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佛的教育:藏傳佛教的獨特僧教育 藏傳佛教忠實地繼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顯密學修傳統,創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獨具特色的藏傳佛教教育制度。一千多年來以寺院為中心、僧人為主體的藏傳佛教教育,在藏區和信仰藏傳佛教的各少數民族地區,擔負著傳播知識、培養人才、繼承和發揚佛教及民族傳統文化的主要任務,在培養造就宗教和社會各類人才,傳播藏傳佛教文化,提高信教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創建社會精神文明,為全人類精神文明寶庫增添優秀成果等方面做出了具有重要意義的貢獻。其中許多成功的經驗不僅對佛教的教育,而且對整個人類的教育和智力開發也有著深刻的啓示和重要的參考價值。歷史上著名的高僧活佛,就是在這種教育體制下培養出來的。 據西北民院博士生導師多識活佛總結,藏傳佛教僧教育有以下三個特色: 首先是博聞強記:無論是以學習經論哲學為主還是以實踐禪修為主的寺院,都十分重視經文的背誦。前者需要背誦五部大論原文及相關註解,否則無法在答辯考試中應對自如;後者需要背誦各種法事及本尊、護法儀軌,在經堂誦經不允許攜帶經本入內,全靠背誦。所謂“溫故而知新”,在中國古代傳統儒家學堂也採用類似教育方法。據史料記載,宗喀巴大師從小養成了每天早晨黎明至日出背熟17頁經文(約1萬字)的習慣,有一次給1萬多僧人開講經論17部(約20函),偈頌、疏論按原文一字不漏,靠背誦經書講解,共講了3個多月,是宗喀巴的四大奇跡之一。20世紀三四十年代,拉卜楞寺的努古活佛取得了背誦經論64函(約計1900萬字)的優異成績,曾傳為佳話。背誦是藏傳佛教的優良傳統。 其次是精審細辨:辯論是運用邏輯推理和思辯規則對各種問題進行思辯推理、加深認識、得出合理的結論的一種認識方法。運用辯論的方法對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敏捷的頭腦反應能力、準確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活佛及僧人入學後的前3年,要集中精力學習辯論規則和方法,通過辯論實踐,熟練掌握辯論技巧,提高邏輯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進入因明、般若、中觀、俱捨等經論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自始至終採取思辯推理的方法。每一個法相概念,每一個命題和理論觀點,每個結論和論證過程,都要一一思辯推論,對每個問題的瞭解達不到精細入微絕不罷休。這種辯論方式,不但有利於深透掌握理論原理,而且對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高精細敏捷的認識和思辯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有利於激發學員的學習熱情和探討問題的積極性。 最後是學修結合:佛教是重實踐不尚空談的宗教,學習理論知識的目的完全是為了指導修行實踐。藏傳佛教反對輕視經教的盲修瞎練,同時也反對不與修行實踐相結合的純學術作風,在學修的實踐中創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在學修結合上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學修並進,一種是先學後修。學修並進就是採取邊學邊修,學一點用一點,使學問和修煉同步增進。先學後修是第一階段集中精力學習經論,提高思想認識,打下堅實的修行理論基礎,第二步轉入修行階段,把修行和弘法利生事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進行。但學習和修行分階段進行,並不是集中學習期間沒有實修項目,恰恰相反,在集中學習期間除了有行為道德方面的嚴格要求外,還有許多規定需要完成的修行項目。在集中修行階段也不是不看書學習、不研究理論。這體現了藏傳佛教中流行的聞思修全面結合的循序漸進的一種學修模式。 活佛的學習內容:藏傳佛教五部大論哲學 藏傳佛教五部大論是三乘佛教綜合知識和哲學理論高度概括性的教科書。