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對白瑪奧色“法王”的荒誕贊譽其實是諷刺  多識仁波切

12/3/2015

0 Comments

 
白瑪奧色“法王”

關於白瑪奧色“法王”的自造身份的宣傳材料純屬瞎編,沒有證據,是經不起考察、分析的拙劣謊言。

現在社會上造假成風,造假覆蓋各個領域,各級政府設立了認證打假機構,食品、藥物、各種商品有了國家認證的商標證件,才可以放心。各種學歷、學位、職稱、職位身份的證明,都需要有效的證件。住旅館、購買火車票、機票都要身份證。市場上用現鈔買東西,需要經過驗鈔機。國內的活佛、僧人都有帶防偽標誌的活佛證、僧人證。即使這樣,製造假鈔、假證件、假印信的犯罪活動仍然屢禁不止。

編造假身份、用假宣傳愚弄群眾、詐騙錢財,是一切邪教的共同特徵。

看看網上白瑪奧色(吳達鎔)的宣傳文字,所謂“新時代國際宗教領袖”及“唯一國際最具影響力的精神智慧之導師”等說法,就說除了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三大宗教,世界上還有很多宗教,僅印度就有幾十種宗教。白瑪奧色是哪個宗教的領袖?國際上哪個法定機構批准和簽發的“宗教領袖”、“精神智慧導師”的證件?證件有沒有防偽標識?既然藏傳佛教界有疑問,國家有關部門需要查證。

所謂“香港藏傳佛教領袖”的說法,香港有藏傳佛教各派的學修中心,但他們不具備指定任命“藏傳佛教領袖”的資格,是哪個機構指定任命的? 該機構有沒有指定任命“藏傳佛教領袖”的合法資格?需要查證。

再看所謂“由第六世茶巴森沃法王親證與其是無二無別身口意轉世化身”的說法。茶巴、俄巴是薩迦的分支,只有高僧,沒有法王。薩迦派只有一個法王,就是薩迦法王。茶巴森沃既然健在,不可能說別人是自己的“轉世化身”。因為,轉世是死後的重生之謂。活人說別人是自己的轉世,這符合邏輯嗎?!

還有說白瑪奧色是“歷代達賴喇嘛、班禪喇嘛、林仁波切、赤江仁波切(這兩位是十四世達賴喇嘛的經師)等高僧大德的上師”的吹牛,更是荒唐至極!

達賴喇嘛轉世十四世,班禪喇嘛轉世十一世,各世傳記和歷史檔案,每一世、有哪幾個上師,都有案可查。他們兩個轉世系統的共同上師是宗喀巴大師,除此以外沒有同一個上師。林仁波切、赤江仁波切都有傳記可查。白瑪奧色是“歷代達賴和班禪喇嘛”的哪個上師?叫甚麼名字?林、赤兩位經師上個世紀已圓寂。八十高齡的十四世達賴喇嘛仍健在,白瑪奧色多大歲數?甚麼時候從商人變活佛的?受過哪個寺院的經學教育?白瑪奧色在甚麼時候、甚麼地點給達賴喇嘛和林、赤二位經師擔任上師的?給他們傳的甚麼法?!需要本人和他的宣傳組一一舉證說清楚。

實際上,從吳達鎔的年齡和知識層次上可以斷定,所謂“十四世達賴喇嘛的上師”,是達賴喇嘛“林、赤二經師的上師”等都是十足的謊言。此一事證偽,其餘所謂“達賴喇嘛和班禪喇嘛轉世系統的上師”等不合邏輯的說法,事事可以證偽。

據查,香港商人吳達鎔,生於1976年,21歲(1997年),去五台山皈依山西長老,學淨土。

再看宣傳,說白瑪奧色是“護法神之王一切瑪哈嘎拉總集的化身”,“薩迦三怙主、蓮師總集化現之格薩爾王家族轉世活佛”、“地藏王菩薩”和“文殊大威德的化身”等等。

藏族諺語說:“不會贊頌的贊詞,等同於諷刺咒罵。”說白瑪奧色是“眾多佛菩薩的化身”、“眾佛總集的化身”、“神話人物格薩爾王家族的化身”等等,過於離譜、過於荒誕的贊譽,證明被贊頌和贊頌者都是一群對佛教轉世理論和佛的報身、化身理論一竅不通的白痴。

