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重視知識,是名符其實的人類文明知識的寶庫。它吸收了人類歷史上一切有用的知識,充實自己的力量,並將擴大知識面、增長見識、增加智慧看做是成佛和利眾的必要條件。它也一直以最開放的態度,吸收著新的知識。 《因明論》認為一切事物都在一刻不停地發展變化,只有發展變化中的“新知”才是正確的知識。 人們對知識利眾的作用不會持異議,但對知識對成佛所起的作用未必能認識明確,因此在這裡還需要多說幾句。 佛的最大特點是“遍知一切的大智慧”,這也稱佛的智慧法身。佛法是最徹底的因果論者,認為有其果,必有其因,同因同果,異因異果,無一例外。 聰明智慧是學習知識開發智力的結果,絕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見道的開悟和佛地的遍知智慧,都是無數世學習知識、修煉智慧的結果。
因此,彌勒在《莊嚴經論》中說:“若不精通五學,大菩薩也成不了遍知者。” 五學包括: 聲韻學(即語言學,包括詞彙學、修辭學、語言文學); 因明學(邏輯學和認識論); 工藝學(包括音樂、美術、歌舞、體育、武術、土木建築工程、五金冶煉、器皿製造等工藝知識); 醫學; 內學:(即戒、定、慧三學)。 薩迦班智達說:“不學若能成遍知,因果之說怎可信。” 這對那些輕視經教的“盲人禪”和未聞佛法自稱“開悟”的假佛徒,是一記有力的耳光。 佛法中的知識不僅內容廣泛,涉及面寬,而且知識的精確度和可靠性也相當高。 比如早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佛說《華嚴經》中就闡述了被譽為現代物理學革命性成果的原子結構學說和相對論學說; 時輪天文對九大行星的軌道和運行時速的計算結果完全和現代科學一致; 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和三界生命的學說為探索飛碟和外星球生命等科學之謎豐富了思路; 佛的“物質的性能不可思議”之說已被物理、化學、生物學的研究成果所證實; “業力和定力不可思議”之說也被許許多多具生的、修成的人類特異功能所證實,從而開闢了人體科學新領域。 因此,梁啓超先生說“佛教是科學的宗教” 。 這話確有一定的道理,但“科學”二字包括不了佛法的無比豐富的內容和特性。 佛法的知識分兩類: 一類是世間經驗範圍內的知識; 一類是非世間經驗範圍內的知識。 前一類知識中的一部分可以用科學的實驗方法研究證明,但有許多東西的性質和作用永遠無法用科學的標準衡量,如文化習俗、思想感情、藝術創造、美學價值等等。 例如,不能認為藝術中的虛構和誇張不合乎科學的標準而加以否定,科學不是區別好壞對錯的惟一標準。因此,不能以不合乎科學為理由否定宗教的價值。 佛法中超世間經驗範圍的知識,不是世間經驗可認識的對象,像眼睛看不見聲音、耳朵聽不到顏色一樣,無法以科學方法衡量,也不必以目前有限的技術成果和手段限制認識的擴展和深化。
0 Comments
人身有甚麼珍貴價值?
(1)成佛離不開現世的人身,轉世人身是現階段修行的主要目標,通過現世的人身可以修積繼續轉生人身的因緣。 (2)現世的人身有能力修積超世解脫和成佛的因緣,利用人身特有的精氣脈條件,可以修即身成佛的無上密道。 (3)人若能自覺,現有人身每時每刻都能發揮有益的作用。如果利用能修善的這一面,每時每刻都能起到修的作用。 修行並不只是去寺廟或者誦經、念佛號,入佛門後的一言一行、每一件事情乃至每一個念頭無不是在修行。修行就是全面地修,處處都是修行的環境,將佛法理念貫穿生活始終。對一個覺悟者來說,見到的、聽到的都是佛法,觀花開花落,就知無常與苦,社會上的很多事情都可以作為我們修行的教材。 在認識人身難能可貴的基礎上,產生一種緊迫感,不浪費時間,不虛度年華,使現有的短暫人生發揮積極作用,做一點有益的事,是認識人生價值的目的。 佛教哲學認為一切事物的形成存在都離不開因緣。一切事物在因緣組合中生成,在因緣中走向衰老,直至滅亡。沒有一樣事物能夠脫離生滅因緣。因此,在事物的三性原理中對因緣形成之性質,稱作“依他性”。依他的“他”指因緣。 就是說,任何一種事物都是依靠因緣形成的,沒有不依賴因緣的獨立自性和自由自為之物。想要改變某種事物,就要改變某種事物的因緣。因此,各種事物,各種存在都是相有性空之物。 “相”指因緣所現諸現象,“性”指不依賴因緣的獨立自性。任何事物都沒有自生自滅的獨立自性。因此是萬法性空。萬法的“法”是存在之意。佛教哲學中“法”是一個包羅萬象的概念。“空”只是否定事物的自性,並不否定事物本身。故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不懂佛教哲學的人,佛教講空,就以為佛教是虛無主義。虛無主義怎麼會主張因緣規律呢? 《阿毗達摩攝論》中說因具三性:
