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曆十月二十五日, 燃燈日 ,是格魯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成道圓寂的日子。僧俗教民通過點燃酥油燈來表達自己的懷念之情,並以此頌揚佛法如光明火炬,永遠驅散黑暗、愚昧之功德。 燃燈日當晚8點鐘,拉卜楞寺,水洩不通。法號、海螺聲響起,僧人們在佛塔周圍、殿堂屋頂、窗台、佛堂、佛龕等以及凡能點燈的台面上,點燃一盞盞酥油燈,並在佛堂內供一碗淨水,燈水相映,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燈火通明。 特別是拉卜楞寺所有學院、佛殿、府邸及僧捨圍牆上那一圈圈閃閃爍爍、連成一片的點點燈光,與瀰漫的桑煙宛若與天相連。 藏語裡把這照亮滿寺的燈火,稱作“廊魅”,意思是擺滿寺院的酥油燈火。在這涼風習習卻又燈火通明的夜幕中,閃爍的燈光勾畫出百年古寺的壯麗輪廓。 貢唐寶塔的金頂上,遠遠望去,那一盞盞排成四方形的供燈,猶如繁星落地,把夜空照得通亮。 轉經的人潮如滾滾波濤,湧流向前。信徒手裡的經筒飛轉,誦經聲嗡嗡不絕。拉卜楞寺各殿的煨桑爐,白煙蒸騰,直升夜空,轉經活動晝夜不息。 整個拉卜楞寺燈火通明,四面八方的信徒們聯翩而至供燈朝拜。以緬懷宗喀巴大師在天之靈和祈願大師賜予善良的人們吉祥幸福。這一天是燈的海洋,光明的世界。 虔誠的信徒們一次次匍匐在光亮的石板上,用身軀丈量著生命的長度和深度。夜深人靜,拉卜楞寺仍舊燈火通明,周邊磕長頭的信徒們遲遲不肯離去,千餘盞油燈,靜靜地閃爍,彷彿在替那些虔誠的人們向上天祈禱。 無數長明燈在夜晚的窗台上點亮了每家每戶無數美好的願望。那跳躥的火苗預示著古老民族永恆不滅的希冀。瞧,唯有那搖曳著的,一排排明亮的長明燈使得黑暗也如此動人,那一盞小小的燈器里濃縮著人們至善的心靈。
0 Comments
雪頓節的第一天,哲蚌寺展佛。 2015拉薩雪頓節開幕時間:8月26日-8月30日(藏曆七月初一到初五) 雪頓節在每年藏曆六月底七月初舉辦,是西藏傳統的節日。雪頓節又名藏戲節,是西藏的傳統節日之一,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宴的意思,“雪頓”節就是吃酸奶的節日。 雪頓節的由來,可以追溯到公元17世紀以前,那時雪頓節是一種純宗教活動。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祖師宗喀巴為僧徒制定了一條夏安居制度,即僧徒在夏季只准在室內修習,不許到戶外活動。因為夏季是高原上各種生物最活躍的季節,以免無意殺生,他們在寺廟里要行三事;即長淨、夏安居直到解制。這種禁戒要持續到藏歷6月底7月初。到開禁的日子,僧徒紛紛出寺下山,除享受世俗百姓施捨的酸奶子佳宴外,還要盡情玩樂。 17世紀中葉,清朝皇帝正式冊封五世達賴和四世班禪。據五世達賴的旨意,“雪頓”活動增加了在羅布林卡演出藏戲的內容,並且允許百姓入園看戲。這樣,雪頓節便逐漸成為一年一度的群眾性節日。由於雪頓節的主要內容逐漸演化為藏戲演出,所以又被稱為藏戲節。現在,雪頓節期間主要有哲蚌曬佛、藏戲表演和逛林卡等活動。這個節日不僅拉薩有,在日喀則叫“色木欽波”,時間要晚於拉薩,規模要小於拉薩。 到十七世紀下半葉和十八世紀初,清朝皇帝冊封了五世達賴阿旺·羅桑嘉措和五世班禪羅桑益西,賜給金冊、金印、這樣西藏“政教合一”的制度得到加強,雪頓節的內容更加豐富,已開始演出藏戲,並形成固定的雪頓節。據記載,參加雪頓節演出活動的是扎西雪巴、迥巴、降嘎爾、香巴、覺木隆、塔仲、倫珠崗、郎則娃、賓頓巴、若捏嘎、希榮仲孜、貢布卓巴共十二個藏戲團體。因此這個有三百餘年歷史的民族傳統節日,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一個藏戲節。 藏戲滲入到雪頓節的初期,是宗教活動和文娛活動相結合的開始,但範圍仍局限在寺廟內。先是以哲蚌寺為活動中心,故人稱為“哲蚌雪頓節”。五世達賴從哲蚌寺移居布達拉宮後,每年六月三十日的雪頓節,也總是先在哲蚌寺內進行藏戲會演,第二天到布達拉宮為達賴演出。