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別像乞丐的猴子一樣被人戲弄 心地正直固然很好,
但如果過於正直, 在此污濁不堪的末法時代, 就會像乞丐的猴子一般被人戲弄。 因此,把握好正直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能說會道、能言善辯固然很好, 但如果不分時間場合口無遮攔, 滔滔不絕地誇誇其談, 則會被人看穿自己的一切。 因此,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做人低調固然很好, 但如果過於低調, 那別人就無法瞭解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就如沙漠中的佛塔一般沒有任何作用。 因此,把握好高調與低調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嫉惡如仇固然很好, 但如果不控制自己的脾氣, 就會像狗一樣不分好壞亂咬人。 因此,不要輕易發怒,是我的忠告。 心地善良固然很好, 但在這個欺軟怕硬、欺善怕惡的時代, 過分善良軟弱卻會被人蔑視與欺辱。 因此,掌握好軟弱與強硬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不貪錢財固然很好, 但在這個笑貧不笑娼、 權貴的走狗卻會被奉為上賓的時代, 適當地積攢一些財物,是我的忠告。 善於理財固然很好, 但如果吝嗇成性一毛不拔, 就會眾叛親離、親朋遠離, 因此,掌握好積財與施捨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朋友眾多、交際廣泛固然很好, 但秉性惡劣的朋友卻會把自己引向邪路,害己又害人, 因此,不要亂交狐朋狗友,是我的忠告。 心性淡定固然很難, 但若過於情緒化,就會讓人厭煩。 因此,經常保持淡定的情緒,是我的忠告。 如果對信任、投靠自己的親友, 都暗中算計,強取豪奪, 像野狗一樣不知好歹,將會一事無成, 因此,作一個誠心、值得信賴的人,是我的忠告。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一張嘴巴吐出兩根舌頭,就像毒蛇一樣可惡。 因此,人前人後都不要說得太多,是我的忠告。 當得意時淡然;當失意時泰然。 獨立自主,是我的忠告。
0 Comments
末法時代魚龍混雜,藏地、漢地的騙子裝成上師、活佛、主持、師父在中國大肆行騙,政府的置若罔聞,再加上網絡上的各種宣傳,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了,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和你們有直接的關係,自己不經觀察就隨便的依止邪魔外道做為上師、師父,給錢供養他們,你們都有眼睛和耳朵,況且學了那麼長時間如何觀察依止上師,還是一不小心就讓騙子騙了那麼多錢,學習不是給別人學的,更不是學在表面,不過好在佛法上沒有被騙,財產被騙的話問題還不是很大。 我再和大家仔細的講一下現在的騙子裝成法王、活佛、仁波切、堪布、格西、上師、主持、師父的事情(騙子會用這些名號),我知道說這樣的話自己有罪過,但是我不怕,為了你們,為了佛法,我的發心是清淨沒有污染的。 在這個世界上能稱的上“法王”名號的人最多兩、三個,法王不是隨便亂叫的,如果某個人被稱為法王你們一定要仔細再仔細的研究,還有人說是法王的心子,是法王的根本弟子,這些都是騙人的,如果這個人真是法王的心子那他也一定不會說的。 