ㄧ、不變性。 就是說因具有自然不變的特性,有其因,便會生其果,不為神和人的主觀意識所能改變。這一條排除了上帝造物的可能性; 二、無常性。 “常”是永恆不變之意。“無常”是,非永恆,處在剎那變化中的事物。就是說,作為因必須是有為法,無為常法不能作因; 三、具有特殊能量性。 就是說,雖然具有上述作因的兩個條件,但不是任何一種因,產生任何一種果,而是同類因,產生同類果。就是說作為因必須具備產生特殊果的特殊基因能量。 因緣的“因”指自身因,即內因,主因,種子,“緣”指助因,條件。如,植物類,種子是因,土壤,濕度,溫度,肥料等是緣。有的時候兩者不分,通稱因緣。 因緣分普通因緣和特殊因緣。 普通因緣指涵蓋一切事物的普遍因緣規律。是指大至宇宙星球,山河大地,乃至國家社會,思想文化,動物,植物,有機物,無機物,生物,非生物,小至原子,微粒子,凡存在都脫離不了的因緣總規律。 特殊因緣是指,有感知功能的有情生命的轉世因緣。將這種生命轉世因緣稱作“轉世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1,無明,2,行,3,識,4,名色,5,根處,6,觸,7,受,8,愛,9,取,10,有,11,生,12,老死。 十二支的含義: 1.無明。 “明”指,智能,睿智。“無明”是指智能混濁不清,愚暗無知和非理情緒影響下的顛倒是非,錯知錯覺等。無明從性質上分為兩種:一是煩惱無明,二是非煩惱無明。煩惱無明是指產生貪,嗔等負面情緒煩惱的根源——我執;非煩惱無明是破除煩惱障的小乘阿羅漢,大乘八地菩薩都未除的一種智能障礙,即所知障。 在十二因緣支中的第一支——無明,是煩惱無明。這不是一種簡單的無知,而是一種無始世來,熏染所形成的與正見相對立的一種邪見,即我執與我所執。 2.行。 指無明所支配下的善惡行為,作為,造業活動。由於任何生命都有取利取樂,避害避苦的追求,因此,就會產生相應的行為動作,業務活動。為眼前的利樂造惡業,形成了下墮三惡道,轉生畜生,餓鬼,地獄的因緣;為長遠利益造善業,形成了上升人天道,轉生人類和欲界天類;為追求超越苦樂的平淡寂靜的境界,收心修禪定,造不變業,形成轉生。 色界四禪天和無色界眾生。行支就是造就轉生上述三界的造業行為。 3.識。 識就是心識,意識。主張八識說者認為轉世識是八識——阿賴耶識,主張六識說者,認為因緣第三支“識”是第六意識。識就是人的具有感知思維功能的智能體。識分官識和心識。官識是五官識,即眼識(視覺),耳識(聽覺),鼻識(嗅覺),舌識(味覺),身識(觸覺)。 心識位居五官識之後,故稱第六意識。五官識只限於當前實有境物的直覺經驗,受時空限制。意識不受有無和時空的限制。有意識的生命稱含識和有情眾生。 因緣第三支“識”分因位和果位,因位識指與造業行為同在的識,果位識指已入胎的染識,這識是又一輪生命的開始。 4.名色。 “名”指有名無形的能量性識體,即,五蘊中受,想,行,識,“受”指感受,“想”指認知功能,“行”包括感情,意志等多種心理行為,“識”指主體意識。在胎兒初期雖無明顯的受,想,行功能,但其種子潛藏在意識中。“色”指,精血形成的可見形色體,即胎中形成的模糊的肉團。這胎兒雛形肉團與先前意識同體同在,故稱“名色”。 5.根處。 “根”指六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稱六處。根或處的意思是,六識生成的根源,或者所生之處。眼根,耳根等所指的並非眼,耳等器官,而是指那些具有識,聽等功能的五官神經系統,稱內色。因緣支中的第五支,指的是胎兒的六根器官和神經逐步發育完善的階段。 6.觸。 觸即接觸。是指根,境,識三者的接觸。 觸分六類,即眼根,眼識與色境接觸;耳根,耳識與聲音接觸;鼻根,鼻識與香臭氣接觸;舌根,舌識與酸甜苦辣等六味接觸;身根,身識與冷暖等觸境接觸;意根,意識與意境諸法接觸。