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觀見為諸法性空。性空見不是虛無主義,而是對萬事萬物存在性質的一種看法。中觀見出自佛經《般若波羅密多部諸經》,“般若”是智慧義,“波羅密多”是到達彼岸的意思。“此岸”是指以世俗智慧為主導的輪回世界,彼岸是指超越世俗智慧生命的理想世界。
佛教中的生死輪回和解脫自在的獲得,其決定因素是人們的思想意識。佛教教理的根本是解決人們的思想意識問題,即改造淨化思想意識,深化和提高人們的認識層次,追求認識境界的的超越,即彼岸。 龍樹大師在《中觀寶蔓論》中說:“具信故依法,具慧故正知,二中慧為主,信是彼前導”。這四句偈的意思是:信仰是到達彼岸的先導,有信仰才皈依佛法,佛法就是通向彼岸的智慧,有了智慧才對此岸、彼岸的一切事物產生正確的見解,即正知。信仰和智慧是佛教的全部內涵。在這兩者之中,智慧是主體,信仰先導,以人作比,智慧是大腦和眼睛,信仰是手足。 經中說:佛出世是為了一件大事,這大事就是揭開這個虛幻世界的真實謎底。認識這個真實面貌的工具就是到達彼岸的超智慧。“佛陀”一詞,翻譯成漢語是:覺悟者,或覺醒者。覺悟甚麼呢?就是覺悟存在的本質——勝義諦——終極真理。世人都活在迷茫的夢中,覺悟真理,猶如從夢中覺醒,故佛稱覺醒者。佛說:“眾生在夢中,唯我覺醒”。 放棄各種陳見、偏見,以科學家不固守已有的結論,探索廣闊未知世界的胸懷眼光,認真研究佛陀智慧,對開拓認識境界,也許會找到一種新的思維參考系。 很多人對佛教哲學中的空觀,缺乏深入的瞭解,將性空曲解為純虛空,真空無物。由此對佛教思想產生種種誤解,認為佛教是虛無主義,頹廢主義,是迷信思想等等。 其實,佛教所說的“空”,並非否定一切存在(有),只是否定叫做“自性”的東西。 對於“自性”義,在龍樹《根本智慧頌》即《中論》中有如下的介說:“性名為無作,不待異法成”,“若諸法有性,雲何而得異”。這四句偈頌,說明瞭自性三相:無作性、非相對性、恆常不變性。 無作性是:自性是不依賴因緣的無為法。如《中論》說:“性從因緣出,即名為作法”。意思是說:自性是非因緣造作的,無作無為法。如果自性從因緣中生成,就成了無自性的有作為法,即做法。 非相對性是:自性是不依賴其他事物的絕對存在。如《寶蔓論》說:“有長故有短,非從自性有,如無有燈故,光亦不能生”。意思是說:自性是非相對的絕對自立。但萬事萬物都是相對的存在。如長和短,燈和燈光等,如沒有長,就沒有短,沒有燈,就不會有燈光。 恆常不變性是:自性是恆常不變的。如《中論》說:“若有決定性,世間種種相,則不生不滅,常住而不壞”。這是說,諸事物若有恆常不變的自性,就不會有生滅,不會有變易無常。凡是存在,都無非作、非相對、恆常不變的所謂“自性”。這類自性不存在,就是無性、空性。上述自性本不存在,完全是虛構。認識事物無自性,是透過表面現象,對事物終極本質的認識,是真理非錯見。否定的是事物的上述自性,不是否定事物本身的存在。 一切事物都有外在的存在形式和內在的本性兩個方面。前者是物相,後者是物性。二諦——世俗諦和勝義諦,或稱假諦、真諦是分別反映事物的外相、內性兩個側面的。故《中論》說:“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性空相有是:既否定事物的自性,又肯定事相、事體的存在。 自性空義,有如下幾種含義: 一,因緣緣起義:《中論》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意思是說:事物若有獨立自成的自性,其存在不應該依賴外部條件——因緣,既然它的存在依賴因緣,由此證明它無自性。 二,相對存在義:《寶鬘論》說:“此有故彼有,如由長有短,此生故彼生,如由燈有光”。意思是:凡存在都是相對的,此有故彼有,如由長有短,——彼此,長短都是相對的。有了此物、常形的相對物,才能有彼物、短形的存在。大與小、重與輕、好與壞、是與非、新與舊、過去和現在、上與下、東與西、有與無、來與去、一與異、生於滅、等等都是相對性存在。 三,可行可變義:《中論》說:“若一切不空,則無有生滅,如是則無有,四聖諦之法”。“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意思是說:自性是一成不變的,若有自性,事物就不會發展變化,不會有生滅。正因為事物沒有不變自性——自性空,才有所作為,才具有可變性,可以改造變革,創新發展。 2013蛇年春節 作於成都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佛學日誌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文章分類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