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密勒日巴的道歌》~ 第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瓊瑪的故事

5/31/2018

0 Comments

 
Picture
尊者密勒日巴,在他的心子惹瓊巴的侍奉下,在只蒼的五小湖一帶乞食渡眾時節,遠近的人們都一齊說道:「看哪!尊者密勒父子現在正在笛色雪山和馬滂湖一帶修行利生啊!」大家這樣互相傳頌,尊者父子的名氣也越來越大。
 
此時覺若只蒼一帶的居民們屢聞尊者種種稀有不可思議的事蹟,大家都生起仰慕敬信之情,都一齊說道:「讓我們快去參拜那已經證得真是成就的尊者父子吧!」​

第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瓊瑪的故事 -1
第廿五篇 大女弟子惹瓊瑪的故事 -2 

一天,一大群人帶著各種食物和供養前來朝拜尊者父子。其中有一少女,她早已對尊者的生平和種種言行銘記在心,對尊者久已生起不退的信心。
 
原來她是一位智慧空行母的轉世,從小就對佛法深具信心;慈悲、智慧、精進亦無不具足,確是一位具有種性善根的人。
 
這一天,她帶領著四位少女朋友,隨著眾人前來朝拜尊者。為了當眾考驗和證實尊者的功德盛名,同時激發尊者的心情起見,她們五人同時向尊者父子唱了下面這首挑釁的歌曲:
 
  
三寶尊前誠皈依,慈悲祈賜大加持。
上方來此二惹巴,名聞遠揚傳千里;
來此參拜諸會眾,請暫肅靜聽我歌。
 
我等姊妹善女人,齊誦樂音歌此曲,
詞於韻和取譬喻,其中義理願君思。
   
惹巴二君試諦聽:
笛色雪山有美譽,名震關山千萬重;
未見之時盛名傳,群謂形似水晶塔;
近處親眼目睹時,白雪罩蓋其頂峰;
四周雪山環圍繞,遠近峰巒似綠叢。
雪山景色雖美麗,美景如是不稀奇!何足聲名震千里?
 
  
馬滂玉湖盛名傳,其湖似翠如曼陀,
行近親眼目睹時,眾水流聚一湖耳!盛貯雨滴一池耳!
環繞草原與嶸崖,不見有何稀奇處,何足聲名震遐邇?
  
紅崖高峰遠名揚,咸謂其崖似寶玉,
行近親眼目睹時,峭壁突出一山耳!
疏林叢樹綴其間,小溪繞山蜿流水,
山水清幽差人意,如是景色何稀奇?!
 
如等大小二惹巴,未見之時名貫耳,
眾人咸謂罕古今,真實偉大成就者!
 
行近親眼目睹時,只見老小二狂人,
裸體赤臥無羞恥,口歌小曲出囈語,
隨意暴露自男根,布衣半批著裸身,
狼吞窮丐殘食者,恣意樂行無忌者,
不見有何稀奇處!未見高明與奇特!
吾等至交五姊妹,朝禮聖跡遍天下,今日來此無意義!
 
吾等至交五姊妹,足跡曾至眾國土,
今日來此涉山川,腿痛足酸何利益?
吾等至交五姊妹,閱盡天下奇妙事;
今日清晨所見者,不過老小二狂耳!
 
吾等至交五姊妹,見聞廣博知賢愚,
密勒父子之盛譽,聒噪無實虛名耳!
汝等必是假佛徒,或為魔鬼所變障,
二者之中必居一,想係魔鬼來作擾!
 
汝若識得我歌意,應鼓勇氣酬一曲!
汝若迷茫不曉了,遠離此鄉回家去!
 
尊者聽了此歌後說道:「惹瓊巴啊!笛色雪山和馬滂三湖是佛陀親自所授記的修行聖地。對那些誹謗的人,如果不據理答辯,她們的罪業就深重了,修行聖地的殊勝也會被人抹煞了。
 
瑜伽行者的言行應該是毫無造作,任運自然常住本來風光才是對的。譏笑這種作風的人,應該予以開導,示以瑜伽行者的風範和正途,使她們的誤解和偏見得以糾正,使她們瞭解密乘行人的真正功德。我要唱一首歌回答她們,你與我和音隨唱吧!」隨即歌曰:
 
於此集會眾施主,能歌喜唱諸少年,
曲與韻和五姊妹,諦聽此歌思其義。
汝等知我是誰耶?不知今當為汝說。
 
吾等老小二惹巴,老者居右吭高歌,行者密勒日巴也。
左傍少年助唱者,惹巴惹瓊朵著也。
我以妙義配歌韻,取喻說理答彼問;
此曲非由推敲作,覺證心中自流出,應思其義銘記心。
 
笛色雪山有盛名,名震邊遠窮天際,
咸謂其山脫塵寰,一似琉璃水晶塔!
行近山足目睹時,果見山峰為雪罩;
雪罩山峰有來由,諸佛金口曾授記。
  
笛色雪山非尋常,矗立瞻州臍心處,白色雪獅舞躍地。
狀似水晶寶塔者,上樂金剛宮殿也;
四周雪山圍繞者,五百羅漢住所也;天龍八部供奉也;
四圍峰巒環繞者,出產香料之處也;
妙藥甘露淵藪也,大成就者住所也;無漏三昧得處也。
 
何處較此更稀有?何地較此更奇特?
馬滂玉湖盛名揚,遠處不見多傳聞,
咸謂其湖通體翠,澄瑩碧玉一曼陀!
行近親眼目睹時,見一大湖盛碧水,
溪流雨露總集處,往昔如來曾授記,
湖名無暖遐邇聞,四大江河之源頭,魚鱉水獺遊舞處。
 
