛教,恐怕找不出第二個,因此,可以說佛教「三學五論」的學研傳承是藏傳佛教對世界學術園林增添的一花獨秀。
為了給學習研究「五論」的學術界在在資料上提供方便,本集子從歷代藏傳佛教各教派浩如煙海的「五論」研究論文和專著中精選出具有代表性的論文和專著,以叢書的形式編輯出版。本書編輯以兼容百家的原則,遴選收編了不同教派和不同觀點的學術論文,這也是一種創舉。本集子作為「五論」研究資料精選本,未必十全十美,但從無到有總算邁開了歷史的一大步,這是值得大加讚賞的,故欣然命筆,為之作序推介。
——藏傳佛教「五部大論」系列叢書序言
文:多識仁波切
圖:印度 菩提迦耶 時輪金剛法會
攝:Sonam Zoksang
圖:印度 菩提迦耶 時輪金剛法會
攝:Sonam Zoks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