由於根,識,境的接觸才能產生感受經驗。因此,觸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步。 7.受。 受是感受。經過根,識,境的接觸才能引起感受經驗。受分三類,即樂受,苦受,中性受。樂受是舒適喜悅的感覺,苦受是不舒適,不喜歡的感覺,中性受是不苦不樂的中性感覺。共分六根,六識,六境接觸引起的六類感受。 8.愛。 愛是觸受引起的喜愛,嚮往,貪戀。愛分三類,即嚮往投生欲界,獲得離苦享樂的欲界愛,一,二,三禪天喜歡喜樂受的色界愛,四禪天及無色界嚮往非苦非樂中性受的無色界愛。或稱欲愛,色愛,無色愛。 9.取。 取是由愛引起的獲取,堅持履行,反復實踐活動。取從對象分為四類:一,欲取,即享受五欲。五欲是:美色,美聲,美香,美味,美觸。二,見取,即信仰各種邪教思想,邪惡見解,三,戒行取,即堅持各種不合理的戒禁習俗,守持錯誤的行為規制。四,自我取,即我執,我愛。 10.有。 有是有生,即積累再次轉世業因緣,達到完備的業行。 11.生。 即是又一次新生。 12.老死。 即新生生命,趨於衰老和最後死亡。為甚麼老死合為一支呢?生的結果死是必然的,但生後死前,未必經過衰老階段,嬰兒和青少年階段死亡的並非少見,因此,不把衰老另立一支。 在苦,集,滅,道四聖諦中,十二因緣屬於苦,集二諦。苦是果,集是因。“集”是多種因素總集之意,包括煩惱和業行。 在十二因緣支中,1.無明,8.愛,9.取,三支屬於煩惱;2.行,10.有,屬於行業。以上五支屬於集諦,其餘七支屬於苦諦。 經中又將十二因緣分為四支,引生支,被引生支,促成支,已成支。 無明,行,識三支為引生支,即無明與業行對識進行污染,引生染識。名色,根處,觸,受四支為被引生支,愛,取,有三支為三支促成支,即促成新的一輪轉世,生支,老死支是已成支。在前面引生,促成諸支具備的情況下,生死已成為不可扭轉的定局。 十二因緣因果鏈,前前是因,後後是果,前因後果,因果相連,循環無始無終。自無明至老死的一輪循環,平常需要經過三生。從無明,行,到染識投胎屬前世。不言而喻,這一階段省略了生,老及觸,受,愛,取,有諸支。從識投胎,經過名色,根處的胎中發育,出生後經過觸,受,愛,取,有至老死屬今世。第11支生,第12老死屬於後世。在這生支前省略了投胎發育諸支,從生到死中間省略了觸,受,愛,取諸支。以上是入世因緣。 出世因緣就是用無二智慧破除無明煩惱,停止造入世諸業。若無業行,即使煩惱未除,也不會墮入世海。 藏傳佛教,特別是格魯派學術界在弘揚佛法的講、辯、著述中都嚴格遵守一個原則:即依經、依理的原則。因為佛理佛法,不同於世俗理法。世俗理法可以隨心所欲地創造發揮,但佛法必須依經、依理去解釋,否則,就不是佛法。 佛祖在臨終教言中說:“我的弟子必須做到:觀修合於《經》,言談合於《論》,行為合於《律》,否則,就非我弟子。”因此,依經、依理,不但是佛教學術原則,而且也是個信仰原則。 我在寫作和講辯時,一貫遵守這一原則,不敢越雷池一步。 在“依經”方面有一個對佛經了義、不了義的理論解釋問題。對了義、不了義的觀點,唯識和中觀是對立的。唯識宗以《解深密經》為依據,判第二法輪諸經為不了義,第三法輪諸經為了義;中觀宗以《不盡智慧經》(或譯《無盡慧經》)和《禪定王經》(或譯《三摩地王經》)為依據判了義與不了義,與唯識宗正好相反。
格魯巴屬於中觀應成宗,理所當然地遵照第二佛陀宗喀巴大師《辨了義不了義論》(或譯《辨了不了義善說藏論》)分判何經何說是了義,何經何說是不了義的。 我宗解經立論,嚴格按照大車論師龍樹六論、彌勒五論、無著的瑜伽師地論、應成中觀“十五座堅固城堡”——十五部大論,以及宗師中觀六論、般若金珠蔓論、凱珠中觀千味合一論、般若難解之光論、嘉曹般若心莊嚴、寶性論疏、入行論疏等經論觀點解經立論,對宗喀巴三師徒中觀般若思想的理論解釋,有由索南扎巴、吉尊曲吉建參、凱珠丹德巴、嘉木樣耶巴等四大論師所著四大教材。 不讀上述經典理論,只能做格魯門中普通念誦僧,沒有資格充當格魯派善知識、大喇嘛而講經說法。 我雖然是個才疏學淺的凡夫俗子,但在解經立論上,嚴格按照格魯傳承,堅持依經、依理的原則,不敢隨意亂說而生怕玷辱格魯門風,死後怕曲解經文而墮入犁舌地獄。 關於“兩種佛性”論,不但不是我多識的杜撰,也不是我格魯派獨家觀點,而是大乘中觀、唯識兩家共同的觀點。