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密勒日巴的道歌》~ 第廿六篇 獵人與鹿

6/29/2018

0 Comments

 
Picture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將他的徒弟各各安置於不同的崖洞中修行後,自己就來到西藏和尼泊爾交界處的一個人跡罕至,名叫尼香古打的山上住了下來。
 
其山之上部異常峻崎,終年雲霧圍繞,濛濛細雨經常不斷。
 
山之右方矗立一峰,陡削如壁,猛獸的吼聲不時傳來,天空中經常翱翔著蒼鷹和鵬鷲。左邊也有一所山,其勢平緩,山上遍佈草坪,茸茸的綠草長得異常茂盛,像是要滴出油來似的,一群群的野羊和獐鹿都在草坪上恣意的奔馳遊戲。​

第廿六篇 獵人與鹿
第廿六篇 獵人與鹿

山之前方有一座濃茂的森林,長滿了各種野花。猿猴在樹間飛蕩,孔雀和畫眉,還有那些不知名的各種美麗的禽鳥,都不斷的唱出悅耳的樂聲,不時還夾雜著飛翔拍蕩的劈劈之聲。
 
尊者所居住的崖洞前面經常都聽到那潺潺的流水聲;有些水是從山壁中流出的,有些是溶雪所化四面流下來的,有些卻是池塘中流注到小溪去的,淙淙清音,爽耳異常。
 
這真是一個寂靜安適的修行所在,險峻難及卻又順緣具足。崖洞的名字叫做嘎打牙;許多當地的善神和非人都前來為尊者護法,承事供養。尊者亦悅意的心住流水三昧。
 
某日,尊者在崖洞裡忽然聽見獵犬吠叫之聲,隨即又聽見砰然一聲巨響。尊者自忖道:「這兒一向都是極佳的習禪處所,難道今天有障礙來滋擾嗎?」想著就走至洞口前面的平地處,在一塊巨石的前面坐下,心契無緣大悲定。
 
不到片刻,只見一隻黑色的麋鹿,通身汗如雨下,顯著極端驚駭的樣子,顫慄慄的跑到尊者的面前來。
 
尊者見狀,不覺生起難忍的大悲心,想到:「由於往昔的惡業,他投生了這樣一個畜類,此生一無所獲不說,還要時常忍受這樣的苦痛,實在可憫!我應向他宣講大乘法要,令趨究竟安樂之門。」於是就向黑鹿唱道:
 
  
敬禮羅扎瑪爾巴足,息眾生苦祈加持。
 
喂噫!黑麋鹿,頭生眾角枝,
勿懼聽密勒,為汝歌此曲,
汝因勤逃避,外境諸患故,內心無明生。
種種顛倒相,無由得解脫。
 
汝應息恐懼,莫執此肉身,
身心齊放下,斷捨無明惑,
淨除顛倒障,向道時至矣。
 
 
執異熟為實,驚懼急躲竄,
依此幻身逃,焉能得解脫?
真實逃避處,內觀自心性,
攝性歸菩提,除此無他途,能至解脫處。
 
捨此而求他,是為真顛倒;
應捨此迷謬,於此安然住!
 
汝心現思維:死苦實難忍,若能逃彼山,
則能得安穩,若身陷此山,終必被捕擒。
 
一者為希望,一者為畏懼,
由此希懼故,流轉於輪迴。
我當開示汝,六種成就法,
教汝大手印,觀心之法要。
 
 
尊者的歌聲猶如梵音之美麗悅耳,奪人心魄,任何人聽了心中自然會產生一種說不出的安適和爽樂。
 
尊者的慈悲亦由歌聲滲透了黑鹿的身心,它的恐懼和苦痛都一齊平息了;它快樂的走近尊者,眼淚簌簌的流下,就在尊者的左旁臥下,一面卻用舌頭來舔著尊者的衣服!
 
尊者忖道:「剛才我曾聽到犬吠之聲,必定還有一隻來追擒這頭黑鹿的狗就在附近,它是怎樣的一隻狗呢?」正這樣想著的時候,忽見一隻紅色的母獵狗,頸著項圈,全尾漆黑,四爪銳利,能裂堅石,舌頭伸出嘴外像一束紅綾似的;以極憤怒的仇恨心情大聲狂吠,飛奔躍空速疾似閃電般的追蹤黑鹿而來。
 
尊者想到:「追著黑鹿的原來是它!這條狗看見外面任何東西時都會把它當作仇敵的!它的心中經常充滿了憤怒。我如果能平息它的嗔恨心多麼好呢!」這樣想著,尊者不覺滿懷傷感,普對一切眾生生起大慈悲心,向母狗唱道:
 
敬禮羅扎瑪爾巴尊師足,平息眾生嗔心祈加持。
身似犬身臉似狼,狼犬聽我密勒歌。
 
汝視外物皆敵故,嗔忿怒火使心迷,
由此罪報感犬身,時為饑餓所逼迫,
煩惱刺痛無暫息,若不捉住自內心,捕捉外物有何用?
捕捉自心時至矣!速息嗔心安閒住,鬆坦無慮坐我旁!
 
