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天天藏曆

7/15/2015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今天是2015年7月15日、星期三、藏曆木羊年5月29日,日子中、忌:超荐法事 འབྱུང་འཕྲོད་ཆུ་རླུང་~རླུང་གཉིས། ཚེས་ཆ་འབྲིང་། བུམ་སྟོང་ནུབ། ཤིད་སྟོན་མི་བྱ།



0 Comments

佛教四大哲學體系  多識仁波切

7/14/2015

0 Comments

 
Picture
     在佛教四大哲學體系中,小乘毗婆沙和經部遵照佛陀的五蘊、十二處、十八界的開示只承認六識,不承認八識,見《毗婆沙論》、《俱舍論》等。

     大乘中觀宗根據《般若部》諸經只承認六識說。唯有大乘唯識宗承認八識。


Read More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7/11/2015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今天是2015年7月12日、星期日、藏曆木羊年5月26日,日子中、不宜破土動工 འབྱུང་འཕྲོད་མེ་གཉིས། ཚེས་ཆ་འབྲིང ། བུམ་སྟོང་ནུབ། མཁར་ལས་སྤང་།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7/10/2015

0 Comments

 
‪#‎天天藏曆‬# 
今天是2015年7月11日、星期六、藏曆木羊年5月25日,日子中、忌 喜筵 ‪#‎此起為大雨期‬# འབྱུང་འཕྲོད་ས་མེ~ས་རླུང་། ཚེས་ཆ་ལེགས།བུམ་སྟོང་ནུབ། ཤིད་སྟོན་སྤང་། ‪#‎འདི‬་ནས་ཆར་དུས་ཆེ་བ་ཟིན#

Picture
藏曆25日  
本尊及空行母薈供日

今日7月11日,藏曆5月25,是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會集薈供殊勝日。綠度母是二十一度母的總集:成就聰明。福德吉祥。辯才具足。世樂具足。多財富貴。賢瓶如意。療一切病痛。鬼魅悉能除遣。災疫消滅。能成一切善事。能滅一切罪障。 

【綠度母心咒】
嗡達列都達列都列梭哈。
祈願眾生無有災病、平安喜樂!





0 Comments

供水

7/10/2015

0 Comments

 

小和尚教您如何每天供水

Picture
供水的方法
祈願:佛弟子XXX將三千大千世界的水都化為潔淨的甘露淨水,獻給諸佛菩薩OM.AH.HUM. OM.AH.HUM. OM.AH.HUM. 
回向:祈願供水功德,回向一切眾生。 在一切眾生成佛以前,都能有潔淨的淨水可飲用、使用。

感謝 沈陽北塔 制作。


Picture

Read More
0 Comments

前進尼泊爾的僧眾

7/1/2015

0 Comments

 
Picture
根據尼泊爾《蘇瓦揚普史書》記載:“加德滿都一帶地區原來是一個巨大的那伽巴沙湖泊,湖內有龍王居住,後來文殊師利由摩訶支那(中國)來到此地,辟開了湖南邊的山嶺,將這一湖水洩乾,並在此建立蘇瓦揚普寺,因之稱此地為尼泊爾。”這一傳說顯示了中尼兩國傳統的親切友誼。

西元前565年,迦毗羅衛(在今尼泊爾南部提羅拉科特附近)的王子釋迦牟尼出生在今天尼泊爾南部的洛明達(古稱藍毗尼),他出家成道後,在印度各地遊行說法,吸收徒眾,傳播他的思想,於是形成為佛教。他的教法於公元一世紀前後傳入中國,由於中國各族人民的廣泛信仰,佛教在中國逐漸成為一個系統完備的宗教——這就是中尼佛教關係史上的殊勝因緣。

由於佛教的因緣,中國歷代僧人前往尼泊爾朝禮釋迦牟尼聖跡的人很多,其中最早而最知名的是西元405年東晉法顯到達佛陀的家鄉迦毗羅衛城和佛陀的出生地藍毗尼園,瞻禮遺跡,法顯並將當時情形在他的名著《法顯傳》中加以記錄。法顯以後十餘年,中國名僧智猛也曾到迦毗羅衛朝訪佛跡。