佛教理論認為,眾生是個體的單一的存在。所以,藏文稱sososkywao 即個體生者,舊譯為“別別生”。意思是每一個眾生只有一個生命,一個輪回轉世意識。

眾生各具五蘊。其中色蘊,即肉體是不能轉世的,只有一世的存在。受蘊、想蘊、行蘊、識蘊中識蘊是主體意識,其他是意識的功能屬性。四家哲學一致認為世俗諦的自我意識,是轉世的主體。眾生個體只有一個意識,這個意識續流在輪回中無始無終地流轉,眾生成佛也是這個意識淨化成佛。成佛後凡俗的五蘊變為五佛五智化為佛的色法二身。法身是被淨化了的佛的意識,色身是度化眾生的有形色身。色身分兩種:報身、化身。報身,每個佛只有一個,常住色界無上天,度化十地菩薩;化身是報身分身法化出的億萬做事身。報身如太陽,化身如陽光。(此語出於彌勒《經莊嚴論》)

眾生個體,成佛後仍然是個體。各佛之間有共同點,即成佛的因緣條件、諸佛的色法二身成就、利眾事業是相同的,故稱“三平等”。諸佛之間個體是不同的,普賢與文殊不同,觀音與彌勒相異,彌陀與釋迦牟尼有別。

所謂化身,各佛有各佛的化身。如文殊化身、觀音化身,等等。化身轉世,是化身投胎成為和眾生一樣的人身,是個體意識借父精母血所轉化。如像植物,種豆得豆,種瓜得瓜。同因、同質、同果是因果規律。文殊投胎,生出就是文殊化身,不可能成為觀音化身。麥豆谷薯種在一處,生出的必然是麥豆谷薯四種植物,不可能生出麥豆谷薯合一的新的物種。因此沒有多人轉世一人的說法,也沒有多佛化生一體的說法。

藏傳佛教轉世都是高僧、成就者的轉世,每個轉世系統的第一代都是對佛教有卓越貢獻的高僧,沒有一個第一代從某某佛算起的。達賴喇嘛第一世是根頓珠巴,班禪喇嘛第一世是克珠傑,都是宗喀巴大師的大弟子。噶瑪巴的第一世噶瑪堆松乾巴,是達寶拉傑的弟子。

說達賴喇嘛是觀音菩薩化身,是和以慈悲執政的吐蕃國王松贊干布一脈相承的說法。從五世開始達賴喇嘛成了西藏政教合一的領袖,處於吐蕃觀音王的地位,五世達賴喇嘛成了理所當然的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四世班禪喇嘛是五世達賴喇嘛的根本上師。既然五世達賴喇嘛是觀世音菩薩轉世,他的上師應該是阿彌陀佛,所以順理成章地認定班禪喇嘛為阿彌陀佛的轉世。因為,藏傳佛教主張個體轉世,由一個佛的化身轉生一個人身,所以達賴喇嘛輩輩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班禪喇嘛輩輩是阿彌陀佛的轉世。

因此,所謂某人是“多種佛混合化身”、“眾佛總集化身”、“格薩爾王家族(非一人)的化身”的說法,是違背佛教轉世理論、佛的化身理論的無知說法。

Picture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佛學日誌

    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依循正法的佛學日誌與僧語名錄,導引我們走向利眾的成佛之道。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May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Nov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September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December 2015
    November 2015
    October 2015
    September 2015
    August 2015
    July 2015
    June 2015
    September 2014
    April 2014
    January 2014
    December 2013

    文章分類

    All
    佛學日誌
    佛學日誌
    佛教故事
    佛教故事
    夏壩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多識仁波切
    大司徒仁波切
    天天藏曆
    安曲仁波切
    宗薩欽哲仁波切
    桑東仁波切
    現代科學與佛法
    藏傳佛教紀念日
    西藏聖境
    頂果欽哲仁波切

    RSS Feed

    聖地文化資訊網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