而今怒火燒汝心,嗔惱激汝心思維:
彼如逃至對山腰,我將不能捉獲渠,
若在此山能截獲,當能大嚼快朵頤!
時為希懼左右故,身墮輪迴千萬劫,
我當為汝作開導,顯示六種成就法,教汝觀心大手印。
 
尊者的誠摯大悲和梵天般美妙的歌聲竟使這凶狗的怒火完全平息了下來。它鼻中發出「嗯!嗯!」的哀聲,向尊者搖著尾巴,用舌頭去舔尊者的衣服,作出各種親善的樣子。
 
隨即在尊者的右旁臥下,以它的前爪搭在口鼻之上,眼淚簌簌的流下來。一左一右與黑鹿同時安祥的睡臥在尊者的身旁,像母子一樣。
 
尊者忖道:「在這兩個眾生的後面,一定還有個罪業深重的人正在追尋它們,恐怕就要來了。」
 
片刻間,只見一個偉碩的壯男滿面驕慢狠惡的樣子,眼露閃閃凶光,全頭的長髮都束在一起結成一個向上的髻子,前後襟左右擺動,頸肩上帶著一圈捕獸的套索,受持弓箭,氣息喘喘,全身汗如雨下,急急的跑近前來。
 
他看見自己的獵狗和黑鹿竟像一對母子般的靜臥在尊者的旁邊,不禁想道:「這個瑜伽士一定是在我的狗和這個黑鹿身上施了什麼法術!」
 
於是氣衝衝的對尊者說道:「我到處都看見你們這些癡肥的惹巴瑜伽士!在高處的雪山上,你們跑來獵獸;在低處的湖畔,你們前往捕魚;在中間的平地上,你們經常到城鎮鄉村中去做些雞毛蒜皮的生意,和別人打架。所以死去一兩個你們這些惹巴是沒有什麼關係的!你有本事把我的狗和鹿弄在一起,現在看看你的布衣能否擋得住我的利箭!」說著就將弓弦拉滿,瞄好準頭一箭射向尊者,誰知竟射高了一點,沒有射中。
 
尊者自忖道:「連愚昧的畜生都可用說法來感化,他是一個人,向他說法一定可以使他了悟。」於是就對獵人說道:「你隨時都可用弓箭射我,不必急於一時,請你先聽我唱一首歌再射不遲。」於是尊者就以大悲的心懷和美妙如梵天般的歌音,向獵人金剛護唱道:
 
祈請各大成就士,息滅五毒祈加持,
身是人體面似鬼,鬼面獵士聽我歌!
 
經云人身貴似寶,汝之人身不值錢。
汝形似鬼罪業聚,捕殺眾生謀私利,
汝雖尋求此生樂,因罪業故不能得。
若能於內除貪著,必能獲得成就果,
捕捉外物有何用?汝應向內修禪觀,調服自心時至矣!
 
捕殺麋鹿何能飽?內除五毒眾願足。
克服捕殺外敵人,越克越多無已時。
若能於內降自心,一切仇敵自寂滅。
莫以盛名造罪業,應用此生修佛法。
我當傳汝六妙法(1),教汝觀心大手印!
 
 
獵人聽了自忖道:「只憑他說的這些話是不能算數的。但是麋鹿和獵狗二者一向是不能見面的;狗看見鹿時的兇猛,和鹿看見狗時的恐懼,是任何人難以改變的。可是今天,這狗和鹿卻在他的左右和平相處,實在令人不解。
 
再說,每年冬天我到雪山高處來狩獵時,我發出的箭從未失準,今天卻不由自主的射歪了,竟未射中!這只有兩種可能,一是這個行者會使邪法;要不然他就是一位與眾不同的大喇嘛!我倒要親自審查一番。」
 