在法顯往訪迦毗羅衛的同時,一位迦毗羅衛籍的僧人佛馱跋陀羅來到了中國。他是釋迦族人,大約於西元406年左右到達長安弘傳禪學,隨後又經名僧慧遠邀上廬山,譯出有關禪教諸經,西元418年又到建業(今南京),在道場寺和法顯共譯出《摩訶僧祇律》四十卷,又和沙門法業、慧嚴等一百多人譯出《大方廣佛華嚴經》六十卷。此外他在中國還譯出《觀佛三昧海經》《文殊師利發願經》等共十三部一百二十五卷,他的業績深為中國佛教學人所追念。

嗣後,西元633年玄奘法師也朝禮過藍毗尼園和迦毗羅衛城。那時迦毗羅衛已經傾圯,只剩宮殿故基窣堵波和石柱的遺跡。玄奘在此徘徊瞻禮,並在所著《大唐西域記》中詳加記載,說加德滿都地區宗教繁華、寺院林立,僧徒二千餘人,大小二乘並皆研習;當時有名的鴦輸伐摩王在位,崇信佛法。其時,尼泊爾國公主和唐文成公主都嫁與西藏藏王松贊干布王為妃,這一段和好因緣更促進了中尼的友好關係,因而溝通了一條從長安經拉薩、加德滿都到印度的交通路線(即當時所謂吐蕃、尼波羅道),不獨唐朝使臣李義表、王玄策先後出使印度都經由此道,即唐代僧人玄照、道希、玄太、玄烙、道方、末底僧訶、玄會等往返印度,也都先後到過尼泊爾國。又玄照從印度返唐,路次尼泊爾國時,國王還遣人護送他到吐蕃,探望文成公主後回到洛陽。此後,在西元764年中國僧人悟空也訪問了尼泊爾國,瞻禮了迦毗羅衛城。西元964年中國沙門繼業等三百人由宋太祖派遣赴印度求法,歸途也道經尼泊爾國。

由於尼泊爾和中國西藏地區緊鄰,因之彼此之間在佛教關係上也很密切:中國藏文佛經有一部分是由尼泊爾古代的譯師們所傳譯,西藏寺院的古建築以及梵式的、尼式的造像等佛教文化遺跡也有許多出自尼泊爾的藝匠之手。元世祖中統元年(西元1260),曾向尼泊爾邀請藝匠八十人到達西藏地區,為帝師帕思巴建黃金塔。其中有一位名匠阿尼哥,禮帕思巴為師,同至北京。阿尼哥曾一度為僧,由於他畫塑鑄金的技術都很高明,元朝特設梵像提舉司,請他主持,令專管鑄像、繪像、土木雕塑等項工藝。當時中國兩京寺觀之像,多出於阿尼哥之手。現存的北京妙應寺白塔,據《阿尼哥神道碑》記載,也是阿尼哥所設計建築。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西元1384)曾經派遣沙門智光為國使,攜帶國書彩幣到尼泊爾通好;尼泊爾國王馬達納羅摩也遣使來中國,致送金塔、佛經、名馬、方物。明成祖時,智光法師第二次奉派出使尼泊爾國,同時尼泊爾也遣使來報。從此以後,兩國使臣報聘不絕。

0 Comments
Forward>>

    佛學日誌

    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依循正法的佛學日誌與僧語名錄,導引我們走向利眾的成佛之道。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May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September 2014
    April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文章分類

    All
    佛學日誌
    佛學日誌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夏壩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大司徒仁波切
    天天藏曆
    安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
    桑東仁波切
    現代科學與佛法
    藏傳佛教紀念日
    西藏聖境
    頂果欽哲仁波切

    RSS Feed

    聖地文化資訊網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