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初衷是為了心的滿足與幸福,靈魂有時也會在追逐中疲憊,人一旦疲憊,情緒就會導致心理的失衡。那麼辛苦的穿梭於鋼筋混凝土之間,到底為的是甚麼?
當有 一天靜靜內省,感受著自己當下的幸福和快樂。才發現,對物質的慾望是永無止盡的。如果貪著太多,容易不擇手段,誤入歧途,所以要學會適可而止。
0 Comments
每一個走進你生命的人,都不是偶然。
緣分,並非是簡單的上天安排,而是一種個性上的吸引力。人人都是一方神秘的磁場,吸引著類似氣質的同伴。遇到甚麼樣的人,也側面印證著你是甚麼樣的人。 有人抱怨"為何總遇不到靠譜的人?"的確,這個問題是該好好問問自己。 人與人之間,就是一種緣分;心與心之間,就是一種交流;愛與愛之間,就是一種感情;情與情之間,就是一顆真心;錯與錯之間,就是一個原諒,人生就是這樣一種交往。
人人都有自尊,人人都有苦衷,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做法、活法。理念不同,做法不同,活法就不同,不要去改變別人,做好自己就好! 是柴米油鹽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歸的奔波;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的遺憾;是行至水窮盡,坐看雲起時的峰迴路轉;是靈魂經歷傷痛後的微笑怒放;是挫折坎坷被晾曬後的堅強;是走遍千山萬水後,回眸一笑的灑脫。
時光,濃淡相宜;人心,遠近相安,生命的美在於平和,生活的美在於平淡。 祝大家新春快樂!扎西德勒! 今年的藏曆新年是大年初二,就是2月9日。藏曆年或者農曆年本來是源自元曆。從元朝開始的,一開始的譯法是“霍爾達”,是蒙古人的意思。
春節是漢族的習慣,漢文化中是按照虎月開始的,也就是正月是虎月,這個和藏曆年是一樣的。藏曆新年和農曆的春節本來是一樣的,因為公曆是太陽行走12宮,有12個月,一共是365天。 藏曆或農曆年是按照月亮的圓缺來計算的,這樣下來,12個月有大月和小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這樣算下來每年的日期大概是360天左右。因為月亮的圓缺不同,農曆和現在的藏曆算下來現在的一年是371天左右,平常計算的話是12個月,每年多出10天,這10天都用閏月來處理。平年的時候多出10天左右,這10天加在一起就是閏月。藏曆和農曆差別在哪,以前是一樣的,就是後來元朝的。據藏族著名天文學家三智教授說,藏曆和農曆的差別主要是時間差,若干年之後,農曆年就是加了修正值,藏曆年不加修正值,過了幾十年或幾百年之後就有了差別。 但並不是藏區所有地方都過藏曆年。過去歷史上,西藏(前後藏)和康巴地區過藏曆年。但是安多地區:甘肅、青海的藏區和四川的阿壩的藏區都是過農曆年。春節期間,主要是藏傳佛教的祈願大法會,藏曆年按照藏曆算。安多地區各個寺院都按農曆來算。春節也是依照農曆來過,現在有些地方也仿造西藏過藏曆年,但安多地區的藏區主要是過農曆年,不過藏曆年。現在有些地方舉行藏曆年活動,但是實際上農曆年的一切宗教活動都是按照農曆年舉行。 這就是藏曆年和農曆年的差別。 持邪見的人,由於前世所造惡業之故,他的思惟是逆反的。你說是,他偏認為不是;你說不是,他又偏認為是。最可怕的就是這種逆反思惟的人,因為你沒辦法救他。