現在有漢地自稱是格魯派的僧人竟然對“兩種佛性”論這種基本常識提出質疑,除了證明質疑者自己肚子里的油水的多少而外,能說明甚麼呢?更可笑的是對這種質疑迎來鼓掌叫囂的竟然是些無知的邪教嘍囉。 我們和邪教從來是勢不兩立的。不破不立,佛陀一生說法,都是在批判種種外道邪教邪見的基礎上建立正教的。佛對聲聞弟子說:“不批駁違經背理的邪見邪說者,非我弟子。 真理不辯不明,格魯派國內外上千座辯經學院,就是在對佛經教理進行辯論學習。學僧是在通過辯論的方法開啓智慧、精深理解佛經教理的基礎上建立正見的。 關於“兩種佛性”論的經典理論根據,我在此前寫的“兩種佛性”的短文已作說明。我的《三寶原理與皈依法》一文不是我瞎編胡謅的,而是嚴格按照彌勒五論中的《般若現觀莊嚴論》、《大乘經莊嚴論》、《寶心論》(或譯《寶性論》、《大乘無上續論》),以及解釋上述三論的宗喀巴大師的《般若金珠蔓論》、《菩提道次廣(略)論》,凱珠傑《般若難解之光論》、嘉曹傑《般若心莊嚴論》、《寶性論疏》等寫的。 皈依的對象分:因三寶和果三寶。因三寶是此前已證成法、報、化身的諸佛,法寶是道、滅二諦法,僧寶是三乘見道以上的聖僧。 果三寶是指自己修成的自身三寶。皈依的對象都是因緣形成的有為法,而不是甚麼“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的空虛無為法。因為皈依三寶,學佛是為了得到三寶的指引救度,出輪回乃至成佛。如五穀種子播種在實有的土地上,才能生苗、結穗、收穫;如果把種子拋撒在無為虛空中還會有甚麼收穫呢?說皈依“自性”或“自心”是大錯特錯。所謂“物自性”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所以說“諸法自性空”。自性空、本無、虛無、無性、無相、勝義諦、無為法、無戲法、無生法、自性涅槃等詞是等同概念。 在佛經《般若藏》系列、《華嚴經》、龍樹《中論》等六論、提婆《四百論》、月稱《入中論》,漢傳佛教《肇論》、《金獅子障》以及宗喀巴大師《中觀六論》等對二諦“諸法自性空”義說理論證,非常詳細。至於“自心”是指每個眾生的無始世來借以流轉的心續,其“體”是能知能感的智能心體,屬有為法,其“性”本空,屬虛空無為法。“佛性”就指此空性,所以說:“佛性本空。” 眾生的佛心是受染佛心,經中喻以掉進“糞坑”的金佛。一地到十地菩薩的佛心是半淨狀態;盡除二障、成就佛果時,佛心達到純淨狀態。把佛心的純淨狀態稱作“法身”。 一般學佛的人不懂佛法的基礎理論問題,並不奇怪,但擺出一副精通佛理的架勢,想和人一見高低的論師,應該提出一些更有水平的論題進行詰難。 還有人對我翻譯的宗喀巴大師的《佛法三根本要義》一文的“三根本”一詞覺得“欠妥”,理由是沒有譯成某些人採用的“三主要道”一詞。提出翻譯上的問題,應該是精通原文的了。我不知道質疑者讀過宗喀巴大師Lam gzo原文和歷代學者對此文的研究解說文章沒有? 我之所以沒有把gzo wo一詞譯為“主要”,而譯為“根本”是經過再三考慮的。我認為“主要”不等於“根本”。如“十三僧殘”屬比丘僧主要戒,並非根本戒。“四墮戒”才是根本戒。如三士道修行的各個階段,下士道主要法是認識無常,修三皈依、十善;中士道的主要法是認識世苦,生起出世心,修戒、定、慧;上士道主要法是修慈悲心,報恩心,發菩提心,修六度四攝。三士道包括大小乘一切佛法,上述各法,哪個不是主要法?! 文殊菩薩囑咐宗喀巴大師要抓住三個根本:出離心、菩提心、見無我智慧。無此三法,就不入佛道。無出離心和見性智慧就非佛道;無菩提心,即使修六度四攝,也非大乘道。在這個意義上才譯為“三根本”。 不懂原文的深層含義、原語文表達習慣、文化背景,僅從字面上看,對照詞條有限的字典進行翻譯,那是最拙劣的翻譯。如宗喀巴大師的中觀哲學名著《緣起理贊》,有人按字面意,譯作“緣起贊”。但這“贊”,不是贊頌“緣起”,而是贊頌佛陀自悟“緣起即性空,性空即緣起”之理,並向世人宣說其理的偉大事跡。整部《中觀論》就是宣說緣起之理,講解推理規則。因此在譯文中絕不能缺“理”字,但加上這個“理”就等於校正了此前的同類譯文,打破了陳式,可能會使一些習慣了舊譯文字的人覺得不順眼。 藏文《釋量論》有三譯,漢文《般若心經》也有鳩摩羅什、玄奘、義淨三譯,再而三的翻譯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趨於準確化。