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文化出版社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

朝覲心靈的聖地

線上影音課程
        為有系統的記錄保存藏傳佛教佛典,並有效的傳播正確的佛教教義,聖地文化影音教室將持續錄製一系列佛教教育課程。課程內容有基礎藏文、進階藏文、藏漢翻譯課程。教學影片內容將帶入藏傳佛教五部大論之相關原典,如月稱論師闡明中觀應成派空性義的《入中論》、世親菩薩的佛教寶庫《俱舍論》、掌握解脫成佛之理則的法稱《釋量論》,以及佛教心類學認知理論、佛教四部宗義、顯密修行階位、成佛藍圖等等課程,藉由線上影音課程提升學修佛法者閱讀原典能力奠基佛教理論基礎,以建立正確的知見與學修次第的目標設定,讓學修者更容易擬定方向,手握藍圖邁向成佛之道。

藏譯本《宗義寶鬘》
​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入中論》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成佛藍圖」三士道次第與五道的關係
​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2020 密集藏文文法課程
​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如何以般若而波羅蜜多
​主講:蔣揚仁欽 博士
半甲子的修行心得《三寶偈》
​主講:蔣揚仁欽 博士

二十世紀泰國僧團的二次教育改革
​主講:劉宇光教授
佛教經院學的基本方法
​
主講:李勝海教授

藏譯本《俱舍論》第一品
主講:廖本聖教授
藏譯本《俱舍論》第二品
主講:廖本聖教授

藏譯本《三主要道》
主講:廖本聖教授
藏譯本《俱舍論》第八品 
主講:廖本聖教授

藏譯本《宗義寶鬘》毘婆沙宗
​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藏譯本《宗義寶鬘》經部宗
​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藏譯本《宗義寶鬘》唯識宗
​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藏譯本《宗義寶鬘》中觀宗
​
主講:廖本聖副教授

進階班課程
♣課程目的或特色
已學習過基礎藏文文法者。學習如何將基本的藏文文法概念運用於藏本《阿毘達磨俱舍論》的解讀。
♣課程介紹
《阿毘達磨俱舍論》為世親阿闍黎所造,主要討論佛教經典,特別是四部《阿含經》當中出現的佛教相關術語的定義、同義詞、分類,以及這些術語彼此之間的關係。
課程內容1.整體介紹《阿毘達磨俱舍論》的各品重點。 2. 從第一品開始,解讀藏本《俱舍論》每一品的根本偈,先概要掌握整品的重點。 3. 其次,針對較重要的根本偈,配合世親阿闍黎的《俱舍論自釋》作細部解讀。 4. 配合講師自編藏文文法教材ppt,讓學習者清楚每個文法要點的出處。 5. 除了學習藏文單詞、活用藏文文法,還能兼學佛教教義。 6. 介紹線上相關藏文文文獻。 7. 介紹使用《藏漢大辭典》與相關線上藏文辭典。
翻譯班課程
♣課程目的或特色
為提供已具藏文閱讀與藏語聽力能力者自學進修,教授五部大論心類學課程以提升學習者佛教理論基礎。
♣課程介紹

為培養已具備西藏文法閱讀與藏文聽力的譯者,能夠更深入地學習藏傳佛教顯密經論,厚植翻譯能力,特開此一系列課程。本期由心類學開啟序幕,預計將陸續開設五部大論與密續論典等相關課程。「認知理論」的主題中,雖然看不到有關發展與訓練心識之方法的描述,甚至也看不到這個過程的所有階段;而這些內容則包含在「地道」、「四禪八定」、「現觀莊嚴」、「中觀」等主題當中,徹底熟悉「認知理論」可為後來這些研究領域提供必要的理論基礎。 課程以藏語授課,並由法鼓文理學院藏文組廖本聖教授視狀況,擇要予以中文解說。

We Would Love to Have You Visit Soon!


Telephone

+886-2-2682-8598

Email

saintyculture@gmail.com 
tritexts@gmail.com

  • 首頁
  • 聖地出版
    • 作者介紹 >
      • 天祝名人 多識仁波切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藏典出版
    • 作者介紹
    • 發行書目
    • 郵購書籍
    • 購書平台
  • 漢譯計畫
    • 至尊宗喀巴大師文集 >
      • No. 001/KA001
      • No. 002/KA002
      • No. 003/KA003
      • No. 004/KA004
      • No. 005/KA005
      • No. 006/KA006
      • No. 007/KA007
    • 第一函 KA001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2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3 新譯平裝書
    • 第一函 Ka004 新譯平裝書
  • 聖地西藏
    • 西藏文化 >
      • 藏地旅遊
    • 西藏藝術 >
      • 西藏音樂、電影
      • 西藏樂器
      • 西藏服飾
      • 西藏歌舞、戲劇
      • 藝文訊息
  • 雲端教室
    • 多識仁波切 - 疑問解答 >
      • 佛教基礎知識
      • 佛教與現代社會
    • 佛教理論框架 >
      • 佛教源流
      • 佛教總教旨
      • 藏傳五部大論
      • 佛教基礎教義
      • 佛教傳承
      • 佛教四宗 >
        • 毗婆沙宗
        • 經部宗
        • 唯識宗
        • 中觀宗 >
          • 中觀自續
          • 中觀應成
    • YT 線上影音課程
    • Podcast 線上有聲書
    • 學習日誌 >
      • 實修行門
      • 佛學筆記
      • 藏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