再殊勝的師父,講再好的佛法,對弟子能否饒益,取決於弟子是否把心打開。只要你把心打開,那麼有道理的,你自然就會接受;沒道理的,你也能分辨出是非。但是一旦你的心門關閉,師父說一萬個道理,你一個也聽不進去;你有一萬個錯誤,你都不認為是錯的,這是導致走向錯誤、墮落的最可怕的心態。所以說,十惡當中最可怕的就是邪見。 所謂邪見,就是不相信佛法,否認前世與後世、善惡業果和苦集滅道等道理。如果你一旦產生了邪見,那就沒救了。其它的惡業,比如佛經中說央掘摩羅殺了九百九十九個人,最後通過懺悔和修行,還是得到了不退轉果位。但是如果有了邪見,儘管你沒有殺過人,沒有害過人,沒有做過任何壞事,你也不會得到任何利益的。為甚麼呢?因為你的心門緊鎖,根本就不去觀察別人說的有沒有道理。 所以,佛陀一再地強調,邪見乃是惡業當中最可怕的惡業。一旦起了邪見之後,就像大海起了火,根本沒辦法撲滅它。持邪見者,就連佛陀也無法救度於他。 十惡業分別是:殺生、不與取(偷盜)、欲邪行(邪淫)、妄語(撒謊)、離間語、粗惡語(罵人)、綺語(講廢話)、貪婪心、嗔恚心(生氣)、邪見。 行惡業必得惡果。如果輕視業果,就連那些大菩薩也照樣會在惡趣中受生。重大的不善業感生地獄;中等不善業感生餓鬼;微小不善業感生畜生。例如殺生,不但使我們受生在地獄中,有朝一日脫離地獄後,該殺生業還會使我們短壽、多病,飲食、藥物等效用微弱,且最可怕的是從小便以殺生為樂,繼續把我們不斷地引向地獄。所以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切記切記! 有很多人自以為是弟子,其實他們不算是,他們真實的身份(不自覺)是: 1、活佛的粉絲會員俱樂部。不怎麼學法修法,但盲目迷上師,整天要膩著師父,常會爭風吃醋。法會時,他們也不好好聽,跑來跑去拍照。這種女的較多。 2、施主 。雖可能自以為是弟子,但實際上如施主關係,師父們對這些是客客氣氣的。他們有時還會不自覺間說話像是師父的老闆。這種男的多。 3、朋友。師父們人好,他們就把師父當朋友,而不再像師徒了,還以為這樣很正常。 4、西藏迷。身上掛10條念珠(每天還是不同的10條!),在家喝酥油茶吃摩摩,想吐~但還假裝很喜歡,穿的漢不漢、藏不藏的,家裡搞的像座廟,開口閉口是“扎西德勒”(其實也不懂藏語)。法,倒沒見他們怎樣修。 5、好奇者。不是真學的,就是好奇而已。 6、自命不凡者。總會以為自己很特別,自己的小孩全都是靈童,師父說的話他們會不自覺間歪曲,以為師父說他很特別。人瘋時,總會聽到自己想聽到的話的(不論對方說甚麼)。這種大陸特多。 7、聯誼會會員 。他們來佛教中心聽法,是為了有一班朋友常聚會交際,為的是被人認同和社交生活,並不真想學。這種海外特多,我去好幾次看到氣氛就如“海外華人聯誼會”似的,變的沒人真的在學佛。 8、討便宜者。沒病沒事永不來,來時一定是問事,把師父當江湖相士。 9、收集法如收集郵票者。來就是求法,平時當師父是陌生人。給了他們也不修的。 10、收債人。總認為師父欠了他甚麼似的,不給他所要的就是“不慈悲”,也不懂感恩,要甚麼就逼師父給。利用了師父們的善良。 這樣的心態,一但有了,自己也不自覺的,很難回頭,往往跟了多年還沒甚麼進步。偏偏漢人內很多這類人,我們看大家都如此,也以為很正常,不知錯。不要以為他們是“壞人”啊!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修的很好。他們也不想的,很多時是氣氛和圈子影響使他們變這樣的。 我以前很看不起這些人,後來,師父有次說“你怎知道你前生不是當了很多輩這種人,才得到今天的因緣呢?”我很慚愧,後來對他們都很好了。 看來,就連我們自以為沒這些病態的人,也會有另一類的“我是已開竅者”的心態而不自知,這也不妙! 網路轉載
《入菩薩行》的第一章裡,寂天談到一個人發菩提心所產生的價值和好處,發菩提心即誓願為利益眾生而證悟佛性。他說道:
我要向懷有神聖珍貴心靈者, 深深地頂禮致敬, 我要皈依那喜悅泉源之中, 他為眾生帶來幸福連敵人也不例外。 寂天在這首詩中說,由於利他之心能夠發展成利益眾生的無限大能,因此,但凡能生起利他之心的人,就必然是位真正值得吾人景仰尊崇的對象。因為,內心生起無限利他之心,不只是個人世界喜悅和幸福的泉源,更能利益無數蒼生,凡是有緣能與此人相遇親澤之人,即使是十惡不赦之徒,都會在生命中受到極大震撼而改變一生。即使某人犯下罪業或與別人產生惡緣而引起現世惡果,但只要到最後能有幸接近這種心懷利益眾生大願的人,那麼他的未來仍能被導向積極光明的結果。這就是無限利他主義的強大力量。 這個無限利他主義的真正基石是“慈悲”。正因如此,月稱並不像一般經書的作者那樣,在作品起首處先向佛陀或某位觀修的本尊致敬,他在《入中論》中先向慈悲心致敬,並指出保有慈悲心的重要性。就初學者而言,慈悲的價值不容忽視。 當一個人走上靈修之路時,那就決不能低估慈悲的價值和重要性。即使已臻了悟佛性的正果悟境,慈悲仍有其重要性與價值。從然世界上各大宗教有不同的法門來教導慈悲信念,有不同的教義讓世人明白抱持慈悲態度的重要性,但它們都強調慈悲是積聚福德的靈修基礎。它的存在非常重要。 所謂的慈悲心,可約略定為:非暴力、不具傷害性或侵略性的心態。因為有這層特性,因此存在著將慈悲與執著或親密兩者互相混淆的危險。 所以我們發現有兩種類型的愛或慈悲。其中一種是建立在執著心或是沾染執著色彩的慈悲或愛。這類的愛或慈悲以及親密感,是相當偏頗又有偏見的,因為其立基點是出於對某個對象的感情或執迷。另一方面來說,真正的慈悲是不受此類執著束縛的。那是由於真正的慈悲心並非出於某人是我的朋友、摯愛,或是有關係的人。真正的慈悲心懷是奠基於理性的考量,那就是相信眾生都像自己一樣,有與生俱來的離苦得樂慾望;他們也跟我一樣有權利去實踐這份基本願望。我們是在對這份眾生平等及共同性有所認知的基礎上,由內心展出眾生一體的親密感,基於這份同體感,一個人才產生了愛和慈悲之心。這才是真正的慈悲。 另外,很明顯地,一個人的心智或智慧發展層次,也對一個人拓展慈悲心胸懷的深廣程度,產生輔助性影響。在佛教里,對慈悲的討論共分成三種主要類型。第一種是不受智慧因素影響的慈悲;第二種慈悲心,則加上對有情眾生的短暫本質(即無常本質)深刻的徹悟;第三種慈悲心稱為“無相慈悲”,這是擁有完全了悟實相終極本質之智慧後,所產生的慈悲心。到達此悟境的人,能夠看清人類本質中的空性,而這份知見便強化其對眾生的悲憫胸懷。雖然這種真正的慈悲心和無限利他的胸懷,需要經由有意識的修練和發展才能陶養而得,得實則每個人都擁有發展菩提心的潛質。 我不但相信眾生都與生俱備著發展慈悲心的潛能和基礎,也認為人類本性是“柔軟心”不僅人類本質如此,我覺得天下有情眾生皆是如此。我的這個信念還有其他立基點。例如說,如果我們審視一下人類由幼小到老年之間的存在形態,就會發現自己的生命是多麼地受到相濡以沫的感情滋養:當我們被他人所愛時,內心是如何地受到影響。此外,當我們自己產生情愫時,它又如何自然地影響著內心世界。情感因素不僅會深深影響內心的運作,使我們的行為更健全、更有情義,它甚至會影響到一個人的健康和身體上的安危福祉等等。我們同時也須注意到情感出現負面情況時對健康的耗損甚巨。基於上述的理由,我認為我們可以論斷人類的本性是柔軟的。如果情況真是如此,那我們努力地嘗試依循自己柔軟的本性來過生活,應該是件相當合理的事情。 然而,證諸現實生活,我們卻發現不僅是自己內心世界中,甚至在家庭與他人的互動,甚至在社會、國家,甚至或全球性的層面上,到處都有衝突和緊張關係的出現,而這些現象又該如何解釋呢?? 我認為造成這些衝突紛擾的原因之一,是在於人類的想像能力,或者換個說法,人類的智能。而要克服這些衝突的方法和手段也是業自於我們的智能,因此人的智能猶如兩面刀,它既能帶來衝突,又能克服矛盾;所以在使用智能時,有項重要因素必須考量,那就是人類的慈悲心。