所謂湖似曼陀者,八大龍王宮殿也;
滴流灌注此湖者,甘露醍醐涓涓也;
帝釋浴身天露也,八功德水具足也。
  
湖周草坪綠萋萋,峭崖峨岫作莊嚴,
正是小龍藏寶處;寶樹瞻香出生處:南瞻州名由此出。
 
何處較此更稀有?何地較此更奇特?
紅崖高峰盛名揚,遠處不見多傳聞,咸謂其崖似寶玉;
行近親眼目睹時,草坪矗立一突崖,
往昔如來曾授記,取名黑山號霹靂。
 
森林北方境中央,藏印兩國交界處,斑斕猛虎漫遊處;
蔭深濃茂森林處,盛產旃檀幽香木,六善妙樂如意樹。
 
紅崖崔巍似玉者,仙人天子住所也,
空行授記靜修所,古昔大德成就處;
四周小溪繞山流,遊客漫步賞心所。
 
何處較此更稀有?何地較此更奇特?
我等大小二惹巴,遠處不見多傳聞,咸謂真乃成就士。
行近親眼目睹時,只見無羞二狂人。
 
老小不知羞恥者,執相妄念已盡也;
坦然赤裸而臥者,已離能所衣著也;
男根自然隨露者,已離人為羞窘也;
口中隨時出新曲,覺證自然流露也;
布衣一襲披身者,拙火暖樂熾然也;
食用窮人粗陋食,已斷貪欲之兆也;
恣欲而行隨意樂,六識坦蕩騰騰也。
 
引導宿善諸弟子,作彼依歸上師處,
具信請問口訣處,男女施主朝拜處,博、嚴比丘請益處,
修士質詢覺證處,內心懷疑斷絕處,
本體實相研討處,現證無生空性處,
立契本來心性處,催發道上暖相處,
自利現證法身處,利生悲心湧生處。
 
何人較此更稀有?何事較此更奇特?
來此聚會五姊妹,汝雖朝拜諸聖地,無非徒勞身心耳。
 
今後若欲再朝拜,應往朝禮聖哇底(1);
汝雖曾遊眾山川,無非虐待貴足耳!
今後若欲再遠行,應朝菩提金剛座。
汝之閱歷雖眾廣,所見皆無大意義,
今後若欲再遊歷,應謁拉薩儲龍寺(2)。
 
汝之見聞雖博雜,所聞大都近兒戲,
今後若欲求聞解,應受耳傳之口訣。
汝雖曾依各種人,無非世間親朋耳,
今後若求真依靠,應依善妙真上師。
汝雖曾作各種事,所為大半皆屬業,
今後若欲作益行,應行佛陀之教法。
此我老密之回答,若解其義即法訣,不解即是一小曲。
 
我乃無拘瑜伽士,我行我素隨意樂,
來此聚會施主眾,日暮時遲可離矣。
 
五位少女中,站在中央的那個少女,聽了尊者的歌後,不禁生起極誠的信心,眼淚簌簌的走近尊者,從自己的頸上拿下來一串頸珠,又恭敬的從頭冠上取下一束玉石,全身禮拜,跪在地下,啟稟尊者道:
 
首自法身金剛持,猶如一燈燃一燈,
次第相傳得相續,大悲覺證寶傳承,此非諦洛那若耶?
 
萬里跋涉苦盡嘗,親謁諦洛及那若,
承襲衣缽得妙法,此非瑪爾巴譯師耶?
 
瑪爾巴譯師之尊前,歷盡煎熬甚稀奇,
苦行成就範千古,此非密勒日巴耶(3)?
 
尊體赤裸發光彩,尊口出音似梵天,
尊心悲智光無盡,敬禮父尊身口意。
 
吾儕來此五姊妹,前生未積福報故,
雖得人身種性卑(4),修行佛法無自在。
 
今日依尊加持故,我心深處起淨信;
茲以頸鏈之珠寶,髻飾莊嚴之玉石,
誠意供奉尊者前,祈賜恩被授佛法。
至尊聖者大惹巴,可否慈悲為吾等,
講說自己之略傳?來此聚會諸信眾,入耳必獲大利益。
 
她這樣至誠的祈求尊者引導她進入佛法之門。密勒日巴回答她說:我不需要你的珠寶和玉石,你們如果真心想學佛法,比我博學的和超勝於我的上師別處亦有。你們應該去依止別的上師修學佛法。
 
我對衣食和生活的種種顧念,早已完全斷捨了。經常都在無人的山谷中獨居,你們恐怕不易效法我這樣的苦行來共修吧!我這種缺衣缺食的艱苦生活,恐怕你們也受不了。我有一歌,你且聽來:
 
金剛持佛所加持,諦洛那若至尊前,
遍歷艱辛甚稀有,通兩國語大譯師,此我父師瑪爾巴也。
 
父師慈悲所護佑,密勒日巴我名也。
我父密勒智慧幢,我母名白莊嚴女,聞喜我之原名也。
 
往昔因果業感故,母女三人甚薄福,
慈父見背正壯年,從此歷盡人間苦。
如幻田產及財寶,盡為伯父姑母奪,母子三人成奴僕。
 
伯父動輒怒氣生,拳打足踢孱弱身;
姑母顏色及喜怒,未敢暫忽時兢兢,遍嘗賤奴之疾苦。
母子煎熬折磨盡,悲苦無告意沮絕。
 
血淚深仇難自已,立志訪師學誅法。
雍登那嘎及雲登,二師尊前得法訣,
三種誅法(5)得自在;作法盡誅諸仇敵。
伯父姑母親目睹,鄉人親屬盡株連。
事後我心甚痛悔,決心懺罪學正法。
 
