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有人說:“閱經不應深究經義。”此說有道理嗎?
誦經閱經最主要的作用是為了從經典中獲得智慧,受到教益,這也是佛經要起到的作用。因此,誦閱經典時,必須全神貫注,思想集中,字字句句,領略思考,撥亮慧燈,驅散無明。思想集中,全神貫注經義是修定,領略思考經義是修慧,通過閱讀經典,獲得定慧成就,這才是誦經的真正利益。
佛經中說瞭解一句經義,勝誦十萬經卷,怎能提倡閱經不應深究經義呢?誦佛經、聞佛名眾生獲益,真實不妄,但聞佛經獲益的“益處”,主要是聞聲達義,獲得正見,絕不是另外的什麼加持力。
對只會誦讀,不懂經義的低層次誦經者來說,除了周圍有形和無形的眾生獲得教益而外,對誦經者自己,可以獲得抑制散亂心,抑制煩惱心的禪定成就,但若不思經義,不解經義,無法得到智慧成就。修定的目的是為了生慧,若不修智慧而單獨修不思不想的禪定,與外道邪禪還有什麼區別呢?故“閱經不應深究經義”之說是十分錯誤的。
有人說:“大乘佛經屬後人偽造。”此話有道理嗎?
這是順世外道及其追隨者想極力貶低大乘佛教的一種毫無根據的說法。
(1)正如彌勒《大乘經莊嚴論》中所說那樣,大乘經和小乘經是同一時期說的。
如佛祖示現成佛後不久,就在靈鷲山對眾菩薩和大迦葉等聲聞弟子宣講了《般若十萬頌》等般若部經典,臨終前講了《大涅經》。《般若經》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總綱,可以說離開《般若經》便沒有什麼大乘佛法。並且,任何人都提不出《般若經》與《律經》、《四諦經》非同時說的任何反證。
(2)佛陀的三乘思想是統一的體系,無法截然分開,不但在大乘經典中包含小乘的思想體系,而且被視為純小乘經典的《四諦經》、《十二因緣經》、《律經》中也包含著佛法的大小乘整體思想。如“四法印”和“緣起性空”等學說在大小乘經典中只有詳略之分,沒有有無之別。
對此問題,歷代大乘論師早有定論。
(3)從理解的角度講,無法否認大小乘思想同時產生,同時存在。
首先,佛陀和菩薩這個名稱,佛陀在世時是否存在?若不存在,佛陀對眾聲聞弟子以什麼身份說法?以什麼身份制律授戒?若一開始就有“佛陀”、“菩薩”的名稱,眾聲聞弟子不會不知道,“佛陀”和“菩薩”不是小乘的果位,小乘的聖人,不會不知道如何成為菩薩,如何成為佛。如果說那些聲聞羅漢弟子,連佛、菩薩的來歷都不知道,恐怕不合情理,是小看他們的智慧覺悟。若說瞭解佛陀、菩薩的名稱含義和來歷,佛、菩薩是大乘佛法的代表,是大乘的道位和果位聖人的名稱,怎能說不知道“大乘法”?怎能說聲聞不知大乘法?
其次,小乘阿羅漢若不知有佛、菩薩,不知有大乘法,與破除三界無明煩惱的阿羅漢的智力層次相符嗎?如經中所說,大小乘道人,智慧上無差別,只是大悲心和發心上的差別。小乘羅漢的智力層次與七地菩薩相等。因此,小乘聲聞阿羅漢,不知有大乘法之說如何能解釋通?且聲聞之名由“親聞佛法”而得,若未聞佛說大乘法,聲聞如何得知大乘法的呢?
那些宣揚“大乘法非佛親說”的外道學人,應對這些問題,作出合乎邏輯的解釋。
佛經中說瞭解一句經義,勝誦十萬經卷,怎能提倡閱經不應深究經義呢?誦佛經、聞佛名眾生獲益,真實不妄,但聞佛經獲益的“益處”,主要是聞聲達義,獲得正見,絕不是另外的什麼加持力。
對只會誦讀,不懂經義的低層次誦經者來說,除了周圍有形和無形的眾生獲得教益而外,對誦經者自己,可以獲得抑制散亂心,抑制煩惱心的禪定成就,但若不思經義,不解經義,無法得到智慧成就。修定的目的是為了生慧,若不修智慧而單獨修不思不想的禪定,與外道邪禪還有什麼區別呢?故“閱經不應深究經義”之說是十分錯誤的。
有人說:“大乘佛經屬後人偽造。”此話有道理嗎?
這是順世外道及其追隨者想極力貶低大乘佛教的一種毫無根據的說法。
(1)正如彌勒《大乘經莊嚴論》中所說那樣,大乘經和小乘經是同一時期說的。
如佛祖示現成佛後不久,就在靈鷲山對眾菩薩和大迦葉等聲聞弟子宣講了《般若十萬頌》等般若部經典,臨終前講了《大涅經》。《般若經》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總綱,可以說離開《般若經》便沒有什麼大乘佛法。並且,任何人都提不出《般若經》與《律經》、《四諦經》非同時說的任何反證。
(2)佛陀的三乘思想是統一的體系,無法截然分開,不但在大乘經典中包含小乘的思想體系,而且被視為純小乘經典的《四諦經》、《十二因緣經》、《律經》中也包含著佛法的大小乘整體思想。如“四法印”和“緣起性空”等學說在大小乘經典中只有詳略之分,沒有有無之別。
對此問題,歷代大乘論師早有定論。
(3)從理解的角度講,無法否認大小乘思想同時產生,同時存在。
首先,佛陀和菩薩這個名稱,佛陀在世時是否存在?若不存在,佛陀對眾聲聞弟子以什麼身份說法?以什麼身份制律授戒?若一開始就有“佛陀”、“菩薩”的名稱,眾聲聞弟子不會不知道,“佛陀”和“菩薩”不是小乘的果位,小乘的聖人,不會不知道如何成為菩薩,如何成為佛。如果說那些聲聞羅漢弟子,連佛、菩薩的來歷都不知道,恐怕不合情理,是小看他們的智慧覺悟。若說瞭解佛陀、菩薩的名稱含義和來歷,佛、菩薩是大乘佛法的代表,是大乘的道位和果位聖人的名稱,怎能說不知道“大乘法”?怎能說聲聞不知大乘法?
其次,小乘阿羅漢若不知有佛、菩薩,不知有大乘法,與破除三界無明煩惱的阿羅漢的智力層次相符嗎?如經中所說,大小乘道人,智慧上無差別,只是大悲心和發心上的差別。小乘羅漢的智力層次與七地菩薩相等。因此,小乘聲聞阿羅漢,不知有大乘法之說如何能解釋通?且聲聞之名由“親聞佛法”而得,若未聞佛說大乘法,聲聞如何得知大乘法的呢?
那些宣揚“大乘法非佛親說”的外道學人,應對這些問題,作出合乎邏輯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