我想若審視真相時,就會清楚看見,克服衝突的最佳之道,就是要有和解的精神,甚至面對自我衝突時亦然。而這份精神的源起與慈悲心有極大關係。 慈悲的特性之一即尊重他人權利及看法,這是彼此和解的基礎。我相信當人們的和解能力立足於慈悲心的時候,雙方內心深處其實會有法則運作,但當事人卻不見得能清楚察覺此律則之存在。於是乎,因為人們本質是柔軟的,所以不論經歷了多少暴力和悲慘之事,最終的解決之道還是會再回到訴諸基本感覺的方式,也就是回歸人類的情感。所以人類情感或慈悲心不只屬於宗教範疇,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質素。 有了這層認識之後,再省視修練安忍心這件事,就會發現真是件值得做的事。無論多麼困難,修行安忍功夫都是值得踏上的靈修之路。 網路轉載:唐卡藏文化佛教 這些年來藏傳佛教弘法非常的廣大,世界各地都有藏傳佛教的高僧、寺院、禪修中心等等,現在密法也非常受歡迎,許多人喜歡學密法,認為密法成就快。但對於剛接觸藏傳佛教和密法的人來說,對一些問題認識比較混淆。
1.認為藏傳佛教就是密法。 許多人聽到藏傳佛教就聯想到密法,並把藏傳佛教等同於密法,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佛法分為小乘、大乘和金剛乘,密法是指金剛乘,而大乘和小乘又可以並稱為顯宗,因此佛教又可分類為顯宗和密宗。藏傳佛教以密法而聞名,這是因為在藏地,修行者普遍修行密法而取得較高的成就,但不能把藏傳佛教等同於密法,藏傳佛教不論是哪一個教派,都有顯宗及密宗的完整的理論和修持方法。它的教義原則是“外修聲聞戒”,“內修菩薩戒”、“密修金剛乘”。藏傳佛教學習和修證的處所分為講道院和修道院兩種,也有綜合者。藏傳的寺院都有規定學制。並建立一套從顯到密完整的聞、思、修程序,我們格魯派更是強調先顯後密、顯密圓融,所以我們要正確理解藏傳佛教。 2.認為皈依了上師就是學密法。 上師為古代印度人或一般修行者對其師之尊稱。藏傳佛教對具有品德高尚、堪為世人軌範者之尊稱上師,上師是無上尊貴老師的意思,是善知識的意思。有的人認為皈依上師後,上師所傳的法都是密法,自己修的法也是密法,但又知道密法對於修行者的要求很高,戒律很嚴格,如果不能做到,自己會有危險,所以有些擔心、害怕。這種觀點是不正確的,皈依是進入佛門的標誌,皈依了上師,是說明進入了佛門,成為了一個佛教徒,皈依上師後是要跟隨上師修學佛法,這時是僅取得了一個佛教徒的資格,上師給其傳的法也是基礎的佛教,不是密法,密法是以灌頂為標誌的,只有當弟子各方面的條件具備時,上師認為符合密法規定弟子的要求,才會進行灌頂,傳密法。剛入佛門,修四加行,是修學密法的基礎和準備,並不是說四加行就是密法。 3.顯宗基礎沒有打好,直接修密。 密宗之所以成就快,是因為在出離心、菩提心、性空正見的基礎上進行修行的,密法有很多更方便,更快捷的方法能夠迅速積累福報資糧。修學密法必須建立在顯宗的基礎上,宗喀巴大師說過,光修顯宗,雖然慢一些,時間長一些,但可以成佛,但不經過顯宗,光修密宗是無法成佛的。修密的弟子是寶藏,是法器,各方面的條件都很嚴格,如果自己的條件沒有達到就修密,確實很危險,不但弟子危險,上師也一樣有責任。小乘佛法的戒行和大乘顯宗的慈悲的善行是修行密法的基礎,也是修行密法成功的必然條件,正如大威德羅扎大成就師所言:“若無慈悲和正見,只念烈性咒語,死後會變成邪惡的精靈。” |
佛學日誌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文章分類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