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佛教是崇拜偶像的宗教嗎?
說“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現象,不瞭解佛教本質的一種最大的誤解和歪曲。
佛教供奉佛像,有兩種意義:
一是紀念意義;
一是觀想意義。
紀念意義就是看到諸佛的光輝形象,聯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慈悲功德,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薩為榜樣修行做人、做佛。認識層次較高的人,還可以從各種佛像的象徵意義,得到精深豐富的佛教哲理的啟示,思想境界得到昇華。
觀想意義,就是修禪定的人,經常眼觀佛像,在大腦中形成佛的視覺形象,以便在修定過程中,思想集中觀想佛像,以觀佛的一念,代替紛繁的雜念,獲得入定成就。
對佛像的供奉除此二義,別無他義。佛代表的是一種精神境界,超感覺的理念境界,並非一種凝固的、靜止的、可見的物質形象。所以在《金剛經》中說“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以及“佛性本空”、“理佛無相”等等。不瞭解本質,只從表面現象上斷定其性質,只能證明其無知和淺薄。
說“佛教是偶像崇拜”,是只看到佛教的表面現象,不瞭解佛教本質的一種最大的誤解和歪曲。
佛教供奉佛像,有兩種意義:
一是紀念意義;
一是觀想意義。
紀念意義就是看到諸佛的光輝形象,聯想起佛的思想、智慧、慈悲功德,生起敬仰心,以佛、菩薩為榜樣修行做人、做佛。認識層次較高的人,還可以從各種佛像的象徵意義,得到精深豐富的佛教哲理的啟示,思想境界得到昇華。
觀想意義,就是修禪定的人,經常眼觀佛像,在大腦中形成佛的視覺形象,以便在修定過程中,思想集中觀想佛像,以觀佛的一念,代替紛繁的雜念,獲得入定成就。
對佛像的供奉除此二義,別無他義。佛代表的是一種精神境界,超感覺的理念境界,並非一種凝固的、靜止的、可見的物質形象。所以在《金剛經》中說“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以及“佛性本空”、“理佛無相”等等。不瞭解本質,只從表面現象上斷定其性質,只能證明其無知和淺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