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你沒有權利評判我   馮小凱

8/6/2015

0 Comments

 
Picture
你沒權利評判我,你看到的只是我人生的某個片段。你人為地用蒙太奇把我的人生剪輯成了你可以批評的樣式,憑什麼?

三年前,在看完高圓圓和趙又廷的定情電影《搜索》之後,我就在心裡寫下了這幾句話。



女主角得知自己得了癌症之後,坐在回家的公交車上心力交瘁。她戴著墨鏡掩飾著痛苦和絕望,並沒有注意到對面站著老人,當然更談不上讓座。隨後,乘客們關於這女人沒素質的議論讓矛盾激化,電視台介入了,公眾輿論推波助瀾,最終,女主角跳樓輕生了……

我們看到的僅僅是一個女孩沒有給人讓座的局部畫面,我們不知道這個畫面背後的前因後果,但如果我們知道了,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和體諒,而女孩顯然無法去向每一個人解釋原委,於是,道德判斷就迫不及待地展開了,沒有禮貌、缺乏教養、品質敗壞…… 我們一時的口舌之快,看似那麼理直氣壯正義凜然,實則是一把血淋淋的劍,殺人於無形。
而這樣的論斷,每時每刻,無處不在。

不久前同學聚會,多年未見大家都激動萬分。一位女同學最後出現,場面有點像《虎媽貓爸》裡的董潔彈著吉他、穿著抹胸禮服從屏風後面驚艷亮相一樣,矯情是有了點,但並不影響她展現出了和我們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依然赤子青春的狀態。寒暄問好、談笑風生,可等這位同學走後,大家開始議論紛紛。「她怎麼變這樣了」「我不喜歡現在的她」「好假好裝」「聽說她哦……」我無法揣摩每一個人的心態,我只覺得可笑。
十幾年,每個人都在經歷自己不同的人生,誰也不知道彼此遇到了誰,發生了什麼,僅僅一兩個小時的相見就可以窺探到別人的過往虛偽複雜甚至不堪,真是天賦異稟。

曾經,我在商場看到一個六七歲模樣的小男孩「嗖」得一下從我身邊跑過,嚇了我一大跳,然後他繼續橫衝直撞穿梭在人群裡,他的媽媽在後面追,好不容易追上之後,一句也沒批評他反而摟在懷裡不住地說「乖,瞧這一頭汗……」當下包括我在內的很多旁觀者都向這位媽媽投去了不屑的目光,似乎想告訴她這樣的溺愛終有你後悔的一天。後來我在飯店門口等座位的時候恰巧和這位媽媽挨著,再次目睹她如何縱容孩子的「頑劣」。我終於忍不住開口了:「您為什麼你不管一下你的孩子呢?」她愣愣地看著我,突然落下淚來。她告訴我,這個孩子患有一種先天性的神經系統疾病,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甚至都沒辦法集中注意力聽大人講一句話,這是他們幾個月來第一次出門.……我為我提出了那樣的質問和曾在心裡輕易地論斷過他們感到羞恥和內疚。以後,當看到很多局外人對別人如何養育孩子指手畫腳的時候,若並不深入地瞭解別人的生活狀況,我一定閉嘴。

以前迷美劇,常看到兩個人說著說著就來一句「Don't judge me!」在他們的文化裡,即使是最好的朋友,哪怕是親人,都沒有資格去評判別人的對錯,無論當面還是背後。那年出國留學,有一個很要好的閨蜜,有次和她說了一些感情上的事,她不認同,很直接地問「你怎麼能這麼做?」,我們不歡而散。夜裡,她發來短信說,「對不起,白天的時候我不該judge你,要怎樣做你一定有自己的理由,是我越界了,原諒我」。我沒有很快回復,她居然走了半個小時到我家裡來道歉。

我喜歡這種以尊重和愛護為前提的距離感。遇到事的時候,家人和朋友都可以給我建議,告訴我他們曾經的經驗,奉勸我選錯會承受的代價,但一旦我選了、做了,結果由我自己來承擔,如果我不幸選錯了,可以撫慰我,教育我,但不要對我做是非的判斷。

我們不該評價,因為我們評價不好,我們不知道別人人生的360度角,我們只看到一個縫隙而已。我們評判不好又妄加評判,傷害了別人於自己又有什麼好處?我們不能忍住自己去評判別人,必無法笑對別人對自己的評判。

當然,善意的提醒和規勸與論斷別人截然不同,我們都知道這邊界在哪,苦口婆心和冷眼旁觀,當事人感受得到那溫度,這與虛不虛心無關。

其實,很多人的人生就浪費在評價別人身上。當你知道,你並沒有被賦予對任何一個人進行論斷性評價的權利的時候,你會發現突然有了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專注自己的事情(人緣也變得特別好吧);當你知道,任何一個人也沒有被賦予對你進行論斷性評價的權利的時候,你便不會再去介意「別人」的話,生活也會更輕鬆吧。

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去體會對方的處境。即使你經歷過類似的情況,即使你閱人無數、看盡人生繁華,他當下的感受和選擇一定是原生家庭、教育背景、過往經歷,偶然必然或是幾十年錯綜複雜的原因促成,那些不為人知的辛酸、無法言說的苦衷,你如何知曉?所以,只要他沒有觸及法律,沒有違反公共道德,沒有侵犯他人利益,對與錯,只有時間可以判斷,只有上帝可以審判。

所以,那些常常掛在嘴邊的狠狠的形容詞就都收了吧,別人的形容詞傳到自己耳朵裡就都忘了吧,以欣賞的眼光接受每一個生命的樣態,沒那麼難。

出處:網路轉載
作者簡介:馮小凱,本名馮凱,北京人。曾任江蘇電視台主持人、江蘇省青聯委員、江蘇省「青年文明號」形象大使。畢業於牛津大學社會學系。2013出版暢銷書《越出色越瘋狂——牛津上學去》。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佛學日誌

    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依循正法的佛學日誌與僧語名錄,導引我們走向利眾的成佛之道。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May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September 2014
    April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文章分類

    All
    佛學日誌
    佛學日誌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夏壩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大司徒仁波切
    天天藏曆
    安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
    桑東仁波切
    現代科學與佛法
    藏傳佛教紀念日
    西藏聖境
    頂果欽哲仁波切

    RSS Feed

    聖地文化資訊網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