於是他走進尊者的崖洞內,到處仔細的查看了一番。除了一些蕁麻和野草根的「食物」外,其他什麼資身的食糧和用具都沒有。
 
他心中不禁生起一陣悲戚和敬佩交雜的誠信。就對尊者說道:「師傅啊!您的上師是誰?您所修的法是什麼?您的依處,友伴和資財都是怎樣的?請您告訴我。我如果覺得合適,願意把這頭麋鹿送給您,同時要請您攝受我為徒僕。」
 
尊者答道:「我的依處和友伴是這樣的。你如果堪能隨我修行,就跟我來吧!」於是就對獵士金剛護唱了下面這首歌:
 
諦洛那若與瑪爾巴,此三密勒之上師,
此三上師若適汝,可隨我來學佛法。
 
上師本尊與空性,此三密勒供養處,
 
此三供處若適汝,可隨我來學佛法。
 
佛陀正法與僧伽,此三密勒皈依處,
如是皈依若適汝,隨我惹巴學佛法。
 
禿山雪山與土山,此三密勒修行處,
如是修處若適汝,可隨密勒修佛法。
 
野羊羚羊與麋鹿,此三密勒之家畜,
此三家畜若適汝,可隨密勒修佛法。
 
山貓豺狗與胡狼,此三密勒守門犬,
如是門犬若適汝,隨我惹巴學佛法。
 
畫眉松鴿與鷲鵬,此三密勒之家禽,
如是家禽若適汝,隨我惹巴學佛法。
 
皓日明月與星辰,此三密勒之眼賞,
如是眼賞若適汝,可隨我來學佛法。
 
天神魔鬼與仙人,此三密勒之鄰居,
如是鄰居若適汝,可隨我來修佛法。
 
猿狒獼猴與熊羆,此三密勒遊戲伴,
如是伴侶若適汝,隨我惹巴學佛法。
 
大樂光明與無念,此三密勒之密友,
如是密友若適汝,隨我惹巴學佛法。
 
蕁麻野芋及稀羹,此三密勒之食物,
如此食物若適汝,隨我密勒修佛法。
 
山水雪水與池水,此三密勒之飲料,
如是飲料若適汝,可隨我來修佛法。
  
氣脈明點三要素,此我密勒之衣著,
如是衣著若適汝,隨我惹巴修佛法。
 
獵人聽了深為感動,他又親見尊者的言行確實一致,不禁流下淚來,立即全身拜倒頂禮尊足,把黑鹿、獵狗、弓箭和羊皮繩套全部供養尊者,說道:「這些物件都供養給您。我和我這條狗電閃紅母過去作了許多惡業,從今以後再不造作任何罪業了。請尊者慈悲超度這條電閃紅母,並請接引黑鹿使入安樂之途,更祈傳授佛法予我獵士金剛護,令我趨入解脫之道「」隨即歌曰:
 
身右有黑鹿,其嘴似白螺,
我若宰殺之,能除七日饑,我今不需彼,
供奉尊者前,祈度此黑鹿,令入安樂道。
 
電閃紅母犬,導使趨菩提,
度我金剛護,令入解脫道。
 
身左臥母犬,其名號電閃,縱之騰奔躍,
能捕空中鳥,我今不需彼,供奉尊者前,
祈度此黑鹿,令入安樂道,電閃紅母犬,
導使趨菩提,度我金剛護,令入菩提道。
 
黑色長繩索,鐵圈作嚴飾,以之作捆綁,
能縛猛獸牛,我今不需彼,供奉尊者前,
祈度此黑鹿,令入安樂道,電閃紅母犬,
導使趨菩提,度我金剛護,令入解脫道。
 
美好此羊皮,柔革作嚴飾,著往雪山頂,
身適暖融融,我今不需彼,供奉尊者前,
祈度此黑鹿,令入安樂道,電閃紅母犬,
導使趨菩提,度我金剛護,令入解脫道。
 
右手所執箭,紅翎作嚴飾,射之必中的,
霹然發利響,我今不需彼,供奉尊者前,
祈度此黑鹿,令入安樂道,電閃紅母犬,
導使趨菩提,度我金剛護,令入解脫道。
 
左手執白弓,以之作掊擊,天龍亦震駭,
我今不需彼,供奉尊者前,祈度此黑鹿,
令入安樂道,電閃紅母犬,導使趨菩提,
度我金剛護,令入解脫道!
 
