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藏傳佛教有什麼特點?
藏傳佛教是顯密相結合的。嚴格地說藏傳佛教是三乘佛法的理論和修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最完整的佛教形式。不能把藏傳佛教簡單地理解為單一的密法。
它的教義原則是“外修聲聞戒”、“內修菩薩行”、“密修金剛禪”。
(1)外修聲聞戒。就是要把戒律修好,就像小乘上座部的戒行,佛的四眾弟子(在家的、出家的)各有各的戒律。
(2)內修菩薩行。大乘菩薩行指的就是大乘教裡的菩提心,即利眾的思想,一切都是為了眾生的幸福、為了度脫苦難中的眾生。菩提心是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
六度為:
①佈施:就是人人講奉獻精神,捨己救人;
②持戒:就是絕不損人利己,任何事首先要為眾生的利益著想,這就是戒律的標準;
③忍辱:能忍受各種艱難困苦,忍受來自眾生的對自己的各種難以忍受的事情;
④精進:是一切事情成功的根源,不論是對待世間法還是佛法都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要有堅定的意志,要有奮鬥精神,否則什麼事也幹不成;
⑤禪定:就是思想高度集中,修煉破除散亂之心,能夠自由自在地驅使自己的心識,“定能生慧”,只有把“定”修好,才能產生真智慧;
⑥慧:一個是般若智慧(即彼岸智慧),一個是世間智慧。世間智慧就是為眾生服務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般若智慧不是這種世間智慧,是見空智慧。
這裡最根本的就是大慈大悲心。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要有愛心、同情心、仁慈心、善心。
這是佛教的靈魂,佛教的根本和基礎。沒有這個不行,因而首先要修菩薩行。
(3)密修金剛禪。就是在上面兩種修行的基礎上,再修金剛禪。金剛禪就是密法。金剛禪是無上密中的生成次第和圓滿次第。
簡單地說藏傳佛教是以小乘上座部的戒行、大乘顯宗的慈悲菩薩行和金剛密乘的禪定修證妙法相結合的快速成佛的方便法門。這就是完整的藏傳佛教的定義。
(1)外修聲聞戒。就是要把戒律修好,就像小乘上座部的戒行,佛的四眾弟子(在家的、出家的)各有各的戒律。
(2)內修菩薩行。大乘菩薩行指的就是大乘教裡的菩提心,即利眾的思想,一切都是為了眾生的幸福、為了度脫苦難中的眾生。菩提心是以六度為主的菩薩行。
六度為:
①佈施:就是人人講奉獻精神,捨己救人;
②持戒:就是絕不損人利己,任何事首先要為眾生的利益著想,這就是戒律的標準;
③忍辱:能忍受各種艱難困苦,忍受來自眾生的對自己的各種難以忍受的事情;
④精進:是一切事情成功的根源,不論是對待世間法還是佛法都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要有堅定的意志,要有奮鬥精神,否則什麼事也幹不成;
⑤禪定:就是思想高度集中,修煉破除散亂之心,能夠自由自在地驅使自己的心識,“定能生慧”,只有把“定”修好,才能產生真智慧;
⑥慧:一個是般若智慧(即彼岸智慧),一個是世間智慧。世間智慧就是為眾生服務的各種科學文化知識,般若智慧不是這種世間智慧,是見空智慧。
這裡最根本的就是大慈大悲心。用現代語言來說,就是要有愛心、同情心、仁慈心、善心。
這是佛教的靈魂,佛教的根本和基礎。沒有這個不行,因而首先要修菩薩行。
(3)密修金剛禪。就是在上面兩種修行的基礎上,再修金剛禪。金剛禪就是密法。金剛禪是無上密中的生成次第和圓滿次第。
簡單地說藏傳佛教是以小乘上座部的戒行、大乘顯宗的慈悲菩薩行和金剛密乘的禪定修證妙法相結合的快速成佛的方便法門。這就是完整的藏傳佛教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