耳聞遠處有譯師,駐錫羅去切普處,
親承那若之加持,梅紀大師之嫡傳。
不辭艱辛遠跋涉,來至恩師瑪爾巴前。
 
我於師前學正法,歷時六年零八月。
為淨我之罪障故,師命造一大石堡,
屋高九層連庭院,遵囑一一建築成。
 
恩師慈悲予攝受,傳我究竟大印見(6)。
指示甚深之實相,授我那若方便道,六種成就之妙法;
圓成四灌法流道,那若大師之心傳,
深可信託諸口訣,一一慈悲盡傳授。
 
我亦精進離懈怠,捨棄今生一切法,
專心一意習禪觀,趨入究竟安樂門。
我之生平略如是,汝等樂天五姊妹,如今可以返鄉矣。
 
她們聽了尊者的生平後,都對尊者生起了不可動搖的信心,齊向尊者苦苦哀求攝受為徒僕。
 
尊者說道:「你們都是嬌生慣養的富家子弟,雖然你們隨我去,恐怕也受不了那樣的苦吧。羞恥佛法應能忍受如斯的苦行,你們仔細想一想自己能否辦到呢?」隨即唱了下面這首歌來質詢她們的決心和勇氣:
 
 
敬禮譯師瑪爾巴前,汝等聚此五姊妹,
若真專志修佛法,決心跟隨我老密,細聽此歌善思維。
 
汝應仔細慎自問,能斷諸欲堅持否?
能忍勞累苦行否?能依上師之指示,如法修行不退否?
 
魔鬼牢獄之家園,縱能從此永捨離,
險山寂洞苦生活,亦能長期忍受否?
雖知親朋如繩網,深知此害願捨離,能依如量上師否?
雖知美食與財寶,皆為魔鬼之引誘,
 
終必招害能斷捨,能耐苦糙薄食否?
雖決捨棄輕暖裘,能生暖樂拙火否?
 
承事愛侶縱能捨,能耐獨居寂寞否?
雖能斷捨世八法,堪居卑下無怨否?
雖知此世皆無常,能觀命在呼吸否?
 
以上各事若堪能,可隨我去學承續。嘎居上師之宗風!
我當傳汝真言乘,方便妙道諸口訣,授以灌頂賜加持。
 
五姊妹聽了都喜歡雀躍難以言表。為主的那位少女說道:「我們的四大肉體雖然是低劣的女身,但就一切種識而言,眾生卻都是一樣的,並無男女之區別。我們思及輪迴之過患,決心如尊者所囑去刻苦修行,但是否能夠有此耐心不負師望也不敢說;所以請您先攝受我們為您的僕人吧!至於我們是否堪能修行,您的心中現在也一定十分明瞭。請您慈悲在不拖累您的情況下,方便攝受我們吧!」
 
說畢就唱了下面這首歌來表示自己具有能如尊者所期望般羞恥之信心,同時請求尊者攝受她為徒僕:
 
圓滿父師仁波切,赤裸尊身極采耀,
示範修行利群生,敬禮至尊惹巴前。
 
來此吾等五姊妹,雖是低下女人身,菩提心中無男女。
思維輪迴過患故,願如尊囑拼全力,克勞堅忍修苦行!
 
家園本來是牢獄,願永棄之依山居!
親朋本是魔障礙,願永棄之依師尊!
財寶本是魔誘惑,願永棄之修苦行!
 
輕暖毛裘棄如履,願生拙火之暖樂,
永捨愛侶及市居,無人山中修法行!
 
斷捨世間八法已,常居卑下無怨尤!
痛曉一切皆無常,念念精勤而修觀,如師所囑而修行!
 
圓滿上師仁波切,吾儕至誠五姊妹,
乞以慈悲哀攝受,傳以恩庇之佛法!
 
尊者自忖這些都是有緣的弟子們,於是就攝受她們為徒僕。此時尊者父子正在五小湖附近居住,就在該地傳給五姊妹灌頂及口訣,命她們去修觀.。為主的那個少女(惹瓊瑪),在三天之內就產生了拙火之暖樂及其他覺受。各種功德皆次第生起。
 
某一段時期惹瓊瑪染上了疾病,尊者自忖道:「我到要看看她是否真有住山的耐心和堅固不移的信心。」
 
此時惹瓊瑪不顧病痛,將一切所有棄之不顧。雖然病態十分嚴重,她也不管,仍舊住在山洞裡決不下山去求醫,真正的獲得「抗禦逆境」的把握及成就。
 
另外又有一次,尊者在其他某處居住的時候,惹瓊瑪前來朝覲。此時有許多信徒也來朝拜尊者。尊者為了測驗她的信心有無退轉,故意的唱了一首含有深意的歌:
 
祈禱至尊諸上師,皈依本尊諸佛陀。
來此聚會諸信眾,且聽老密歌此曲。
  
汝若未能捨八法,莫言己是信佛者,
一旦遭遇逆境時,信心將退捨佛法!
 
汝若未能斷十惡,莫說己為持戒者,
惡業感應無毫爽,墮落三塗豈偶然?
 
心中若仍存狡詐,莫謂己能持密戒,
不能直心是道場,墮金剛獄豈偶然?
 
若未廣大習聞思,切莫貶損他宗派,
否則日漸離道遠,不覺心自背佛法。
 
若未親證法如幻,行善去惡不可忽,
未脫業力束縛故,墮落三塗豈偶然?
 