釋迦摩尼佛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講過,“我寫的法你們一定要研究”,這個我們的傳承上師已經幫我們研究過了,現在需要知道的是釋迦摩尼傳講的佛法圓滿無礙,可是一些邪魔外道裝成出家人來誤導眾生,讓很多人認為佛法不清淨,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假上師不管去哪裡,都只會服務那些有錢的弟子,沒有錢他們根本就瞧不起,只要弟子有錢,做什麼都可以,而且他們知道現在的人心裡想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會順著弟子的心意投其所好,輕而易舉的騙了很多錢,甚至為了錢可以把這些不如法的行為做成光盤、書籍、視頻散發出去,給佛教帶來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這些騙子大部分以前都是在政府工作的,他們會漢語,退休了以後就跑到漢地行騙,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是出家人;還有一些是出家以後又還俗,因為做了很多可怕的事情,被學院開除,整天沒事做就去賭博,賭輸了沒錢還,想到去漢地行騙是來錢最快的方法,又跑去漢地騙人,雖然被學院開除了但是房子還在,他只能趁學院開法會人最多的時候偷偷的回來告訴弟子,他在學院有房子在學院常住,如果平時來學院的話很多師兄還有管家就會認出他,不可能再讓他進學院,被學院開除以後,他們沒有別的地方去,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在城市裡,大家想一想,如果是真正的上師那裡有那麼多的時間呆在城市不回學院? 還有一些年輕的上師或是小的活佛,大部分也是騙人的,他們不可能這麼早就學完所有的佛教論典,除了認識錢之外,在佛法上什麼都不會。 包括現在藏地有些老百姓因為很窮也會幫著騙子一起騙人,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掙到一、兩百塊錢,這對他們來說是很不錯的收入,甚至有些寺院也是騙人的,有的寺院特別窮,就靠賣法座為生(法座指法師講法的坐席),只要給錢就可以坐在法座上,一次兩萬、三萬、五萬、十萬的都有,這要看寺院的規模,當弟子來看他們的時候,馬上安排漂亮女孩唱歌跳舞的列隊歡迎,手裡的哈達都是騙子自己買的,接著這些所謂的上師、活佛就出來裝一下,像拍電影一樣,現在的騙子裝模作樣欺誘的方法很高明,冒充聖者騙人的現象到處都是,如果你沒有聞思不懂佛法,根本就分辨不出來,弟子當中有很多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現在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必須講清楚,大家務必重視起來。 釋迦摩尼佛早就已講過這個事情,末法時代人們無知愚癡,真假上師不會分辨,有些人只看這個人的名氣有多大或者是跟隨他的弟子很多,就自以為是的認為一定是真正的上師。 根登群佩仁波切以前講過:“沒有理由的假話都相信,尋找道理的真言都誹謗,盲目崇拜的人們很無賴,這是沒有量學可抉擇的。” 如果是真正的上師最起碼也要具足相信因果的心、還有保持戒律的清淨,大乘佛法或是密法的上師還要具備廣文博學、通曉經典、顯密通達的資格,真正的上師會帶著你們去解脫的路。那些假的上師只認識錢,根本不會去考慮做了這樣的事情以後會有什麼果報,自己的戒律不清淨娶了那麼多老婆,還美其名曰:“空行母”,表面上裝成出家人,可從來沒有拜過佛,沒有在正規的佛學院學習過,更別說懂得佛法上的竅訣、傳承、灌頂了。 法王如意寶寫過:“你們自以為是修行者的僧人們,若是沒有戒定慧三學這個基礎,受用太多的供養和三寶的財、物品,來世會以自身肉血代價來還債的哦!”。 接觸東方宗教特別是佛教的人,會常常聽到對某個人是“得道高僧、有道之人”的讚揚。但對於甚麼是“道”,如何才是有道之人,則未必很瞭解了。也有很多人認為可以預知未來、能夠上天入地、擁有呼風喚雨能力的人就是有道之人,那些異於常人的神秘能力則是“道”。其實不然,佛教對“道”及“有道之人”有精確的解說和定義。