所謂“五部大論”是指:闡釋認識論及邏輯的《量論》、闡釋隱藏在般若經中潛在含義的《現觀莊嚴論》、闡釋般若經直接含義的《中觀論》、佛教知識寶庫的《俱捨論》及闡釋戒律的《律論》等五部佛教顯宗經典理論體系。 《量論》是闡明人類認識方法、思維邏輯、推理規則、語義哲學等為對象的,屬於正確認識一切具體和抽象事物的知識與方法理論體系。佛教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思想源出於佛經《阿毗達摩論藏》,經過印度佛教大師世親、陳那、法稱等人的研究著述,形成了完整的《量論》體系。研究解釋《量論》的著作,從梵文翻譯為藏文的有六十多部,歷代藏傳佛教各教派學者用藏文撰寫的論著有數百種,至今各大寺院仍有許多學習研究、著述《因明量論》的學人,保持了量學傳承的經久不衰。藏傳佛教理論研究被納入思辨論證的邏輯軌道,使其理論走向高度理性化、精密化,其功首推因明方法論的廣泛應用。 藏傳佛教認為,能貫穿一切佛法的總核心經典是般若經典,俗稱“佛母經”,其數量在佛經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其地位更居眾經之首。般若經包含佛教的深廣二義,大、中、小般若洋洋數百萬言經文,其宗旨是明宣諸法性空之理(深理),暗示證悟大道的次第法門(廣法)。由此般若法門的深廣二義,在般若學的研究闡釋方面,形成了以龍樹菩薩為首的,重點闡釋般若深理法門的中觀學統和以彌勒、無著菩薩為首的,重點闡釋般若廣行法門的般若學學統。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中的《中觀論》和《現觀莊嚴論》,分別介紹了上述學統的思想理論。《現觀莊嚴論》高度概括了數百萬言般若經的內容,三乘佛教的基礎、修道、證果知識理論框架和內容於此論中概括無遺。 “中觀論”也稱“緣起論”,當今國外學者也稱“相對論哲學”。一切存在事物其本質為性空之理是佛教思想的核心教理,這一哲學思想的進一步開掘和闡釋,並組成系統的辯證理論,功在龍樹大師。龍樹是佛教史上闡發佛教高深哲理的第一位偉大思想家,他一生著作頗豐,在闡發中觀哲理的主要經典方面,藏文翻譯的有《中觀論》、《六十正理論》、《七十空性論》、《精研論》、《回諍論》、《中觀寶鬘論》等,共稱“六部中觀理論”。不過藏地中觀思想分新舊兩派。宗喀巴在中觀見上排除了否定過寬的虛無主義和否定過狹的不徹底見解,開創了藏傳佛教中觀新學。 佛經分經藏、論藏、律藏三部。論藏是佛教知識理論部分,稱“阿毗達摩”,佛陀涅槃後九百年之際(公元356前後),無著、世親兄弟二人開創了大乘唯識學,他們兄弟二人對繼承弘揚阿毗達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無著以大乘唯識論觀點撰寫了《阿毗達摩攝論》,稱作“上對法”,世親以小乘經部觀點撰寫了《阿毗達摩俱捨論》,稱作“下對法”。在五部大論中的阿毗達摩經典教材採用的是世親的《阿毗達摩俱捨論》。“阿毗達摩”是“智慧”之意,故在漢傳佛教中《俱捨論》也譯作“聰明論”。而“俱捨”是“寶藏”的意思,它是一部包羅萬象的佛教知識“寶庫”,是研究佛教必讀之書。 功德光論師的《律論本頌》是佛教戒律經典內容的梳理和概括。其內容大致上概括起來就是如何受戒,如何習律護戒,犯戒後如何復戒,以及與此有關的衣食住行、生活起居、種種禮儀規定。戒律是約束自己行為、止惡防非佛門道德行為準則。 一般來說,活佛經過十幾或者二十年的學習,才能完全掌握五部大論,顯宗的學習才算暫時告一段落。一般的活佛在學完上述五部大論後,或回鄉弘法,或進入密院學習密宗,但大活佛一定會進入密院繼續深造。 根據活佛所屬教派,所學密續內容也各異,如格魯派活佛主要學習以密集金剛、勝樂金剛、大威德金剛為主的密續及二次第修法;寧瑪派活佛主要學習隆欽七寶藏、四心滴等大圓滿教法;嘎舉派活佛主要學習大手印、勝樂金剛等密法;薩迦派活佛則主要學習喜金剛、道果及十三金法等,這裡就不具體介紹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研讀相關典籍。 西藏、甘丹寺
0 Comments
Leave a Reply. |
佛學日誌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文章分類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