未識他人之根性,莫責其人謗其法,
否則自心增傲慢,墮犯過失損自他。
 
 
心與法性未融合,莫誇自得善覺受,
否則不知不覺間,招惹魔障甚難防。
 
心若未證離言境,切莫侈談高深見,
否則眼高而手低,意求佛果終難得。
 
未證自在任運境,不可恣意胡亂行,
否則自招惡反應,各種苦惱自來臨。
我所說法應記心,善思其義令明瞭!
 
聽眾之中,唯有惹瓊瑪明瞭尊者的密意,起立言道:「我對恩師大成就者一切言行,無一刹那略滅淨信之心!」說畢就唱了一首「十五決了曲」:
 
敬禮至尊諸上師。
 
如師父尊大士前,恭敬信心永不斷!
三寶佛陀聖眾前,我已獲得真救護!
耳傳口訣心已契,從此不雜世言詮!
 
本尊瑜伽之修觀,每日四座已不斷(7)!
顯境本來如幻化,執實習氣已捨除!
 
心體本來是光明,不參妄念作污染!
外境諸法(8)之實性,不以能所 二執垢!
 
此心本來之體性,不為習氣作依根!
自心法身體性空,不以有相污染之!
 
此身四大眾病集,不因此身作爭鬥!
魔障本身增上緣,何用疑慮占卜為?
 
習氣幻變之夢境,不以妄心執為實!
忍辱怨敵即上師,不以敵害作報復!
 
 
成就上師之言行,不以妄念作揣奪!
佛陀自顯本來成,不向外境求佛果!
具信善根之弟子,悲心不斷常恩佑。
 
噫嘻!尊者我上師,深恩似海難與酬!
愚蒙不肖此劣徒,祈莫捨離賜悲護!
 
密勒日巴聽了十分歡喜,心想:「她真是一個具相的瑜伽母,堪能作為修行之道伴。」於是就把一切的口訣無遺的傳授了給她。又對惹瓊巴說道:「你是一個很善於調教弟子的人,從此你要好好的攝受她。」就把惹瓊瑪交付給了惹瓊巴。
 
於是他倆就結為道伴,共修了一個時期。後來她一人在北部的天池富珠洞中,禁語修行達八年之久。最後終於得到禪觀之十種證相和八種功德(9)。於道上之斷、證(10),各種功德皆得成就,即此肉身往生空行淨土。
 
這是密勒日巴在覺若只蒼的五小湖邊遇見惹瓊瑪--尊者的四大女弟子中之一的故事。
​
譯文:張澄基
音檔製作:
殷軍


本  篇  注  解
 
  (1)聖哇底,於尼泊爾國某地有一廟,其中供有一殊勝佛陀之像,據云該像塑於佛陀在世之時,親為佛陀開光加持(?)。藏人極為崇奉,朝拜者甚多云。
 (2)儲龍寺--為藏王松贊剛波所建,為西藏有名之聖廟之一。
 (3)此處原應譯作:密行大惹巴,或禁行大惹巴,但如此則意義不明,故還譯為密勒日巴。
 (4)種性卑--此處大概指女人身,並限指家族之種性卑下也。重男輕女之觀念,過去全世界皆然,佛教是否對女人較男子為低劣頗難輕斷,就小乘言表面上或有此趨勢,但實質上亦不一定如此。釋迦終究許可女人出家,以及眾多女眾得阿羅漢成就之記載,在在皆是。至大乘經中則女人勝過男人之記載更多,密乘更強調女人在多方面勝過男人,許多佛像亦皆為女身。
 (5)三種誅法--原文作:mThu,惡咒、殺法;Ser,降電法;gTad,則不知為何種誅法。
 (6)大印見--即是大手印見,為譯文方便起見,大手印見常必需縮為大印見。
 (7)每日四座--依密宗規矩,行人每日應修四座法,每座約二小時。
 (8)外境諸法之實性--直譯應為「所作有法之實相」,如是譯則反而其義不明矣。
 (9)十種證相、八種功德--十種證相可能為氣入中脈時所顯之內外五相,八功德可能為八大世間成就之功德。但亦不敢確定,此類佛教之數目字的術語,實在太多,不能全記,手中亦無專書可查,特向讀者致歉。
 (10)斷、證功德--於修道上,斷一分煩惱,或斷一分愚惑,則證悟法性亦必得一分增長。反之,若證得一分實相,則煩惱亦必減少一分。斷、證功德所以是正反兩種之同時成就。
​
0 Comments

《密勒日巴的道歌》~ 第廿四篇 一個垂危笨教徒的復生

5/31/2018

0 Comments

 
Picture
​敬禮上師
尊者密勒日巴一時於灰崖金剛堡禁語安居。
某月上弦初八黎明時分,好幾個服飾莊嚴的空行母前來同聲向密勒日巴唱道:
 
噫戲!禁語瑜伽士,具大堅毅行苦行!
廣見輪涅一切法,雪山叢中一雄獅!
大力勇士試諦聽,我等空行四姐妹,特來告汝一音信。
明日清晨拂曉時,汝應離此金剛堡,
遊行巴通湖東岸,彼處有一大罪人,貪嗜享用惡業重,
汝應度彼向白法,轉彼邪道入佛道。
明日下山往彼處,眾生當蒙大利益。
 
歌畢不見。尊者自忖這是空行母的授記,於是就下山向東行去。途中遇見一個牧羊童,他看見尊者腳不沾地在空中飄馳而行,不覺生起無轉的信心,就把自己的食物供養給尊者,請求尊者傳授法要。​