我們先談談佛教對於“道”的闡釋,瞭解了道,自然就明白有道之人。 首先,道是甚麼? 顧名思義,道是道路的意思,但佛教的道是心靈之道,是心靈的發展歷程。佛教給予的定義是,在解脫輪回的強烈願望下的正面心智。這個定義鎖定了兩點——必須具有強烈的解脫輪回的願望,即出離心;以及這種願望下的正面心智,譬如出離心攝持下的信念、慈悲等等。 通常在佛教典籍中,把道叫做出離心攝持下的現觀。現觀是當下觀照的意思,但能觀照的就是心智,所以現觀跟心智是同義。由此可知,那些神異能力並非是道的標準,如果不具備出離心攝持下的現觀智慧,是無法被佛教稱為“有道之人”的。當然,道有深淺,有道之人也有層次之分。但最起碼能稱為有道之人,則必須具備前述兩點。 其次,道的種類。 從解脫目標來說,有三種道,即聲聞道、緣覺道和菩薩道。前兩者也稱為小乘道,菩薩道是大乘道。 從道的層次來說,有五道,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資糧道的智慧,必須通過語言文字才能呈現,所以叫“法現觀”;加行道的智慧則要超勝一些,可以撇開語言文字的拐杖,直觀其義,所以叫“義現觀”。這兩種道的智慧仍然還屬於分別概念層次的智慧,無法主客觀融合,因此,還都屬於概念上的智慧。而在見道,智慧直接體驗真理,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義如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屬於直覺智慧,所以叫“諦現觀”,意思是直接與真理契合。五道中的見道、修道和無學道都屬於四諦中的道諦,因為資糧道和加行道還沒有直接契入真理的現觀直覺智慧,所以不是道諦之道了。 另外,佛教還有三士道的分法,即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中上士道分別對應小乘道和大乘道。下士道嚴格來說並不屬於道,因為下士道沒有強烈解脫輪回意願。 再次,道的不同名稱。 在佛教的有關講解地道的典籍中,羅列了諸如乘、現觀、智慧、般若等不同名詞,意思跟道並沒有差別,都是一義異名。這裡特別要說的是,佛教講的三乘佛法的“乘”,也是指這種出離心攝持下的心靈智慧。看自己是哪乘的人,要看自己具有哪乘的道。如果有強烈的解脫意願下的智慧,就是小乘道,如果在強烈解脫意願外再加上幫助一切眾生都解脫的菩提心,這種心靈智慧就是大乘了。 最後,有道之人的界限。 最初的有道之人,必須具備出離心攝持下的心智,那麼就被稱為入資糧道者,即可以稱為“有道之人”了,在這之後一直到最後的無學道,都可以被稱為有道之人,但後後的層次要高於前前。見道後的人,則被稱為有道之人中的聖人,見道前的人只是算有道之人中的賢人。 多識仁波切曾經說過:不要說具有直接體驗真理智慧的見道之人——聖人在當今難以尋覓,即使有道之人中的賢人,也並不多見。那些雖然不是有道之人,但卻道德高尚、心存悲憫、學有傳承的人,也值得我們跟隨學習。 宗喀巴大師住世的時候,有很多教派的祖師都來向他請教,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修行開始應該修甚麼?是修觀想上師,還是修觀想皈依? ”
大師回答:“不是這些,是應先觀察自己的心,先看你的心在想甚麼,如果你的心具有菩提心的功德,修菩提心是最好的; 如果沒有,或是你有善業也很好;如果沒有善業而是與煩惱相應,一旦生起煩惱惡心,就要趕快想辦法,在能了知的狀況下把它轉為無記性,等善心生起後,再繼續做下面的修行,是這樣的一個次第。” 水混著沙一定很混濁,應該等它沈澱之後再喝,就可以喝到清澈的水,就像這個比喻,要先把心轉為善心後,再去修法。正如宗大師開示: 傳承是真法口耳相傳,一脈相承,從未間斷的法脈傳遞系統。傳承主要有戒脈傳承、經學傳承、灌頂隨許傳承等。
