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融入片子裡,去感受主人公的心靈世界,所以每一秒的剪輯都會很糾結。”旦增色珍日前在接受採訪時對記者說。“三個人的故事,相當於三部紀錄片,我已經砍了50%的素材,還要再砍20%,這太具挑戰了。”
《華天與馬》、《ㄧ夜廚房》,皇家學生電視獎最佳紀錄片、國際大學生微電影盛典紀實短片一等獎、入圍半島國際紀錄片節、英國普利茅斯學年最佳紀錄片……優秀的作品,一連串的獎項讓很多人認識了旦增色珍,一位1991年出生的拉薩女孩,同時也通過她鏡頭背後的思考看到了新一代藏族女性不同的人生與價值追求。與西藏的很多孩子一樣,旦增色珍在讀完小學後,便開始走上了內地求學之路。她先後在上海共康中學、上海復興高級中學、上海東華大學讀書,並在大二後通過學校的合作項目遠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攻讀媒體藝術。 “喜歡畫畫,父母就送我去學繪畫;喜歡服裝設計,父母就全力支持我考東華大學;嚮往外面的世界,父母就無條件支持我遠赴英國留學。真的,我特別感謝家裡的教育,因為從小到大不論我做甚麼樣的選擇,他們永遠都是我最堅強的後盾。”她說。2014年,旦增色珍帶著令人羨慕的履歷、厚重的獎項,與滿滿的祝福回到拉薩,一個充滿現代色彩的古老都市。在這裡,她不僅掀開了人生的新篇章,同時也開始了自己新的作品—--《孜廓路上》的創作。 “一位從內地來西藏打工的漢族青年、一位從西藏偏遠鄉村來城裡打工的藏族青年、一位世代居住在拉薩城裡的傳統藏民,我想通過三位生活在布達拉宮腳下轉經路上主人公的不同境遇,去展現西藏在高速運轉的現代化發展中,不同群體之間的緊密因果聯繫。” 目前作為西藏影視發展有限公司的一名員工,旦增色珍既要忙著製作自己的紀錄片,同時還要接拍一些日常廣告片。對於象牙塔外多維度的生活,她考慮更多的是不斷精進自己的業務水平。因為她堅信,片子好了,自然就會被大家接納與喜愛。 “西藏的環境對我格外的寬容與支持,公司也為我提供了充足的空間與平台,想到我所學所做都是我所喜歡的,我就覺得特別幸福。因為我很享受,所以我願意為之付出。” 拍攝、剪輯、配樂、融資、營銷、市場推廣……從單純地完成學校課程設計的紀錄片,到如今自己獨立完成紀錄片的整個運作流程,旦增色珍也有困惑與迷茫的時候。 “當只有你一個人要去做一件不同的事情,你會有膽怯,同時也會懷疑自己的實力,但每當看完一些好的作品後,你就知道創業路上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堅守夢想。”旦增色珍說,作為一名藏族新生代紀錄片導演,她並不會因為自己是一個藏族人而刻意去做傳播西藏的片子,相反,她更希望以一個“人”的角度去觀察和解讀大千世界中一些正在發生的、最真實的故事。 “現在大家通常在拍攝西藏時會將她最美好的一面拍出來,並將她浪漫化,這是我不太喜歡的紀錄方式。”旦增色珍說,“我更希望從另一個角度去呈現她最真實的一面,讓人們能夠透過這面‘鏡子’看到裡面的自己,從而表達出最具價值的內涵。” 讀書、拉片、跑步、學英文、反復研究包括西奧·安哲羅普洛斯在內的很多大師對於鏡頭的運用與鏡頭背後的思考,滿滿的計劃與安排填滿了旦增色珍每一天,同時也鋪架起了她通往理想的道路。“我希望將來成為一名獨立的紀錄片導演,只要有好的故事,無論她在世界的任何地方,我都將義無反顧地去追逐、紀錄。”旦增色珍稚嫩的臉上露出堅定的表情。 《孜廓路上》預計在今年6月底完成,接下來她計劃拍攝一部關於西藏建築的紀錄片。那時,傳統與現代碰撞的火花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呈現在這位年輕女孩的鏡頭中呢?讓我們約起,一同期待她的到來 。
0 Comments
日前於加拿大ABM大學舉辦一場盛大世界音樂會,主辦單位邀請世界各民族的音樂代表人出席參加。著名藏族歌手安曲、貢保頓珠出席此盛大晚會並表演藏族民謠,傳播推廣藏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