第廿四篇 一個垂危笨教徒的復生 -1 
第廿四篇 一個垂危笨教徒的復生 -2 
第廿四篇 一個垂危笨教徒的復生 -3 

密勒日巴就對他開示因果不爽,輪迴過患,人身難得,生死無常等基本佛理。這些開示深深的印入他心中,他立刻說道:「師傅啊!聽了您的開示,我對輪迴的痛苦實在銘刻於心,對今生的一切快樂享受也毫不感興趣了。您剛才所說的種種苦痛,若降臨我身,我怎能忍受呢?想到此處,心中異常惶恐,如同面對死亡一樣。所以請您慈悲開示我一個解脫的法要吧!」
 
尊者道:「好!我可以傳你法要。」
 
牧羊童說道:「我有一個隱秘的山洞,名叫瑪母崖,這個地方除我之外任何人也不知道,我們到那裡去吧!」
 二人來到洞中。牧羊童向尊者奉獻上好的供養後就請求尊者傳授除苦之法。尊者就教冷一個修定的觀法。
 
修了不久,牧童對尊者說道:「正在修定的時候,什麼苦痛都沒有;但心意奔馳想到輪迴諸苦時,心中就難以忍耐了。請您傳授一個令我常時快樂的法要吧!」
 
尊者道:「想要恒常安樂,必須永斷一切罪惡之行,像我一樣時常修持清淨的佛法。」
 
牧童說道:「我時分期望能恒常快樂,決心修習清淨佛法。請尊者慈悲攝受我為徒吧!」
 
密勒日巴知道他是一個有緣的弟子,就予以攝受,並傳以灌頂及口訣。以後他就成為具證悟的大弟子中傑出的一員,名叫茲吾惹巴。
 
在遇見茲吾惹巴的那個早晨,眾空行母又現身對密勒日巴說道:「有一個名叫那普的地方,你應該到那裡去。」尊者就依囑前往該處。
 
那裡有一富人,他有許多兒女。這位富人原是一位極虔誠的笨教徒(1),此時正染上了一個極嚴重的疾病。
 
他的長子剛從笨教喇嘛處問卜回來,卜卦的結論是:要想疾病痊癒,必須要殺一百頭牛,一百頭綿羊和一百頭山羊,用來祭祀笨教的神祗,同時延請笨教僧侶作法設醮供養諸神,這樣病就能痊癒了。
 
於是子侄們立刻準備大規模的笨教的法事來,三百頭牛、羊等亦已捆縛在地就緒,馬上就要開刀宰殺,用以祭神了。
 
此時尊者剛剛行到那普,看見一個少女正在打水,尊者就趨前向她乞食。少女說道:「我們這裡有一戶鉅富,他家中正在作廣大的法事,你到那裡去乞食,我有把握你一定會滿願的。」
 
密勒日巴就走到鉅富人家的門前,看見門戶大開,人狗往來隨意進出,富戶的家人們對尊者說道:「師傅啊!我們所最敬愛的人現在病得非常嚴重,請您到別處去吧!」
 
尊者說道:「我既已來到此地,就請你們給我一點食物吧。」他們就選擇了一盆食物送給尊者。
 
此時一大群親朋和醫生都圍繞在富人左右探視病況,尊者就走向眾人處向他們乞食。
 
病人一見密勒日巴的尊容,不由生起極大的淨信,他的心理也有了極大的轉變。他抓住尊者的衣服說道:「師傅啊!我是一個過不了今晚或明早的人,請您慈悲救我一下吧!」說著眼淚簌簌的不住滴了下來。
 
密勒日巴說道:「你能對我有這樣的誠信,緣起兆頭實在很好。我如果把你的病治好了,你能否捨棄今生的一切來專志學佛呢?」
 
富人答道:「如果這一次我能痊癒,無論師傅怎樣吩咐,我都會遵行不誤的去修學佛法,我的兒子們也會皈依佛教。」
 
尊者忖道:「空行母的授記說,有一富有但罪業深重的人要度他向善,同時會利益許多眾生,一定是指此人了。」
 
於是尊者說道:「既然如此,你們應該知道這些牛羊縱然被宰殺去祭祀笨教的神,但是對你的病不但毫無幫助,而且只有使病況增惡,所以你們要把這些牛羊全部放生!至於你的病,我有把握能夠治好。但我要問你,你是信仰什麼教的?」
 
富人說:「我並非不相信佛教,但對笨波教卻是一向十分信仰的。」
 
尊者道:「既然如此,現在就請所有的笨波教的巫士、喇嘛和醫生們都一齊離開此地。我就替你來做一場笨波教的法事吧!」
 
富人的長子說道:「我看是請笨教的喇嘛和這位瑜伽行者同時作法,豈不好嗎?」
 
尊者說道:「你說的話並沒有錯。但是現在這裡喇嘛、醫生、人群一大堆,加上笨教的唱頌祭儀,真是亂糟糟、鬧哄哄的一團!所以一齊都送出去最好,要緊的是使病人痊癒。」
 
富人說道:「你們遵照這位師傅的吩咐去做吧。」
 
作法的人、醫生們和親朋都說道:「把念經祭祀的人連帶醫生也一齊弄走了,現在是既無人看病,又無人祈禱。這位富人恐怕是死定了啊!」說畢大家都十分憂傷。
 
病人說道:「作法事需要些什麼,請您吩咐。」
 
遵照道:「我作法事,根本不用任何供品。你現在且聽我唱誦這一曲笨教的儀軌吧。」
 
於是遵照就倣效笨波教的歌調和模樣,唱了下面這首「祭神歌」:
 