我在翻譯時,不用古詞舊語,著眼在表達準確化和語言通俗化兩個方面,並非標新立異。 對我的譯文,我對佛法的解說,有疑問,有不同看法,不論任何人,只要按學術辯論規則,引經據典,拿出違經、背理(違犯邏輯錯誤)的充足理由,指出錯誤,我便合十歡迎,虛心接受,或做出合理的解釋。對無理之辯,胡攪蠻纏,不屑回答,將一笑置之。 特此聲明。 我高興地看到我的藏傳佛教系列著作即將與台灣的廣大讀者見面了,借此機會向為出版此書提供方便的台灣出版界朋友和熱心出版此書,不辭辛勞,風塵奔波,促成此事的楊女士表示衷心地感謝。 佛教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一種人心的淨化劑。通過人心的淨化,達到人類社會的淨化,這就是佛教的根本宗旨。用佛經上的話來說,就是“心淨,穢土也是淨土;心不淨,佛國淨土也是穢土。”無論是大乘小乘、顯宗密宗,凡正宗佛教都離不開這個宗旨,凡背離這個宗旨的言行說教,無論裝扮得如何冠冕堂皇,都是需要加上引號的東西。
佛教問世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這兩千多年中,人類社會以無常的規律,經歷了無數次的滄桑巨變,隨著人類社會的變遷,人類的思想文化起了新舊交替和循環的多種變化。但在無常的生滅長河續流中,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超常存在如佛法者,也許是絕無僅有。 佛教本身作為一種思想文化,從形式到內容也脫離不了否定之否定的發展規律,經歷了無數次興興滅滅。但是佛教所揭示的生命和物質規律以及道德價值觀念,因符合事物的客觀規律和理想的生命境界、生存狀態的要求而獲得了永久性的生命和價值。這就是佛教在人類歷史上存在如此久遠,而且在現代社會中仍能植根於人心的土壤中,像璀璨的明珠一樣放光,超越疆域國界和人種民族界限,從普通民眾到高級知識階層,受到廣泛歡迎和支持的原因所在。 為了保持佛教教義的純真性,不使受到歪理邪說和世俗偏見的曲解和污染,正確解釋佛教教義是我們佛教知識分子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在這方面所作的一些研究和著述工作都是為了這樣一個目的。 在佛教思想的傳播和佛教經典的解讀方面存在的最大障礙是語言文字的障礙,這種障礙不但存在於語言文字不同的民族之間,也存在於使用同一語文的民族內部。 前一種如藏傳佛教和其它民族信眾之間存在的情況。 藏文佛教經典本來沒有文言文和口頭語的差別,對藏人來說,只有佛教術語的理解上的障礙,這是一切學科的共同現象,沒有普通詞語和文字上的障礙。但對學習藏傳佛教的不同語種的民族來說就是語言文字的障礙。有許多有志於學習藏傳佛教的人因語言和文字的障礙而被拒之門外而留下了深深的遺憾,有些人為了掌握語文工具,深入藏區,消耗了大半生時間,但藏語文水平趕上母語是藏語的藏人水平者,卻寥寥無幾,因此在經文的理解上所帶來的問題也就不言而喻。 後一種如古文舊辭對現代華人造成障礙的情況。 漢唐時期翻譯撰寫的漢語系佛教經文用文言古語是時代背景所決定的,對古人無可厚非。但對現代人來說以古文形式存在的佛經,對學習和解讀上卻造成了很大的障礙。消除不同語種中的障礙最有效的辦法是翻譯,消除漢語古文和口語之間的障礙也是除了注釋和譯解沒有別的辦法。過去在漢文佛經的白話翻譯和詞義註解方面台灣佛教界做了許多工作,貢獻卓著。但把所有的佛典和古文獻資料翻譯成現代口語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同時,在佛教經典的翻譯方面存在的誤區也是翻譯界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本來翻譯的基本原則是信、達、雅。“信”是原意的等效翻譯原則;“達”是傳情達意,是可理解性原則;“雅”是美學要求。一般的譯文需要具備前兩條,詩體偈頌文必須具備第三條。有的人主張佛經譯文要保持“之乎者也”的古文形式。說穿了,就是不但不願拆除漢文佛經與現代華人中間橫隔的高牆,反而想在藏傳佛教與使用漢語的人群中間築起一道新的高牆。也許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少數精神貴族的專利。 