經學傳承又分經論閱讀傳承和講解傳承。如《菩提道次第廣(略)論》有三個經學傳承:一是世尊、文殊、龍樹一脈相傳的深密正見傳承;二是世尊、彌勒、無著一脈相傳的廣大菩薩行傳承;三是持金剛、文殊、大勇金剛一脈相傳的修習加持傳承。這三個純正無瑕的菩提道經學傳承傳到了宗喀巴大師這裡,大師將以上三個法流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寫出了曠世之作《菩提道次第廣(略)論》。 傳承必須是口耳相傳,不能用文書相傳,也不能由不具備傳授資格的他人代替。 傳授戒律的戒師,必須是戒行清淨,具備戒體的僧人。有破戒行為的人沒有傳戒的資格。 灌頂上師除具備從持金剛以下代代具德上師傳承未斷的法脈外,還要具備修持實踐和做金剛上師的“雙十”條件。 經典閱讀、講解,也有嚴格的師傳,不能望文生義,任意理解,隨意發揮。否則,就成世俗見解,不成其為深奧的佛法。 黃財神贊巴拉 財神是主財富的法門。 有個漢傳佛教僧人曾經問我:“僧人不能貪戀財物,為甚麼要修這個法?”我回答說:“你說的是對的,僧人不能貪財,不能有貪心,但是僧人也要生活,僧人起碼的衣食條件要解決,在這種情況下,沒有財富怎麼生存呢?在這個世界上,起碼的生存條件需要解決。而且建寺弘法,也需要財富。” 在藏地,也不乏很多生活艱苦而無瑕修法者,他們有的就修習贊巴拉法門。從前有位大師要修拉薩的一個寺院,但卻沒有施主和財物,於是他就修贊巴拉法。在一尊泥塑的大贊巴拉像前修習。修了幾個月的贊巴拉法以後,卻甚麼福報也沒有得到。他便心生不悅,拿著金剛杵在泥塑贊巴拉的肚子上就一下子打了個窟窿,說:“修你的法門根本沒有好處。”但這時,他驚奇地發現,從贊巴拉被打穿的腹部汩汩地流出了金水,這一地的金水凝固後全部變成了黃金。於是他就用這些黃金把寺院修起來了。這個法就是這樣殊勝的。 一般贊巴拉分有五種:白贊巴拉、黃贊巴拉、黑贊巴拉等。因為黃色屬於增長這一類,代表財富的增長,不但能生財而且還能增長。黑贊巴拉的儀軌中說,相對比較貧窮的人修習黑贊巴拉比較好,因為黑贊巴拉他所發的願,就是幫助那些最窮的人,所以最窮的人修黑贊巴拉比較殊勝。
由於贊巴拉身上總有火在燃燒,炎熱難耐,贊巴拉曾在佛前發過誓:誰能給他獻一些水,他就賜給福報財富,因此,我們通常把銅鑄的贊巴拉像放在碟子內,上面用水澆灌並念咒修法。我想以後可設計一種贊巴拉佛像在水盆內,周圍用水管作噴泉,將水從贊巴拉佛像的頭上噴下去,這樣最好,寺院裡一般都是在贊巴拉佛像上澆水。 在經過開光加持的贊巴拉像前,供獻淨水(泉水最好),可以在大盆中敬獻,也可以用小淨水碗每天獻一些,一般用大一些的玻璃盆,淨水三天一換最好,有困難一周換一次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定。再就是獻鮮花(沒有臭味,無毒的鮮花)、香(熏香或各種各樣的香水)、燈燭(電燈或酥油燈)、點心、糖果、水果這類食品,不能有葷腥,一般是乾淨的素點心,沒有吃過的才能敬獻。十天八天換一次也可以,供好以後念咒三遍,進行加持,以去掉供品上不乾淨的東西,如臟的病氣等,並可以消毒,另外經過三密咒加持後可以變成甘露。 常供或每月初一、初八、十五上供,必見效應,若供不了其他的,只獻水也可以,但供水絕不能斷。淨水獻完了以後,最好自己喝了,不能隨便亂倒,也不能用來洗東西,獻過的水不能再獻第二次。 修財神法的戒律就是除了佛家的十善戒外,有錢多做善事,救苦濟貧,不能做不義之事、損人利己之事,否則雖財運亨通也難保長遠,難保久安。這就是修持贊巴拉等財神法的戒律,因為他也是佛教護法,如果做了不義之事、損人利己的事的話,雖然你有了財富,也會招來許多麻煩,財運亨通也難保久安,所以德行是非常重要的。多做佛事,多做善事,就是說得來的財寶應該花在應該花的地方,應該做一些慈善的事情。特別是修佛的人,善戒是非常重要的,要慈悲,做買賣的話需要講信譽、講公道,這是起碼的商業道德,這是非常重要的,不然的話,即使修贊巴拉等財神法也不起作用,因為這是佛法,這是非常重要的。 出處:《大手印之鑰》多識仁波切著; 發行:聖地文化出版 佛教修證成就從總的方面講,就是戒、定、慧的修證成就。 “戒”的修證成就是戒惡行善的行為。戒惡就是戒除自己污染清淨心性的貪心、嗔恨心、無明心、傲慢心、懷疑心、不相信善惡報應之類的邪見等惡行惡習氣;行善就是以慈悲心、利眾心為基礎的無私無我的利眾善行。 “定”的修證成就是心情平靜,排除散亂思想,不受喜怒哀樂情緒的干擾驅動,應用自如。 “慧”的修證成就是,獲得無分別的直覺自然功用,智慧如日當空,光明普照。 佛教修行成就主要看戒、定、慧的修證成就。 普通的學佛弟子學佛有無成就,就看思想、行為符合不符合戒惡行善的原則,能不能在利害得失面前表現出超然解脫的姿態,能不能做到誠實和言行一致等等。