索,雍雍,雍雍,雍雍哦(2)……
 
劫初世界初成時,外顯諸有初顯時,此心執受外境故,
諸大合成眾蘊聚,三界城堡得形成,由此而有輪迴事。
 
執取內心諸相故,空明明體顯眾相,
此為一切諸煩惱,各種業惑之根因。
由於執著諸相故,有漏世間虛幻成。
 
如是執著父母相;認取外境以為父,
將此心意執為我;執受母相以為實,心動造作種種業。
 
父母相合產兒女,生子號十二因緣,
生女名為八識聚,二十兄妹如是出,家人老小廿二人。
 
由於夫婦關係故,八萬四千煩惱生,
三百六十疾病起,八萬魔鬼障礙生,
內病四百零四生,此為我歌之初章,講說家人之種類。
 
家人總共廿二名,皆染無明根本症,由此衍生百千病;
上身罹染各熱症,瞋恨熾炎似火燃,怒視仇敵做牛吼。
 
下身染患各寒症,慾惱奔馳似澗流,
貪愛滴欲如水漩,中間癡惱生痞腫,無明我執猶漩渦;
身罹支分之氣病,驕慢狂傲自窒息。
心輪集聚諸疾病,自讚毀他刺痛人。
 
散亂五毒之床上,頭枕能所二執枕,
於善業時無口味,於惡業水極渴飲,
嘔吐善法之藥物,口噴閒話之唾涎,十方聞之皆掩鼻。
 
八風外衣披上身,欺偽小墊坐臀下,
十惡眷屬作圍繞,競行各種亂意法,
心中惟貪諸物質,如是諸病誠修惱,
此為我歌第二章,講說各病之情由。
 
如是諸病云何治?應問卜筮修笨儀。
故我初步先問筮,差遣無常之專使,問卦博學女巫前。
 
女巫召請天神至,延坐淨信柔墊上,
供斟殷重誠敬酒,以慕法糧作卜堆,以甚深意來問筮。
 
卜筮專家之女巫,以四大種為筮圖,
十二因緣作月降,以八識聚作八卦(3),
以九乘道(4)為九宮,吉凶善惡立分曉。
此為我歌第三章,略述問卜之準備。
 
博學女巫出聲言,所問廿二家人卦,卦象不佳甚兇惡。
自從無始輪迴起,輪涅根據作卦本,
出生迷亂無明灶,文字燒焦清淨見,
貪嗔二毒污穢身,穢灶燒焦之臭氣,
熏走智慧之父神,掩鼻上升清淨天;
大樂地神遠退避,自明勇神逃夭夭。
由此三神遁避故,鬼人各種災害至。
 
世間八法惡兆起,蘊聚各種苦痛生!
男魔嗔惱如火灼,女魔貪欲似水泛,
癡暗龍魔舞爪侵,驕慢狂風似厲鬼,
妒忌惑人成魍魎,自我偏見多勒妖,
矜持驕慢麻母鬼,惡業習氣閻王卒,
如是眾鬼齊侵擾,造成各種之災害。
 
有生必死命兆惡,有集必散家兆否,自心顛倒敵兆凶;
各種卦兆皆惡故,應修回遮之笨儀。
此為我歌第四章,講說命相之惡兆。
 
我今唱誦笨教儀,專一思維笨教理,
觀察甚深笨教義,總得如下之結論:
 
元始最初之早晨,三藏經論為神座,
聞思修供為贖物,清淨密戒作供品,
四部密續作唱誦,無貪無執作施食。
佛父隱蹤對治法,收攝無明歸法性;
 
大樂地神遁無形,降服四魔作對治;
自明勇神隱身形,斬除貪著為供贖;
世間八法之惡見,無貪明體利刃擊;
蘊聚煩惱之苦痛,大樂法性降服之;
 
火熾嗔惱之男魔,空性智慧搗毀之;
貪欲女魔似水泛,心性空寂降服之;
無明癡暗之龍魔,現空解脫八龍降;
窒息驕風大力鬼,智慧空性為調服;
 
妒忌詭詐憎日鬼,智慧利箭射服之;
利嘴多舌麻母鬼,誦儀自他皆空除;
貪愛自欲多勒鬼,以利他行作調服;
惡業習氣閻魔鬼,心現皆空以捶擊;
如是惡鬼如是擊,供神供品如是供!
 
心性本來無生滅,命卦不祥笨儀轉;
本來伴侶無離聚,家人卦惡笨儀消;
聖者之財無竭時,財卦不吉笨儀迴;
凶兆咒厲笨儀滅,惡兆笨儀轉吉祥,
煩惱苦痛驅齊走,一切惡緣笨儀消。
此是我歌第五章,述說降服諸魔事。
 
 家人父子二十二,已從癡疾得解脫,我執呻吟已寂滅。
喂噫!臥床汝富人!而今面容彩光發,
空明體耀精神爽,空樂三昧飲食鮮,
心志記憶皆明了,而今身體已痊癒,心應感恩作祭祀。
 
遣子明體往鄉野,於大圓滿高山上,
特命恒持正念童,放出大牛九乘道,
驅出綿羊四密續,以及山羊經律論,
於平等性大地上,款宴各種智慧客。
牲畜排列空體上,塗灑聞思之黃油,
樹立本來智慧旗,酬謝與會人天客。
 
博學卜筮巫師前,懸奉頭顱(5)誠敬信;
甚深經典笨教前,方便智慧良駒獻;
笨體普賢父神前,供以公牛九乘道;
五類報身敵神前,供以四部密續羊;
化身如來命神前,供以經律論三藏;
清除大種藥神前,四無量心作供養。
此我頌歌第六章,講述謝恩善祭儀。
 
上述公牛山綿羊,綁於廣大笨椿上,
一切智慧之屠夫,磨利鋒銳智慧刃,
剖開命孔二資糧,斬斷二執之命脈,
妄念肉皮盡剝脫,經續密義截支體,
依聖理量切肉支,以口訣匕剁肉塊,
 