他這樣把黑鹿和獵犬的生命及弓箭等物全部供養尊者,說道:「請您攝受我為您的僕人吧!我暫時先回去向家人要一些道糧後就回來依止您。不知您是否常住此處,還是要遷往別的地方,請予明示。」
 
尊者對獵人把黑鹿和紅犬的生命釋放、供養,和他心意的徹底轉變,十分歡喜,對他說道:你這個獵人能從此不再造惡業,趨向善道,實為稀有難得。
 
你雖然想以後找到我的住地,但這是靠不住的。因為我的住處和行止都不固定,所以找我是十分困難的。如果真正決心要修法,就應該立即斬斷對家人的愛戀,現在就隨我來!我為什麼住無定所呢?理由是這樣的,隨即歌道:
 
稀有我惹巴,常住山崖處,
夏季三月時,雪山修禪觀;
依此除體障,清淨身內氣。
 
秋季三月時,城鄉往乞食,
討募諸穀物,滋身作道糧。
 
  
冬季三月時,深林修等持,
能除粗毒氣,增盛之障礙。
 
春季三月時,居山或草原,
能治肺脾病,除遣諸風疾。
無分冬與夏,專志修禪觀。
 
此身四大成,壞苦為自性,故應恒佑護,
一意保健康,如是方能克,五毒之煩惱。
 
隨意能服用,任何之食物,
此乃離貪欲,快樂之象徵。
 
能於一切時,孜孜修正法,
是為瑜伽士,勇猛大精進。
 
獵人說道:「師傅啊!您這樣的言行實在稀有,令人佩服。我現在是從心底深處發起學佛之願。我先回家一趟,對家人交代幾句話,同時準備一點資糧。我去去馬上就回來!在我未返以前,請您留在此處等我。」
 
尊者道:你如果是真的從心底深處發起修道之心,根本就無需再與家人見面。若能吃苦修法,則亦不必回家去取道糧,山中有的是蕁麻,樹上有的是野果,這些苦行之糧已經足夠了。
 
再說,人命無常,人心也是易變的,現在所發的道心若不持續,也是會轉變的。所以最好是現在就在此住下,如果一定要回去見家人,你且先聽我下面這幾句話:
 
獵士諦聽靜諦聽!雷音雖響惟空聲,
彩虹雖美瞬消逝,世間之樂雖暢懷,無非南柯一幻夢!
 
欲樂雖妙罪業因,有為似常速壞滅,
昔日所有今日無,去年活人今年死!
 
親密友朋成怨敵,滋身食品成毒物,
善意恩護招口角,自己造罪終損己。
 
百人聚會有百頭,其中己頭最要緊。
十指斷一無不痛,眾物之中己為尊,利己之時今至矣!
 
生命無常死速至,遲延修道終無益,
親眷投汝入輪迴,依止上師時至矣!
今生來生皆快樂。修持正法時至矣!
 
聽了此歌後,獵士金剛護意離顛倒,心趨正法。立即斷捨了回鄉探親之念,於尊者前求得法要後,即行修觀。
 
不久,略生覺受。遂稟告尊者道:「請尊者慈悲傳授我進一步的修行方法。」
尊者聽了他的報導,十分歡喜,說道:你已產生初步的功德,要進一步的修行,需要時常憶念這些事:
 
依止勝妙上師時,應以深心誠祈求。
修觀本尊空行時,起分頻頻明顯觀。
 
修念生死無常時,思維死期隨時至。
修觀大手印法時,點滴積累得增長。
 
修觀眾生如母時,頻頻思維當報恩。
修觀口傳深訣時,應持堅毅大精進。
 
心趨妙法精進時,善巧守護離起伏。
觀察是法非法時,應離武斷趨圓融。
 
勤植稼穡佛法時,捨棄世間一切事,
若得天人供禪食,無需辛勤積道糧。
 
慳吝聚財難發展,空行誓語如是云。
是故應捨諸遠慮,此心無復念今生!
 
於是尊者就將灌頂和口訣全部無遺的傳授給他。修行若干時候,獵士的覺受和證解都臻於究竟。以後他就名為獵士金剛護成為尊者心子之一。那條獵犬和黑鹿以後也永離惡趣之苦。尊者所住的那個山洞中,現在仍有獵士呈獻給尊者的弓和箭。
 
這是尊者在尼香古打與心子獵士金剛護相遇的故事。
​
譯文:張澄基
音檔製作:殷軍​
本  篇  注  解

 (1) 六妙法――此即指那諾巴所傳之六種成就法,並非天臺止觀之六妙法門
0 Comments

    線上有聲書

    為方便學習者學習佛法教義,   在此提供聖地文化叢書以及佛教經典佛學有聲書線上欣賞。

    日期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June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主題

    All
    佛教理論框架
    大威德之光
    密勒日巴的道歌
    第01-10集 密勒日巴道歌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教授

    RSS Feed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