但翻譯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別人最大限度地理解原文和準確把握原意。除此而外,佛教經典和著作還有一條面向廣大群眾,方便群眾的原則。我在翻譯工作中堅持打破佛經翻譯方面的陳舊模式,盡量避免使用文言文名相詞彙,以大眾化的通俗語言,準確表達原意和藏語的表情修辭特點。這一點可以算作我的譯文和著述的特點。 我不想充當連自己都無法說服的“開悟者”“和“成就者”之類的虛假光環作襯托的虛偽角色,也沒有所謂佛菩薩顯靈傳授,或夢中、定中獲得的傳授,只有憑藏傳佛教優越的教育環境和自己的特殊機遇 ,勤奮學習所獲得的滄海滴水知識。在有生之年,在繼承和發揚佛教純真教義方面想做點力所能及的工作,為眾生提供一些精神的“綠色食糧”。 通過這類工作若能使一部分眾生的心靈荒原,受到佛法智慧甘霖的滋潤,便是我平生最大的快樂。 謝謝大家。 2005年3月13日寫於西北民族大學(此文字為台灣聖地文化出版社《愛心中爆發的智慧》2006年11月版前言,標題為編者所加) 千萬別像乞丐的猴子一樣被人戲弄 心地正直固然很好,
但如果過於正直, 在此污濁不堪的末法時代, 就會像乞丐的猴子一般被人戲弄。 因此,把握好正直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能說會道、能言善辯固然很好, 但如果不分時間場合口無遮攔, 滔滔不絕地誇誇其談, 則會被人看穿自己的一切。 因此,把握好說話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做人低調固然很好, 但如果過於低調, 那別人就無法瞭解自己的智慧和能力, 就如沙漠中的佛塔一般沒有任何作用。 因此,把握好高調與低調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嫉惡如仇固然很好, 但如果不控制自己的脾氣, 就會像狗一樣不分好壞亂咬人。 因此,不要輕易發怒,是我的忠告。 心地善良固然很好, 但在這個欺軟怕硬、欺善怕惡的時代, 過分善良軟弱卻會被人蔑視與欺辱。 因此,掌握好軟弱與強硬的分寸,是我的忠告。 不貪錢財固然很好, 但在這個笑貧不笑娼、 權貴的走狗卻會被奉為上賓的時代, 適當地積攢一些財物,是我的忠告。 善於理財固然很好, 但如果吝嗇成性一毛不拔, 就會眾叛親離、親朋遠離, 因此,掌握好積財與施捨的尺度,是我的忠告。 朋友眾多、交際廣泛固然很好, 但秉性惡劣的朋友卻會把自己引向邪路,害己又害人, 因此,不要亂交狐朋狗友,是我的忠告。 心性淡定固然很難, 但若過於情緒化,就會讓人厭煩。 因此,經常保持淡定的情緒,是我的忠告。 如果對信任、投靠自己的親友, 都暗中算計,強取豪奪, 像野狗一樣不知好歹,將會一事無成, 因此,作一個誠心、值得信賴的人,是我的忠告。 當面一套背後一套, 一張嘴巴吐出兩根舌頭,就像毒蛇一樣可惡。 因此,人前人後都不要說得太多,是我的忠告。 當得意時淡然;當失意時泰然。 獨立自主,是我的忠告。 末法時代魚龍混雜,藏地、漢地的騙子裝成上師、活佛、主持、師父在中國大肆行騙,政府的置若罔聞,再加上網絡上的各種宣傳,現在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了,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和你們有直接的關係,自己不經觀察就隨便的依止邪魔外道做為上師、師父,給錢供養他們,你們都有眼睛和耳朵,況且學了那麼長時間如何觀察依止上師,還是一不小心就讓騙子騙了那麼多錢,學習不是給別人學的,更不是學在表面,不過好在佛法上沒有被騙,財產被騙的話問題還不是很大。 我再和大家仔細的講一下現在的騙子裝成法王、活佛、仁波切、堪布、格西、上師、主持、師父的事情(騙子會用這些名號),我知道說這樣的話自己有罪過,但是我不怕,為了你們,為了佛法,我的發心是清淨沒有污染的。 在這個世界上能稱的上“法王”名號的人最多兩、三個,法王不是隨便亂叫的,如果某個人被稱為法王你們一定要仔細再仔細的研究,還有人說是法王的心子,是法王的根本弟子,這些都是騙人的,如果這個人真是法王的心子那他也一定不會說的。 