各種笨體之身肉,盡塞笨(6)性大缸中,
本具三身為爐腳,四無量心作火燃,
缸上笨性各肉塊,煮至爛熟澈悟地,
覺受證解臻究竟,動靜一如浮肉起。
 
笨性廣大宅寓中,內藏迷亂六道城,
召宴萬千眾遊客,五智妙手作烹廚,
善調諸法一味酒,斟於個個宴客前。
 
具足傳承善巧上師前,供以圓滿最勝上身肉,
堪能善解口訣上師前,供以解脫菩提之脊肉;
能拔眾生解脫輪迴師,供以身根淨分之眼肉;
 
能解文句義理博學師,供以能嘗百味之妙舌;
能持戒律無垢之僧伽,供以清靜素珍之美味;
善知因果不爽之笨波,供以自他二利之酒肉;
 
現證無生空性瑜伽士,供以最極大樂之脂肪;
悲心護佑教法之長者,供以普利一切之咽喉;
修持真言方便道行者,供以大樂覺受上體肉;
 
深觀諸法無常大修士,供以方便覺受下體肉;
心離宗派執見豁達士,供以融洽一切山羊肉;
悲心具足不執宗見士,供以四無量心關節肉;
 
心極厭離世法之有情,供以無貪離根之胸肉;
修持根本教法之行者,供以如意四法(?)之命肉;
具菩提心療病之醫士,供以利今益後之腰肉;
 
居心恭敬殷重之士夫,供以精要口訣之心肉;
恒行善業誠信之人士,供以因果不壞之肝臟;
勇猛精進堅信之徒眾,供以方便智慧之腎腰;
 
於初修業無知之學眾,供以善說權教之腿肉;
守護覺受不斷瑜伽士,供以精要口訣之鼻肉;
此為我歌第七章,講說供奉宴會客。
 
而今宴會將圓滿,各客不久返家園。
種識雖同道不同,食客賢愚萬千別:
故於裝模作樣者,貢高我慢比丘前,供以二執之男根;
 
執持文句法師前,供以瘦脊之乾皮;
驕慢貪欲僧侶前,供以無肉之頸背;
狂傲誅法惡咒師,供以頸骨苦黑汁;
 
偏見執著之和尚,供以曲諍之脊骨;
貪食美味乞食者,供以偽行之鼻尖;
棲戀城北之行者,供以閒話之耳朵,
 
信微邪見之徒弟,欲利益之反招損,供以惡味之脾臟;
擾亂四眾之惡人,供以苦味之膽臟;
不明心性之法師,外表莊嚴內無實,供以無味橫膈膜;
 
口中修持之行者,架勢甚大利益小,供以腫泡之肺臟;
狂傲識淺瑜伽士,供以胸膈之外皮;
身居市廛笨教徒,貪嗔熾盛傷命者,供以胸尖之喉管;
 
欺騙胡說之巫覡,供以盛尿之膀胱;
不認因果斷見者,終墮或斷或常邊,供以無肉之羊尾;
從不思善行善者,終必自害亦害人,以臭肛門供施之。
 
一心執著禪定者,難脫愚癡無明羈,供以粘黏大小腦;
誇言自具奇法者,供以輪迴之腹膜;
貪戀繁華逞欲者,供以害眾之肉瘤;
 
漠視空性麻木人,供以無肉之軟骨;
福薄德小野心家,供以無益之喉頸;
淺學寡聞為人師,供以下部之指腸;
 
山居愚人傻行者,供以外細內粗肚;
一心貪聚財物者,供以下行之喉管;
潑辣吝嗇之女人,供以內外口、鼻孔;
 
慳吝難捨之富人,供以圓脹之肚皮;
只見此生之愚人,供以擾心之睾丸;
口蜜腹劍之徒弟,供以卑劣之迴腸;
 
爭吵實非之女人,供以堅硬之牙齒;
兒女成群之父母,供以無肉之外皮;
一無所有為家忙,今生來世皆成空,
 
如是糊塗愚蠢人,供以無用之結腸;
於法退轉無緣輩,供以無肉之清湯;
延擱修法無勇人,供以懶行之殘羹;
 
中陰眾生過萬億,供以所剩各食物;
屠夫名號一切智,渠授四灌解五門,
我以智慧之大壇,滿盛醇香之甜酒,
無分高下與貴賤,敬斟所有宴客前。
 
酒食準備甚豐盛,飲兮食兮勿躊躇!
此我宴曲第八章,講述奉客之經過。
 
 如今應唱吉祥歌,答謝諸佛之恩賜。
佛身雖然住法性,不顯金身示俗人,
但我至誠之讚頌,慈悲如來必耳聞!
上師莊嚴住我頂,金剛兄妹環圍繞。
 
首應厭惡世無常,捨棄此生無少顧;
次應善讀古德傳,激勵身心學榜樣;
最後廣覽大小經,擇要精心善究討,
心中所知莫顯耀。我此讚頌供奉儀,
若有不全不周處,愚蒙錯謬諸過失,
尚祈來會諸聖眾,憫我愚劣祈宥恕。
 
 現以主人之身份,唱一自豪之小曲。
最初罹此重病時,曾遣行者往問卜,
渠乃精進瑜伽士,帶回卜筮之預記,
施作贖命之祭祀,善巧施儀得圓滿。
 
最後祭儀謝恩時,始知渠為大富人,產業財寶無窮盡。
當渠招待客人時,尊卑次序如禮法,
故知渠乃具覺受,真正修行瑜伽士。
宴畢謝客談論時,出語不凡具義理,堪為眾人之上師。
滿足客人離宅時,謝語合宜離卑亢。
宴客即是行佛道,發願輪迴畢竟空!
 