至於五眼六通之類,只是定、慧的一種境界標誌,不是學佛追求的目標。 若無菩提心,神通再大也進入不了菩薩乘之門。若無真誠皈依的信念,雖有神通,也無法超越世間有限神通的範圍,改變不了下墮惡道的命運。 神通如泥像鍍金,只是表面的富麗堂皇;菩提心如純金,做成任何形狀,都不會失去黃金的價值。 佛教起信的基礎是信念和智慧。龍樹菩薩在《致國王書》中說:“入道之法簡言之,就是信念與智慧,有信能使歸向法,有智能夠見真理,二者之中智為主,先決條件是信念。”這裡說得很清楚,有信念能使歸向佛法,有智慧才能夠明見真理。
這“信”字有三重含義:一是真心喜愛,二是堅信不疑,三是堅定追求。即對所信對象產生興趣,真心喜愛,並堅信其所產生的作用,進而執著追求。這必須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因此說“智為主”。龍樹還在這本書中指出:“以貪心歸趨,嗔恨心歸趨,恐懼心歸趨,無明心歸趨都是不合正法的歸趨。正信歸趨是建立在正確認識基礎上的符合理性的信歸。” 這是佛教不同於迷信的根本標誌。 佛教涉及的知識範圍和宇宙萬物存在量相等,故稱佛為“正等覺”、“遍知者”。但作為起信皈依的思想基礎,必須認識宇宙萬物無常和生命輪回之苦的本質。“無常”是指“諸法無常”,即萬事萬物瞬息萬變、興衰不定、即生即滅的運動變化規律。有情生命的可悲之處就是生死輪回之苦和生命短暫無常之苦。 由於這種人生短暫,生命脆弱,禍福不定,興衰相伴的無常原因,人世苦苦追求的一切榮華富貴,都變得毫無意義。認識到這種情況的具有理智的人,為了擺脫這種危機四伏的人生困境,必然會尋找出路,當認識到佛法對世界萬物和人生的認識及其解決辦法的合理性和優越性時,就會自然地皈依佛教。因此說:“起信的根本是智慧,動力是信念。” 入佛門的第一大法是皈依法。三寶皈依法是三乘佛教的入門法,也是包羅萬象、一有俱有、一無俱無的根本法。三乘佛法,歸納成一句話,就是“皈依三寶”。
但這個“皈依”並不是初入佛門的人們所理解的那種粗淺意義上的皈依,而是指佛法所包括的本源、道路、目標等在內的深層次意義上的思想信念的皈依。所以許多藏傳佛教大師曾說:“佛教從入教、發心到成佛的整個過程都是皈依。” 真正皈依的標準是:誠信三寶,歸靠求助三寶,一切思想言行符合佛法的要求,以佛為導師,以聖潔的僧眾為修行的榜樣。 “死”是分段生命的死亡。有生就有死,這是無法改變的生命規律,既然有生,也就有死。佛教對待生死,抱有一種正確的、積極的態度,既不是知生命短暫而悲觀失望,消極等待,也不像其他宗教那樣把死亡看做解脫苦難的機會和進入天堂的機會而盲目樂觀,或採取愚蠢的自殺行動。
“死”是人的生命結束,離別家庭親人,放棄一生所有東西的可怕的結果。沒有一個人不怕死亡。說不怕死只是一種無可奈何的自我安慰。 佛祖教導人們認識生、老、病、死、苦,立志擺脫生死輪回,積極戰勝死魔。在未能擺脫生死,因業力取得人身時,要懂得得到人身不易,生命短促無常,要懂得珍惜。以人生無常為動力,積極向上,多做利己利人之事,勿做損人利己的缺德事,臨終時沒有惡業的沈重包袱,沒有內疚,輕鬆愉快,順其自然地閉上眼睛,這是一般人的死法。 修行的人,可分三等:下等修行人,戒惡行善,誦經念咒,淨化業障,臨終前不得重病,不受重苦,可以安然地死去;中等修行人,行善積德,修習禪定勝觀,死時入定坐化,化骨出現舍利等;上等修行人,修習夢瑜伽,死亡中陰瑜伽等,將死亡和證道相結合,生前死後,出現異乎尋常的各種奇異徵兆,以示成就。 這只是粗略的分類,細分修行人死亡,可分三等九類。 總的來說,修行人死亡沒有痛苦和恐懼的感受和表現,可以得到善終善逝。而且,苦樂都是精神上的感受,思想精神上如果能夠正確對待,就可以減輕死亡的恐懼和痛苦。 |
佛學日誌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文章分類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