釋迦摩尼佛早在兩千五百年前就講過,“我寫的法你們一定要研究”,這個我們的傳承上師已經幫我們研究過了,現在需要知道的是釋迦摩尼傳講的佛法圓滿無礙,可是一些邪魔外道裝成出家人來誤導眾生,讓很多人認為佛法不清淨,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假上師不管去哪裡,都只會服務那些有錢的弟子,沒有錢他們根本就瞧不起,只要弟子有錢,做什麼都可以,而且他們知道現在的人心裡想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會順著弟子的心意投其所好,輕而易舉的騙了很多錢,甚至為了錢可以把這些不如法的行為做成光盤、書籍、視頻散發出去,給佛教帶來了非常嚴重的負面影響。 這些騙子大部分以前都是在政府工作的,他們會漢語,退休了以後就跑到漢地行騙,這樣的人根本就不是出家人;還有一些是出家以後又還俗,因為做了很多可怕的事情,被學院開除,整天沒事做就去賭博,賭輸了沒錢還,想到去漢地行騙是來錢最快的方法,又跑去漢地騙人,雖然被學院開除了但是房子還在,他只能趁學院開法會人最多的時候偷偷的回來告訴弟子,他在學院有房子在學院常住,如果平時來學院的話很多師兄還有管家就會認出他,不可能再讓他進學院,被學院開除以後,他們沒有別的地方去,基本上所有的時間都在城市裡,大家想一想,如果是真正的上師那裡有那麼多的時間呆在城市不回學院? 還有一些年輕的上師或是小的活佛,大部分也是騙人的,他們不可能這麼早就學完所有的佛教論典,除了認識錢之外,在佛法上什麼都不會。 包括現在藏地有些老百姓因為很窮也會幫著騙子一起騙人,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可以掙到一、兩百塊錢,這對他們來說是很不錯的收入,甚至有些寺院也是騙人的,有的寺院特別窮,就靠賣法座為生(法座指法師講法的坐席),只要給錢就可以坐在法座上,一次兩萬、三萬、五萬、十萬的都有,這要看寺院的規模,當弟子來看他們的時候,馬上安排漂亮女孩唱歌跳舞的列隊歡迎,手裡的哈達都是騙子自己買的,接著這些所謂的上師、活佛就出來裝一下,像拍電影一樣,現在的騙子裝模作樣欺誘的方法很高明,冒充聖者騙人的現象到處都是,如果你沒有聞思不懂佛法,根本就分辨不出來,弟子當中有很多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現在已經越來越嚴重了必須講清楚,大家務必重視起來。 釋迦摩尼佛早就已講過這個事情,末法時代人們無知愚癡,真假上師不會分辨,有些人只看這個人的名氣有多大或者是跟隨他的弟子很多,就自以為是的認為一定是真正的上師。 根登群佩仁波切以前講過:“沒有理由的假話都相信,尋找道理的真言都誹謗,盲目崇拜的人們很無賴,這是沒有量學可抉擇的。” 如果是真正的上師最起碼也要具足相信因果的心、還有保持戒律的清淨,大乘佛法或是密法的上師還要具備廣文博學、通曉經典、顯密通達的資格,真正的上師會帶著你們去解脫的路。那些假的上師只認識錢,根本不會去考慮做了這樣的事情以後會有什麼果報,自己的戒律不清淨娶了那麼多老婆,還美其名曰:“空行母”,表面上裝成出家人,可從來沒有拜過佛,沒有在正規的佛學院學習過,更別說懂得佛法上的竅訣、傳承、灌頂了。 法王如意寶寫過:“你們自以為是修行者的僧人們,若是沒有戒定慧三學這個基礎,受用太多的供養和三寶的財、物品,來世會以自身肉血代價來還債的哦!”。 接觸東方宗教特別是佛教的人,會常常聽到對某個人是“得道高僧、有道之人”的讚揚。但對於甚麼是“道”,如何才是有道之人,則未必很瞭解了。也有很多人認為可以預知未來、能夠上天入地、擁有呼風喚雨能力的人就是有道之人,那些異於常人的神秘能力則是“道”。其實不然,佛教對“道”及“有道之人”有精確的解說和定義。