 噫戲!何者為「笨」?誰之「笨」?
 家人廿二之「笨」也。
 被困厄者以「笨」解,被束縛者以「笨」脫,
 被壓迫者以「笨」釋,此我飯後之閒話。
 
 勸君痛飲法性酒!妥噶(7)覺受自娛樂。
 二種自在之小歌,唱時不覺喜怡怡。
 修行加持大力降,慈心醉語笑哈哈!
 我唱此歌甚快樂,樂極不禁笑呵呵!
 樂極似醉大嘔吐,嘔吐身心大快活!
 佛力加持大聲吼,喜哉!塊哉!上師恩!
 
此我頌曲第九章,略說宴畢結尾語。
 
 尊者這樣揶揄的仿效笨波教的念誦腔調和祭儀方式予病人以大力加持,富人的垂危重症,竟霍然不藥而愈。他的兒女親朋、奴僕和善知識等大家都歡喜欲狂,雀躍萬狀,難以形容。
 
街坊鄰居也都說:「能把垂死的人救活過來,真是不可思議!看來佛法的加持力確實要比笨波教殊勝得多啊!」大家因此對尊者生起了不動搖的信心。
 
於是那富人說道:「師傅啊!您剛才所念誦的儀軌和唱讚骨子裡都是佛教的,並不是笨波教的。我以前對笨波教十分信仰,從此以後我當一意殷誠皈信佛法。我的子女家屬也一齊皈依佛法,尚祈攝受。」
 
尊者見其至誠,也就應允了他的請求,攝受富人和他的八個兒子一齊皈依佛教,傳以佛法。其中一子曾於笨教之法多學廣聞,圓滿通達,他對尊者和佛法生起了不可動搖的信心。
 
(他)對尊者說道:「外表看起來,佛法和笨教在語句上和形式上差別好似不大(8)。但慈悲、事業、和利益卻大不相同。特別是笨教在修持任何一個儀軌或祭祀時,一定要殺生來祭神。笨教的那些享食殺生之血肉的神祗們最多也只是世間有漏的天神而已。皈依笨教的人於臨命終時大都自己毫無把握,在恐懼無依的情況下死去。我現在決定捨去笨教,專志學佛,尚懇尊者慈悲攝受我為徒僕。」
 
尊者觀察他確是一個具有善根的弟子,就答應了他的請求,傳以灌頂和口訣,使之成熟和解脫,取名為顯恭惹巴。以後成為尊者的親弟子之一。
 
他的父親和親友們於尊者在龍果綠杜堡,白普八莫堡和八庫及堡靜修時都用上妙供養及各種承事來侍奉尊者,以此善根之力他們皆能永斷諸惡趣門,趨入解脫及一切智道。
 
這是尊者在白普馬堡和那普白馬堡與具覺證者茲吾惹巴等人相遇之經過和碰見親近弟子顯恭惹巴的故事。
 
譯文:張澄基
​音檔製作:
殷軍
​
本   篇   注   解
 ​
 (1) 笨教徒,即是笨波教徒之縮寫,為西藏之原始宗教,遠在佛教輸入前,即在西藏存在。
 (2) 此句無有義理,不過是笨教開始念經時的一種音調耳。
 (3) 八卦,由此句看來,中國之八卦等星占學早已輸入西藏,恐在唐朝或唐以前即已輸入,至密勒日巴時(宋朝),八卦及中國之占卜、星象等學,已盛行西藏矣。譯者在康藏時,曾見喇嘛學習中國及印度兩種不同之星占術。
 (4) 九乘道-----此為紅教,或舊教寧瑪派對整個佛法之區別判教:①聲聞乘②緣覺乘③菩薩乘④事部密乘⑤行部密乘⑥瑜伽密乘⑦麻哈瑜伽乘⑧阿努瑜伽乘⑨阿底瑜伽乘。
 (5) 笨教祭祀常懸頭顱作為法器。
 (6)此為密師外表上仿效笨教之念誦,實際上則利用笨教之每一儀式或名詞以表揚佛法,全歌之「笨」字,可用「佛」字或「法」字來代替,如笨性即是佛性或法性,笨體即是佛體或法體等。
 (7) 妥噶,藏文此處為:Thod. rGal,一義為忿怒本尊,但此處恐係指大圓滿之修法。即現證中有或引生內具光明之法。
 (8) 此處少年顯恭惹巴之話並非毫無道理,西藏佛教有前傳與後傳二種不同,在朗達瑪王毀佛法前之佛教統稱為舊教或寧瑪派(俗稱紅教),毀法後重建之佛法則為新派或新傳佛教。此時派別甚多,如嘎居、薩迦、格魯、覺朗等派皆是新傳佛教。
密勒日巴與瑪爾巴同時,此時剛在新傳興起之初期,新傳佛教尚未普及。在朗達瑪王毀佛後,西藏笨波教偷竊佛教之種種教法及名詞,幾與寧瑪派差別甚小,有人謂:若以「笨」字改為「法」字,則笨教就成為佛教了,笨教與佛教合流,或受佛教影響較大者為「白笨」,保持原有作風者為「黑笨」。
​
0 Comments

    線上有聲書

    為方便學習者學習佛法教義,   在此提供聖地文化叢書以及佛教經典佛學有聲書線上欣賞。

    日期

    June 2018
    May 2018
    April 2018
    March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June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主題

    All
    佛教理論框架
    大威德之光
    密勒日巴的道歌
    第01-10集 密勒日巴道歌
    第十四世達賴喇嘛教授

    RSS Feed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