十八世紀初羅布林卡建成後,成為達賴夏宮,於是雪頓節的活動又從布達拉宮移至羅布林卡內,並開始允許市民群眾入園觀看藏戲。這以後,雪頓節的活動更加完整,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節日儀式。 朵什寺恢復修建募捐倡議書 佛教寺院是僧人學習佛法及五明知識、佛教徒頂禮朝覲的聖地,是正法住世的載體,更是眾生積福生慧的福田之處。 因此在很多佛經中都記載了修建寺院的功德利益,如《廣戒經》中云:“所謂實福者,有大果、大利、大威嚴、廣大義,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行、是坐、是臥、其善根恆時增長。何人建造經堂,乃為七種實福之首。” “濁世中,我以佛殿與文字形象出現。見到佛殿造佛殿,會令無數眾生從輪回中解脫出來。供養佛殿和文字等同於供養我的真身,功德永遠不會耗盡……”歸納來說,如果發心修建寺院,會獲得消除罪業、逢凶化吉、豐衣足食、福祿綿長、家庭幸福、事業順利、煩惱消除以及最終成佛等等數不勝數的功德利益。 朵什寺,是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安多華銳藏族)歷史上格魯派14寺院之一,由五世達賴喇嘛羅桑嘉措的弟子潘東然堅巴丹·曲堅贊於清順治三年(1646)始建。 據《安多政教史》記載:朵什•潘東然堅巴丹曲堅贊,是五世達賴喇嘛的親傳弟子,在昂仁地區游過學,他遵照五世達賴喇嘛“下安多地區有一個像甘丹山的地方,到那裡建寺會有廣泛的徒眾”的授記,來到下安多地區尋找寺址,找到朵什舊寺的寺址後,建起了朵什“具喜珍寶院”。後據遊覽過甘丹寺的人們說,朵什舊寺的寺址,同甘丹寺山的形狀的確相似。 歷史上朵什寺曾有一張珍貴的吉祥天母唐卡,對此有如下的歷史傳說:丹曲堅贊在來安多時,向五世達賴喇嘛請示:“興建寺院的護法神以何為宜?”當尊者正在琢磨時,身前的一幅吉祥天母唐卡自己掉落下來。尊者便說:“這幅畫像本來不送給別人,但今天它有伴隨你的意願,就拿它去做護法神吧!”丹曲堅贊於是將這幅唐卡繫於背架子上背回安多。
有一天,丹曲堅贊在一處無人煙的森林旁邊坐下來休息,將吉祥天母唐卡掛在一樹枝上,吃罷乾糧後便睡著了。突然天上下起雷陣雨,丹曲堅贊被驚醒後背起架子就走。走了一會兒,突然聽到在原休息處似有騾子的嘶叫聲,他回轉身來觀察時,不見有騾子,卻看見了掛在樹枝上忘記帶走的天母唐卡,丹曲堅贊便意識到,這是吉祥天母的乘騾在嘶叫,他便立即上前小心取下攜帶。因此,這一幅佛像也被取名“騾嘶天母”。 根據年限計算,從1646年建寺到2013年,朵什寺有367年的歷史。從一世活佛朵什•潘東然堅巴丹曲堅贊到朵什•洛桑圖丹瓊排,共傳六世。現任寺主活佛為多識•洛桑圖丹瓊排(多識仁波切)。仁波切自小從天堂寺、拉卜楞寺多位高僧學習五部四續等顯密教法,精通藏漢語言學、傳統十明等諸多學科,現為西北民族大學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系雪域當代深孚眾望的教育工作者、藏傳佛教學者和翻譯家。以《愛心中爆發的智慧》書系享譽海內外。仁波切對當代各學科也有廣泛涉獵,有藏漢文著作、譯著、編著三十多部。 經過國家相關部門的批准,朵什寺的恢復修建自2013年6月27日奠基動工始,至今已完成主體建築及佛像雕塑、唐卡壁畫繪制等主要項目,但仍然有部分未完工的事項,尚有一定額度的款項缺口,因此期盼廣大信徒與熱心人士,以廣泛利眾之心與修積自己福德資糧為出發點,慷慨捐助淨資,共襄盛舉,完成朵什寺圓滿恢復完工的宏願! 咨詢電話:13997159183(張仁謙) 捐助帳號: 戶名:天祝藏族自治縣朵什鄉朵什寺管理委員會 開戶行:中國建設銀行武威分行天祝支行 帳號:62001660701052501479 支付寶:[email protected](張仁謙) |
佛學日誌正知、正見是走向證悟之道,是行駛菩提大船不可或缺的指南針;在網域佛海中,高僧大德的佛法甘露,是茫茫大海的燈塔,是我們成佛渡眾的入門基石。 歷史檔案
October 2018
文章分類
All
|