我們先談談佛教對於“道”的闡釋,瞭解了道,自然就明白有道之人。 首先,道是甚麼? 顧名思義,道是道路的意思,但佛教的道是心靈之道,是心靈的發展歷程。佛教給予的定義是,在解脫輪回的強烈願望下的正面心智。這個定義鎖定了兩點——必須具有強烈的解脫輪回的願望,即出離心;以及這種願望下的正面心智,譬如出離心攝持下的信念、慈悲等等。 通常在佛教典籍中,把道叫做出離心攝持下的現觀。現觀是當下觀照的意思,但能觀照的就是心智,所以現觀跟心智是同義。由此可知,那些神異能力並非是道的標準,如果不具備出離心攝持下的現觀智慧,是無法被佛教稱為“有道之人”的。當然,道有深淺,有道之人也有層次之分。但最起碼能稱為有道之人,則必須具備前述兩點。 其次,道的種類。 從解脫目標來說,有三種道,即聲聞道、緣覺道和菩薩道。前兩者也稱為小乘道,菩薩道是大乘道。 從道的層次來說,有五道,即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和無學道。資糧道的智慧,必須通過語言文字才能呈現,所以叫“法現觀”;加行道的智慧則要超勝一些,可以撇開語言文字的拐杖,直觀其義,所以叫“義現觀”。這兩種道的智慧仍然還屬於分別概念層次的智慧,無法主客觀融合,因此,還都屬於概念上的智慧。而在見道,智慧直接體驗真理,能觀之智與所觀之義如水乳交融,不分彼此,屬於直覺智慧,所以叫“諦現觀”,意思是直接與真理契合。五道中的見道、修道和無學道都屬於四諦中的道諦,因為資糧道和加行道還沒有直接契入真理的現觀直覺智慧,所以不是道諦之道了。 另外,佛教還有三士道的分法,即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中上士道分別對應小乘道和大乘道。下士道嚴格來說並不屬於道,因為下士道沒有強烈解脫輪回意願。 再次,道的不同名稱。 在佛教的有關講解地道的典籍中,羅列了諸如乘、現觀、智慧、般若等不同名詞,意思跟道並沒有差別,都是一義異名。這裡特別要說的是,佛教講的三乘佛法的“乘”,也是指這種出離心攝持下的心靈智慧。看自己是哪乘的人,要看自己具有哪乘的道。如果有強烈的解脫意願下的智慧,就是小乘道,如果在強烈解脫意願外再加上幫助一切眾生都解脫的菩提心,這種心靈智慧就是大乘了。 最後,有道之人的界限。 最初的有道之人,必須具備出離心攝持下的心智,那麼就被稱為入資糧道者,即可以稱為“有道之人”了,在這之後一直到最後的無學道,都可以被稱為有道之人,但後後的層次要高於前前。見道後的人,則被稱為有道之人中的聖人,見道前的人只是算有道之人中的賢人。 多識仁波切曾經說過:不要說具有直接體驗真理智慧的見道之人——聖人在當今難以尋覓,即使有道之人中的賢人,也並不多見。那些雖然不是有道之人,但卻道德高尚、心存悲憫、學有傳承的人,也值得我們跟隨學習。 宗喀巴大師住世的時候,有很多教派的祖師都來向他請教,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修行開始應該修甚麼?是修觀想上師,還是修觀想皈依? ”
大師回答:“不是這些,是應先觀察自己的心,先看你的心在想甚麼,如果你的心具有菩提心的功德,修菩提心是最好的; 如果沒有,或是你有善業也很好;如果沒有善業而是與煩惱相應,一旦生起煩惱惡心,就要趕快想辦法,在能了知的狀況下把它轉為無記性,等善心生起後,再繼續做下面的修行,是這樣的一個次第。” 水混著沙一定很混濁,應該等它沈澱之後再喝,就可以喝到清澈的水,就像這個比喻,要先把心轉為善心後,再去修法。正如宗大師開示: 傳承是真法口耳相傳,一脈相承,從未間斷的法脈傳遞系統。傳承主要有戒脈傳承、經學傳承、灌頂隨許傳承等。
經學傳承又分經論閱讀傳承和講解傳承。如《菩提道次第廣(略)論》有三個經學傳承:一是世尊、文殊、龍樹一脈相傳的深密正見傳承;二是世尊、彌勒、無著一脈相傳的廣大菩薩行傳承;三是持金剛、文殊、大勇金剛一脈相傳的修習加持傳承。這三個純正無瑕的菩提道經學傳承傳到了宗喀巴大師這裡,大師將以上三個法流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寫出了曠世之作《菩提道次第廣(略)論》。 傳承必須是口耳相傳,不能用文書相傳,也不能由不具備傳授資格的他人代替。 傳授戒律的戒師,必須是戒行清淨,具備戒體的僧人。有破戒行為的人沒有傳戒的資格。 灌頂上師除具備從持金剛以下代代具德上師傳承未斷的法脈外,還要具備修持實踐和做金剛上師的“雙十”條件。 經典閱讀、講解,也有嚴格的師傳,不能望文生義,任意理解,隨意發揮。否則,就成世俗見解,不成其為深奧的佛法。 |
佛學日誌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文章分類
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